【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半畝塘詩社乙未詠花詩詞系列:

正月煙花二月桃花三月蒲公英

四月薔薇五月牽牛花、六七月消暑停課

八月蘆花九月木芙蓉十月雪花

十一月水仙花、臘月梅花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臘月社課:

梅花,以“一種清孤不等閒”或“不同桃李混芳塵”為公句做七言軲轆體

本期社課梅花,特別邀請女子十二詞坊坊主墨菡和四川省廣元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何革兩位老師作為點評嘉賓。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墨菡

受挹風齋主人相邀,為半畝塘乙未臘月社課做簡評。一家之言,不當處還請各位師友多多包涵。

何革

沒寫過梅花,當然更沒評過。不寫,是因為眾所周知,詠梅殊難;不評,更是自身學識淺陋,難解微言大義。然偉亮差遣,卻之不恭,只好勉力而為。所言偏頗之處,尤望作者、讀者海涵。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共收十人作品50首


一、淺斟低唱

詠梅懷林逋

一種清孤不等閒,偕妻將子隱湖山。

春心舒展林梢上,詩思縈迴雲水間。

曲徑浮香香也冷,橫窗曳影影難攀。

枯寒無物堪持贈,剪雪裁冰作佩環。


紅梅

煙封霧鎖幾重環,一種清孤不等閒。

鐵幹橫空形落落,酡容映雪色殷殷。

愧無佳句酬神韻,若有丹霞出遠山。

大野蒼涼生意少,約同松竹秀斕斑。


對梅

身在市廛心在山,寂寥冷豔亦相關。

幾回晤對應如是,一種清孤不等閒。

短句吟成鬚髮少,長宵看得月牙彎。

風言雪吻由它去,萬念於斯儘可刪。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寄梅

旅途千里路彎彎,月下依稀似故山。

春色已先來楚地,深情何日過秦關。

十分卓犖超凡俗,一種清孤不等閒。

正是江南好風景,幽蹊淨掃待人還。


送梅

煦煦東風拂野山,溫情融化水潺潺。

方聞玉笛三聲弄,已見芳郊五彩斑。

冬日蒼涼甘獨領,春暉潤澤任平頒。

談天煮酒爾曹事,一種清孤不等閒。


點評

何革

這組總體來看不錯,詞句通暢,氣韻連貫,詩味淳厚。但個別地方仍有提升的空間,如“愧無佳句酬神韻,若有丹霞出遠山”似遊離形外,“春暉潤澤任平頒”似顯生澀。個別對仗稍寬,如“林梢”對“雲水”、“鬚髮”對“月牙”等。“它”宜作“他”。

墨菡

開合有度,詞意超然。愧無,若有。關聯不好。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二、紅泥小爐

野梅

一種清孤不等閒,憑風吹徹玉門關。

么禽斜月凍香外,幽鶴冷霜花影間。

三十三年炮藥似,八千餘味嚼泥般。

由來遍地江湖惡,養就冰心夢裡還。


落梅

當年許我雪中看,一種清孤不等閒。

臘質風催香更勝,虯枝雪覆骨猶彎。

騎鯨人去苞初綻,入夢箋空樹已孱。

多少情如花片子,飄零滿地悴紅顏。


望梅

鄰女戀花簪綠鬟,我呵冰蕊瘦枝間。

兩心深愛本無異,一種清孤不等閒。

待得風輕趨篳路,好教香細沁塵寰。

養春先在心窩處,抖擻精神朝鶴班。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梅香

冬來梅事疏狂樣,絕勝春桃李杏斕。

膩紫肥黃羞迤邐,冰清玉潔肯連環。

千姿熱鬧渾無賴,一種清孤不等閒。

吹雪胭脂香淡淡,隨風飛過小眉山。


贈梅

昨夜芳容隨夢到,鮫綃微透淚痕潸。

冰城九月發紅萼,東沼長天鳴白鷳。

千里搏名諳世態,十年背井度時艱。

我今寄去梅香味,一種清孤不等閒。


點評

何革

總體梢遜,於章法尺度上欠些功夫。個別句子表意含糊,教人費解,如“三十三年炮藥似”、“冰清玉潔肯連環”等。

墨菡

語意稍澀,文字與章法還可練。多少情如花片子,養春先在心窩處,可再酌。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三、林看雲

