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在奪走了很多生命,給越來越多的人造成巨大恐慌甚至留下揮之不去心理陰影的同時,也顛覆了很多人的三觀。

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特別是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面前紛紛淪陷,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們雷厲風行地基本控制了疫情並旋即成為世界各國抗疫大後方的情況下,這種被打臉的尷尬只讓人臉上火辣辣。

但眼下的眾人,尤其是海外華人及很多留學生似乎還顧不上尷尬,因為當前的疫情已經蔓延到至少211個國家和地區,讓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處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威脅之下。在外國疫情急轉直下而我們國家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很多華人甚至留學生紛紛選擇入境或回國,這是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重點轉向嚴防境外輸入的根本原因。

海外華人的入境及境外留學生的回國雖然造成了我們國家部分地區尤其是黑龍江省疫情的二次惡化,但在我們國家的嚴防死守下,疫情在全國範圍內的二次爆發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也意味著入境的海外華人和回國的留學生生命安全在短期內得到了有效保證。

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不過,疫情時間再長也終會過去,那麼在疫情結束後,這些海外華人和留學生會選擇留下來,尚在海外的華人和留學生會形成規模巨大的迴流潮嗎?靜夜史認為這種可能性當然存在,畢竟一切皆有可能,但在當前的情況下,出現迴流潮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而之所以出現如此尷尬的情況,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新型冠狀病毒並沒有那麼“可怕”。

面對我們慷慨支援8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義舉”,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疫情防控中的不堪表現,很多人總是情不自禁地產生“發達國家一天天爛下去,而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的錯覺,彷彿一覺醒來我們就要成為天下第一。

作為一個快速崛起的大國,自信從來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脫離實際情況的自信毫無疑問就是自負。新型冠狀病毒也許讓整個世界都在劫難逃甚至痛不欲生,但絕沒有恐怖到像兩次世界大戰那樣深刻改變國際政治格局。

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今天的很多華人,以及很多小留學生,之所以選擇到國外乃至加入外國籍,本質上是看重發達國家的優厚福利,以及在我們面前高人一等的超國民待遇,所以縱然在它國是二等甚至不入流的公民,它們也趨之若鶩。

而想要從經濟層面逆轉,除了在GDP上超越美國,砸碎支撐美國的美元石油霸權,更要顛覆美國主導的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畢竟昔日的我們幾乎和全世界在競爭。那麼新型冠狀病毒能徹底顛覆這個龐大的體系嗎?靜夜史不置可否。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海外華人或留學生的入境和回國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避難”,等到疫情消散,他們還會和當初慌不擇路跑過來一樣遠走高飛,以學習先進知識的名義。

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但問題是當我們的經濟超過了世界,科學技術獨佔了鰲頭,這些留學生和華人就能“歸心似箭”然後“安土重遷”嗎?靜夜史認為顯然不能。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的唐朝,東南沿海就有很多先民到海外尤其是極其落後的東南亞定居,長期的移民也使得東南亞成為華人最密集的區域。

直到今天,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依然相對落後,但華人回國者依然寥寥,這其中除了古往今來的歷史慣性,更有國內人地矛盾激烈的因素。而今天,這種矛盾體現在競爭激烈,尤其是就業壓力大。

再加上國內很多人財富的來路不正,因此不管外國經濟和福利水平如何,它們都有一顆願為外國奮鬥終身的心,即便無法如願也要讓子女降生在外國或者通過小留學生的方式加入外籍,為左右搖擺兩頭沾光做準備。

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所以如果有機會,它們必然選擇“背井離鄉”。

當然,對於幾代人都生活在外國的人而言,情況就又不一樣了。今天的很多印度人,社會發展縱然被我們越甩越遠,但面對我們仍然有著欲罷不能的迷之自信,這其中既有當前西方國家領跑世界,印度以英語語種國家自詡高人一等的畸形心態,更有印度媒體歪曲事實的宣傳在作祟。在它們鋪天蓋地的宣傳中,上海與孟買至少有20年的差距,脫離事實的自信不僅讓他們飄飄然,更失去了起碼的分辨力。

而長期居住在海外的華人或從小生活在外國的小留學生,他們長期被西方帶有有色眼鏡的媒體宣傳耳濡目染,想要回到那個敵對或者不屑一顧的“祖國”慾望基本等於零。

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從今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西方媒體的歪曲宣傳,我們必須認識到國際輿論話語權仍然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的殘酷現實。在它們的扭曲宣傳裡,我們的支援是贖罪,我們的熱情是高攀,那麼海外的華人和留學生怎會對這樣一個被抹黑和汙衊的國家心懷好感呢?

再加上今天的我們,經過70多年的快速發展,雖然仍有部分崇洋媚外者,但大部分對放棄祖國的所謂華人或留學生缺乏基本的好感,這種“愛來不來”的自信也是很多華人或留學生,尤其是敗絮其中的他們不願意回來的重要原因。

所以,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不斷髮展,終有一天,很多人會哭著喊著要回來,但不是現在。

疫情讓人更愛國?為何說疫情結束後難有華人和留學生的歸國潮?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同名公號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