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烽火記

高橋,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這裡,農運烽火沖天燃燒,勢震川西南。何來星星之火,何以成燎原之勢?回顧起來,讓人心潮澎湃。

播火種。農民運動的播火人——陳紹周,自幼家貧,為生計奔波入川,定居蒲江高橋鐵溪溝。後從軍供職李家鈺部,厭惡官場腐敗,忿而棄職還鄉。自籌資金在高橋創辦育才小學,志在喚醒民眾。1925年夏,回原籍廣東 “朝祖”,親眼目睹廣大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掀起勢如疾風暴雨的大革命運動。同年回到蒲江,受進步刊物《蒲江潮》的影響,寫信與王堯欽等人,邀請他們畢業後來育才小學任教,聲言“願率育才小學健兒為諸君之後盾。”召回正在川軍鄧錫侯部任連長的兒子陳德泉,共同辦學,聯繫民眾和黑暗世道抗爭。

柴火聚。1926年,求學成都的蒲江青年陸續回鄉,王堯欽等組織30餘人,在壽安鎮報本祠成立“學友互助社”,傳播革命思想,開展秘密革命活動。在陳紹周的邀請下,王堯欽、龔仲卿、李東明、羅謙、杜伯龍等熱血青年先後來到育才小學,與先期回到蒲江的謝育生、陳德泉等人一起,一面教書育人,一面開展革命活動,發動群眾起來抗糧抗捐。

陳紹周親自帶領育才學校師生奔赴縣內各場鎮遊行示威,高唱《農民革命歌》:“紅日升,天已曉。舉義旗,把革命鬧。莊稼佬,起得早,覺悟也最早。打倒貪官汙吏!打倒土豪劣紳!打倒一切不平等條約!把全世界壞蛋一帚掃!”

烽火起。1927年3月12日,豔陽高照晴空萬里,鐵溪河邊人流如潮,高橋育才小學的大操場裡隆重召開“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兩週年”大會。會場四周張貼著“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軍閥!”“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貪官汙吏!”“抗糧抗捐!”等大紅標語。一面以木犁鐵鋤為標誌的農會紅旗高高飄揚在會場上空,主席臺上方“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兩週年大會”的橫幅赫然入目。陳紹周氣宇軒昂地站在主席臺上主持大會,王堯欽慷慨激昂地宣講抗糧抗捐的革命道理,前來參加大會的有本縣各場鎮農民代表和與蒲江接壤的眉山、彭山、丹稜、名山、邛崍等30多個場鎮的農民上千人,把育才學校的操場擠得滿滿的。雄渾豪邁的口號聲在高橋場上空震響,嚇得土豪劣紳們東躲西藏。

大會宣佈成立“高橋農民協會”,陳紹周任農會主席,王堯欽負責政治工作,龔仲卿、李東明、羅謙負責宣傳工作,謝育生負責青年工作,陳德泉負責軍事工作併兼任農民自衛武裝總隊隊長。

勢燎原。1927年4月,中共黨員、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第六期畢業生石兆祥受中共成都特支委書記黃映湖指派,到蒲江指導抗糧抗捐鬥爭。石兆祥到蒲江後,馬不停蹄的組建中共蒲江支部委員會。至此蒲江農民運動在黨的領導下蓬勃開展。

為了爭取青年教師和學生支持農民運動,蒲江支部領導人到蒲江縣立高等小學校開展革命宣傳,講解高橋農民協會宗旨,號召師生行動起來,發揚“五四”運動精神,聲援農民協會的正義鬥爭。並領導學生成立“蒲江高小學生自治會”。學生自治會聯合蒲江女子小學200餘師生,在縣城舉行聲援高橋農民協會的示威遊行,從東街出發,經過政府街、南街、西街到小北街、文廟街、馭虹橋,沿途高唱“打倒列強!除軍閥!齊奮鬥!”等革命歌曲,市民紛紛走出家門站在街道兩旁圍觀,引起全縣轟動。遊行隊伍還在城內外散發傳單,張貼標語。在此基礎上,促成了蒲江高小、蒲江女子小學、高橋育才小學、壽安成平小學、大興其相小學的學生大聯合,繼而成立了“蒲江學生聯合自治會”。

高橋農會還積極開展武裝鬥爭,在高橋開辦武裝訓練班,培訓農運武裝骨幹。在農會控制的地區各甲設立基層小組和自衛武裝分隊,並規定了通訊聯絡辦法,要求各基層組織服從統一指揮,一方出事,八方支援,團結起來,堅持抗糧抗捐鬥爭。

高橋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造成很大影響,邛崍、名山、大邑、丹稜、眉山、彭山、新津、青神等縣農民紛紛派代表來蒲江聯絡,頓時,高橋這個小鄉村竟成為川南十多縣的“農運”中心,引起蒲江、邛崍等縣官員和駐軍的極大恐慌。

4月29日,駐軍旅長徐昌榮親率一營兵力搗毀了高橋育才小學校,殺害了6名農會武裝隊員,縱火燒燬陳紹周及20餘戶農協會員住房,捆綁吊打農會會員家屬。針對敵軍暴行,各地農會武裝立即匯聚高橋,向徐昌榮的反動軍隊發動進攻,徐昌榮抵擋不住農軍的攻擊,倉皇退回蒲江縣城。農軍乘勝追擊,掀起了萬名農軍攻打蒲江縣城的革命風暴。後來終於因為農軍武器落後、糧彈缺乏和沒有軍事鬥爭經驗,沒能攻下縣城。

火不滅。幾天後軍閥劉成勳派重兵到蒲江來鎮壓農民運動,中共成都特支決定由石兆祥、王堯欽等率農協武裝轉入長秋山區繼續堅持武裝鬥爭。農會武裝隨即疏散隱蔽,轉戰太清觀,進入長秋山區,農民運動的中心自此由高橋育才小學轉入長秋山太清觀地區。

而今,徜徉高橋這片沃土,四時山青,溪水潺湲和鳥啼;十里橙稥,竹樹搖綠掩民居。難以想到這如畫的山水裡曾有過四起的烽火。重拾狼煙,就在於引發人們昔日烽火與眼前山水間因果關係的聯想,由此悟出真諦: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