詠梅

一種清孤不等閒,豈將瘦影老空山。

虯枝鐵幹當風立,傲骨冰心任雪攀。

常發寒香邀月下,早傳春信到人間。

羅浮夢裡仙家客,多少情懷未可刪。


臘梅

庭花映雪綻嬌顏,一種清孤不等閒。

臘鼓頻頻催歲事,冰心脈脈醒關山。

本為寒客逢春老,寧遠東君樂世艱。

天教四時皆有夢,幽香縷縷滿人間。


紅梅

萬朵胭脂顏色鮮,風華曼妙絕人寰。

千般冷豔偏矜傲,一種清孤不等閒。

玉宇流霞仙客至,紅塵有夢好春還。

且將花鈿眉間畫,欣聽靈鵲語關關。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白梅

臨波照影月彎彎,暗發幽香天地間。

冰雪來時春有信,情懷寄處月當班。

幾多塵夢皆如此,一種清孤不等閒。

白玉無瑕生傲骨,浮名於我豈相關。


墨梅

數點寒花紙上翩,幽香已共墨香環。

春風消息無須問,塵世煙雲或許刪。

我有詩心吟傲逸,誰將夢筆寫痴頑。

半簾明月流光瀉,一種清孤不等閒。


點評

何革

第一首詠梅,詞句、意味都很到位,但缺少新意,這也是詠梅詩最普遍的問題。其餘幾首,皆能根據所描寫的不同對象組織材料,營造意境,手段頗為老道。“當風立、任雪攀,邀月下、到人間”處缺少變化,還可打磨。

墨菡

一路精彩,紅顏不讓鬚眉。個別字還可煉。千般冷豔偏矜傲,一種清孤不等閒。意稍近。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四、落花人

病梅

一種清孤不等閒,冷香散罷骨猶殘。

春風帶雨無花訊,朗月融天有夢還。

最憶山趺冰雪伴,難消籬內鼠雞眠。

可惜根脈難依我,唯把青枝向上延。


畫梅

淋漓紙上寒風勁,一種清孤不等閒。

筆底奇崛憑縱蕩,胸中清氣任流連。

疏枝映雪枯還瘦,淡蕊迎風傲且堅。

玉管難通和靖意,偏留半隅待紅顏。


折梅

玉手紅妝小鬢鬟,流雲羅袖曳輕寒。

千般嬌態隨寥寞,一種清孤不等閒。

淚眼詢花花解語,憑欄望雁雁難還。

便折些許枝頭豔,獨對深宵切切談。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品梅

少時不解花分品,只把諛詞頌牡丹。

壯歲方知菊耐冷,經冬唯見我猶憐。

千枝瘦骨無人賞,一種清孤不等閒。

閱盡炎涼心底事,將身向隅抱輕寒。


憶梅

海嶽相逢話舊年,曾經古剎靜參禪。

風吹小徑鵝毛起,雪落梅花貝葉懸。

點點紅妝偏素裹,堪堪白髮繞鬢鬟。

老來境況無多味,一種清孤不等閒。


點評

何革

寫病梅而不見其病,是謂描摹不夠準確、缺少形象。“冷香散罷骨猶殘”,語句前後似無內在關聯。“疏枝枯還瘦”可,“淡蕊傲且堅”則未必。品梅之前四句彎子繞得太大。“清孤”對“嬌態”、“瘦骨”稍寬。“堪堪白髮”用詞似欠精準。

墨菡

詞意流暢,見風骨。對病梅存疑義。清孤與骨猶殘。未看出關聯。可惜處氣脈不諧。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五、挹風齋主人

梅花

其一

一種清孤不等閒,隔年心事已全刪。

徒聞北苑傳青鳥,剩憶南山傍白鷳。

甘冷落因前世拙,太橫斜是此生頑。

閉門偏有風聲入,起看星河夜似關。


其二

抱冰情緒說時艱,一種清孤不等閒。

百事催人憐鶴老,千枝綻蕊向山環。

小詞每自丁年續,大夢偏從子夜刪。

浩蕩誰馴鷗萬裡,客星似我未歸還。


其三

聞道時人愛綠鬟,幾人真個解連環。

十年落拓愧安穩,一種清孤不等閒。

古調於今多變雅,林泉恰好豁心顏。

圍爐已慣通宵坐,重讀唐詩雪滿山。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其四

西風昨夜點朝班,多少繁華照例刪。

處士有時真自得,放翁到老更痴頑。

千秋格調應如是,一種清孤不等閒。

握手黃昏天慾雪,紅泥綠蟻待人還。


其五

乍聽湖心冰水潺,抱琴歌者已衰顏。

怕人攀折寒風裡,許我流連林雪間。

三十二年身未老,千零一夜夢相關。

暗香疏影依稀辨,一種清孤不等閒。


點評

何革

一組詠梅,亦是自書心曲,寫的頗見韻致,亦有很多出新的句子,如“甘冷落因前世拙,太橫斜是此生頑”、“千秋格調應如是,一種清孤不等閒”等。不足的是,從組詩來看,似乎缺少一個貫穿始終的主線。其三,如果單挑出來,似乎看不出寫梅花的痕跡。

