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儿啊。你之所以能顺顺利利地念完大学,并找到工作,都是组织上帮助的结果,你一定要好好工作,报答组织对咱家的关心和照顾。”几乎每次通话,曾菊兰都这样叮嘱儿子。今年48岁的曾菊兰,是白银区纺织路街道狄家台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她的儿子李军宏去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东一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工作。

作为单亲家庭,曾菊兰于2014年4月建档。当时,她一人独自带读高二的儿子,每月收入801.23,收入不能维持日常生活开销,街道总工会得知她的情况后,积极和区总工会协调将她纳入困难职工档案数据库。

“在纳入困难职工帮扶期间,区总工会给予了我无尽的帮助,每年都给送温暖,在儿子2015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后,每年给予金秋助学救助,共计收到了10392.00元帮扶资助,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回想起市区工会组织的帮助,曾菊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虽然人生道路上有些坎坷,但组织上的关心让我很骄傲、很自豪,我精神上、生活上感到很充足。 ”

近年来,白银市总工会坚持“精准识别、规范建档、依档帮扶、分类救助、动态管理”的原则,大力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补齐“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短板,切实做到解真困、真解困、真脱困,取得显著成效。

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夯实基础,精准识别解困脱困对象

精准识别困难职工身份,严格界定困难职工范围,科学制定困难职工帮扶计划,坚持“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原则,全面开展困难职工摸底调查和精准识别工作。

以全市已建立工会组织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且为工会会员的在职职工为建档范围,将符合有关条件的低保户职工、低保边缘户职工、意外致困户职工以及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民工会员等困难职工列为建档立卡重点对象。

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全市建档困难职工进一步调查摸底,按照底数精准、原因精准、措施精准、解困脱困精准要求,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查六议”的识别方法,见人见物见家底,准确掌握困难职工家庭状况、致困原因、脱困需求等情况,填写登记表,建立联系卡,切实做到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

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在做好精准识别的同时,抓好规范建档工作,根据困难职工群体规模、分布、就业、收入、致困原因等情况,经过本人申请、基层初审、单位公示、上级总工会审核等程序后,为每一户困难职工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纳入工会帮扶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建档,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真正把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紧紧围绕到2020年实现困难职工全部解困脱困目标要求,量身制订帮扶计划,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逐一明确帮扶责任单位、责任人,将每个困难职工家庭与责任单位、责任人之间作出一一对应安排,把帮扶责任分解到具体单位、分解到人,明确解困脱困责任和期限,切实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

2018年全市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困难职工4147户(城镇困难职工2981户,农民工1166户),涉困人口13293人。按困难类别分:低保户618户,低保边缘户2963户,意外致困户566户。按致困原因分:因病致困758户,因残致困115户,因学致困783户,下岗失业致困42户,收入低致困2369户,其他原因致困80户。

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创新举措,提升解困脱困工作实效

坚持以困难职工需求为导向,以职工服务中心为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着力在提升服务水平、发挥服务效果上下功夫、见实效,努力为广大职工提供普惠性、多样化服务。

将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转型升级为市职工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拓展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服务基本需求。通过验收,市总工会、靖远县、白银区、平川区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达到示范化建设标准,会宁县、景泰县职工服务中心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工作,市县区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市总工会制定了《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管理办法》《白银市总工会专项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改完善了《白银市总工会帮扶救助实施细则》,要求各县(区)总工会按照市总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相关管理制度,做到全市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活动统一标准。

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不断深化创新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送”活动,做实做优帮扶工作品牌。2018年至2020年“两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3008.45万元,走访慰问405户企业,慰问困难职工及一线职工52039人。联合人社等部门开展春风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暨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办理求职登记4200多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208人,报名参加岗位培训和创业培训246人。夏送清凉呈现出党政重视、社会参与的新气象,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一些企业主动赞助,市总工会下拨资金99万余元,各级工会筹集258万元,走访企业和工地320个,慰问户外工作者37578人次。筹集金秋助学资金270.03万元,资助1175名被本科院校录取的困难职工家庭学生,资助对象逐渐扩大,资助标准逐年提高,助学救助实现了全覆盖。

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白银市金鱼公园人工湖碧波荡漾,景色秀丽。晚饭后到到人工湖边散步,是鲁建辉和妻子李晓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鲁建辉和妻子李晓磊夫妻两是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余热车间员工。他们的儿子鲁新凯今年16岁,在白银市第十中学上高一。

2015年9月,李晓磊被诊断为乳腺癌,这个消息瞬间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击垮。为保住生命,必须手术、放化疗治疗。作为普通员工,夫妻二人的收入都不高,巨额医疗费用使他们的生活陷入窘境,从发病到现在,自付医药费已达10万余元,现在每年还需定期复查,持续药物治疗。

李晓磊患病的初期,铜业公司工会为其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纳入工会帮扶系统。白银市总工会、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工会、铜业公司工会每年都给予各方面的帮扶,近几年共发放帮扶金25200元。2019年其子鲁新凯还参加了市总工会组织的困难职工子女北京游学活动。

经过5年的治疗,李晓磊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恢复较好,对于各级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李晓磊深表感谢。她说,组织送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和关心。

突出重点,分类开展解困脱困工作

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根据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和困难需求,开展分类帮扶救助、分批解困脱困,重点实施好“四个一批”工程和“七个行动计划”。2018-2019年,全市3414户困难职工家庭实现了解困脱困。

把开展技能培训作为解困脱困的一项系统性工程,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按照“培训对象各有侧重、培训资源相互补充、培训内容各有特色”的原则,采取“企业订单+工会培训+就业岗位”的培训模式,对低保和低保边缘户中具有劳动能力、但未实现充分就业的困难职工开展实用型技能培训,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家庭收入水平。近年来,全市共举办电焊工、计算机操作、保健按摩、烹饪和农业技术等技能培训班117期,培训人员8592人,培训资金691.4万元,其中市财政配套资金212.23万元。多渠道支持困难职工依靠技能、自主择业,全方位鼓励困难职工瞄准市场、敢于创业。搭建困难职工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每年联合人社等部门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多场次招聘会,全方位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困难职工等免费提供就业再就业援助。2016年以来,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各类招聘会32场次,成功帮助包括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在内的1.4万人实现稳定就业。

积极推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将没有社会保险、保险待遇没有落实的困难职工纳入各类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覆盖,并督促相关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补缴所欠的各类保险费用。对因无法正常领取失业保险金、或者工伤认定困难、工伤保险待遇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将其作为帮扶救助对象,有效缓解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针对患重特大疾病、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导致家庭医疗支出剧增,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除城市职工享有的医保政策外,我们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根据个人自负医疗费用给予不等金额的救助。2018年-2019年,全市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132.85万元,救助患大病职工538人次,实现了在档符合条件困难职工医疗救助全覆盖。此外,将患重大疾病困难职工纳入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和商业保险范畴,为每人办理一份大病保障计划,通过职工互助医疗保障一批困难职工实现解困脱困。连续两年联合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为在档3519名困难职工每人免费赠送一份30元重大疾病保险。

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针对因各类因素造成实际收入或生活水平低于低保线,而又脱困无望的困难职工,市总工会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推动563名低保户困难职工纳入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由政府进行兜底。在协助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的同时,把工会“送温暖”与日常救助活动结合起来,加大对困难职工的救助力度,保障其正常基本生活。2018年以来,全市工会对因收入低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开展生活救助,共救助8836户次,发放救助资金1164.98万元。

帮扶困难职工   用爱传递温暖——白银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纪实


今年40岁的刘万江,是白银市公共交通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家庭3口人。妻子吴燕红无固定工作,女儿刘承芝今年12岁,在白银区第三小学读书。

2015年4月妻子吴燕红被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外出就医及频繁的化疗和放疗,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巨额的医疗费用使家庭生活陷入极度窘境。公司工会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及时为该职工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制定帮扶解困措施,将其纳入工会帮扶范围。公司在其爱人病情稳定适宜工作后,为其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使家庭困境得到了缓解。

市总工会了解情况以后,及时送来了温暖,连续三年市总工会给予医疗、生活救助,发放帮扶金1.35万元。

刘万江动情地说,这些帮助让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我和我的家庭倍感温暖。我发自内心感谢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爱,感谢工会组织在我最苦难的时候,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拉我们全家一把,帮我们度过难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如拂面春风,如绵绵春雨,给人希望,给人信心,汇聚起困难职工同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金树栋 路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