墨菡

詩耐品,對仗多新意。徒聞北苑傳青鳥,剩憶南山傍白鷳。意稍近。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六、海天一

憶梅

不同桃李混芳塵,獨向空山覓此真。

覆水流年歸淺淡,履冰事業出艱辛。

珊瑚枝畫橫斜影,日月光環磊落身。

想見春風南陌上,一枝清絕更無倫。


畫梅

檻外欣逢爛漫春,不同桃李混芳塵。

丹心初破芙蓉凍,鐵骨橫皴玄武鱗。

大徹悟飛香雪海,小清新點絳朱唇。

江南潮起孤山頂,直掃雲煙任寫真。


夢梅

江南風色最宜人,江北風霜差可親。

已許清孤分冷月,不同桃李混芳塵。

坐看星子消長夜,遙步虹霓扣玉津。

驀地光來天欲破,幽懷幽夢兩如真。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浣梅

錦歲華年負此身,柔條嫩雪並天真。

彌空花雨澄雲影,遍地流光醉美人。

只合清幽生玉樹,不同桃李混芳塵。

大千世界玲瓏局,開到梅花始是春。


送梅

羅浮山下暫棲身,檢點相思避路人。

萬種狂花銷海市,一枝冰雪卜陽春。

曾經慷慨託風雅,到底悲歡斷了因。

解釋香禪明似水,不同桃李混芳塵。


點評

墨菡

筆力連綿不絕。遣詞造句見功夫。

何革

命意、選材、造句、取象皆見手法老辣,詠物而不粘滯,蘊含空靈之意境。不足處是中兩聯句式變化不夠,稍嫌呆滯,如“分冷月、混芳塵”與“消長夜、扣玉津”、“澄雲影、醉美人”與“生玉樹、混芳塵”、“銷海市、卜陽春”與“託風雅、斷了因”等。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七、靜處如蓮

其一

不同桃李混芳塵,獨放山陵避遠春。

花信風中時臥雪,東君帳下拒稱臣。

每因國色博青眼,終向霜娥識故人。

攜手天涯自茲去,惟餘詩者仰精神。


其二

點檢前因惟自珍,不同桃李混芳塵。

風飛寒蕊渾如雪,月滿清輝恰似身。

碎玉成泥辭一歲,何人共語話三春。

無須遺恨迴歸路,如我多情遣錦鱗。


其三

眼青與子往來頻,一嶺幽香破臘新。

獨領風騷皴畫陣,不同桃李混芳塵。

誰捎白鶴瑤臺信,夢斷天涯羈旅人。

遺世霜刀千萬劫,端莊守我水雲身。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其四

客路遭逢在北辰,卿卿似有語相陳。

繁華初見抱枝老,寂寞重回數夢真。

寧願江湖羈瘦骨,不同桃李混芳塵。

一方寒水清奇影,知己唯期三二人。


其五

一年花好在煙津,玉骨冰肌似美人。

林逋孤山何繾綣,江南舊夢幾逡巡。

深培寄意應生果,淺種相思亦至純。

漫道凋零度殘臘,不同桃李混芳塵。


點評

墨菡

清麗清逸,至性至情。終向霜娥識故人。終向吃力了。

何革

這一組,我點評起來最為吃力。每一首、每一句都沒離開梅花,但究竟寫梅花的何種情態,似乎並不十分清晰,與人一種朦朧之感。與前後其他幾首沒有題目的組詩相比,顯得視乎有些特別。對仗亦見新奇。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八、一葦

尋梅

不同桃李混芳塵,獨抱羅浮若許春。

鐵幹龍鱗霜記憶,疏花仙蕊玉精神。

飛香空谷溶溶夜,踏雪溪山踽踽人。

白羽相隨笛相伴,林邊月下久逡巡。


折梅

開向孤山溪水濱,不同桃李混芳塵。

攲斜簡影微微皺,靉靆緋紅故故勻。

石徑蜿蜒香引路,虯枝蒼勁雪為鄰。

擷來數朵清芬氣,相對書窗久忘身。


對梅

一枝虯曲窗前供,日日相看似故人。

只向霜風舒傲骨,不同桃李混芳塵。

瓶中水養清芬氣,筆下詩摹狷介身。

但有冰姿堪諷詠,何妨世外久為鄰。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解梅

雲與相知石做鄰,溪聲笛韻養精神。

妝成玉殿非邀寵,開向深山豈避秦。

笑並松筠鬥風雪,不同桃李混芳塵。

浮香未是傳春信,一種清孤本自珍。


憶梅

江天混沌重飛雪,憶向深山訪故人。

石徑遙遙鴉數點,禪門寂寂一枝春。

白雲空谷猿聲遠,孤院危峰鳥跡新。

為問清高何至此,不同桃李混芳塵。


點評

墨菡

氣息平平,文字還可煉。溶溶夜,踽踽人。微微皺,故故勻。

何革

尋、折、對、解、憶,每首主旨不同,情態各異,用詞貼切,意味深蘊。“妝成玉殿非邀寵,開向深山豈避秦”,真知梅者。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九、花山子

梅花

其一

不同桃李混芳塵,獨向祁寒現此身。

一瓣心香冰作骨,千重花影月為鄰。

孤山客去無尋處,待字雲深許問春?

自是高標尤物例,羞煞多少古今人。


其二

鶴子梅妻羨煞人,不同桃李混芳塵。

依山傍水風流態,剪月裁雲脫俗身。

占斷心頭容與伴,橫斜世外許為鄰?

枝南枝北香如雪,除卻此花那是春?


其三

孤高遺世為酬春,坼盡寒冰勝卻人。

修到今生如滿月,不同桃李混芳塵。

幾番風雪無端戲,一向年光有限身。

浸骨清香香漫衍,低聲問道許相鄰?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其四

傲立山涯與水鄰,雲纏霧繞者般春。

梅妝睡穩吟詩畫,驛使難逢寄隴人。

最愛冰心雕素影,不同桃李混芳塵。

青煙嫋嫋如仙境,欲借今生渡此身。


其五

前生修得一梅身,若是無緣未許鄰。

獨抱清懷居穀道,初開夢影蕩青春。

已參世事皆由數,莫怨真情最累人。

打疊心痕宜傲雪,不同桃李混芳塵。


點評

墨菡

語意稍澀,文字與對仗還可煉。浸骨清香香漫衍,低聲問道許相鄰?不暢。

何革

整體有些意味,然亦是欠缺組詩的內在脈絡,故每首都在寫梅,但這梅的形象特徵給讀者的印象並不深刻。個別對仗稍寬,“羞煞”出律,“容與伴、許為鄰”稍嫌合掌。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十、天涯劍客

其一

不同桃李混芳塵,獨抱幽香獨自珍。

淡月無痕尋舊夢,清歡有意問前因。

吟懷應對窗前雪,馳思還憐枝上新。

逸韻高標開寂寞,漫天飛絮一枝春。


其二

數九寒天一處春,不同桃李混芳塵。

凌霜不問誰能賞,綻蕊但求自本真。

倩影臨風舒澹月,寒香入畫動詩人。

幽居獨處喧囂絕,好個逍遙散淡身。


其三

冰魂雪魄玉精神,真個逍遙散淡身。

縱化雲煙飄廣宇,不同桃李混芳塵。

霜寒慣見憑敲骨,今古常聞可渡人。

歷盡榮枯何所繫,歲寒盡處報新春。


【半畝塘詩社】乙未臘月社課:詠花詩詞系列之梅花


其四

燃盡風華報歲春,空庭寂寂玉顏新,

瓊花逸韻凝冰骨,疏影搖香醉伊人。

願逐月華隨逝水,不同桃李混芳塵。

蒼穹盡處香丘覓,淨土一抔酬此身。


其五

橫斜漫倚淡妝勻,霧鎖霜欺亦放春。

小徑傾身迎故友,疏枝含笑向高鄰。

一聲橫笛吹飛雪,幾度敲棋忘曉晨。

願得同心歸寂寂,不同桃李混芳塵。

點評

墨菡

語言侷促,稍覺吃力。

何革

單看首首都很漂亮,合在一起則感覺意象多有重複。寫組詩者多犯此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