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于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新闻头条》中的一篇相关文章中有一段精辟论述,它认为:“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只要是以提高应试分数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都是应该教育减负的内容;只要是超出了学生需求的一些文化课教育就是教育过度,就是教育减负的内容。超出大纲,超出文化课合格成绩标准的非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育教学内容(特别说明:非自主选择的被教师家长等强迫学习的内容也属于需要减负的内容,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则不属于),频繁的考试、没完没了的刷题或堆积如山的作业都是教育减负必须要减掉的内容。”

以上引文中有一个核心词汇“过重”,也就是普遍地超过小学生的心理和身理负荷。俗话说,过犹太不及,真理超过过一寸就是谬误,就有毒素。

★现在,笔者先以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教学例谈谈哪些是属于孩子们需要减掉的过重的学习负担:

1、精读课文后列出的二类字的加拼音组词及听写;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的默写;

3、建议背课文中的一部份的,要求背更多的内容和全文背诵;

4、每次听写达两课以上,或每次听写超过十五字(词)以上;

5、每次听写没能全对的同学一刀切地重罚,比如罚抄全部词语五十次;

6、课外阅读材料超过本篇精读课文文字量的一半;

7、书写作业超过半小时的部份及其它实践作业超过半小时的部分;

8、教师的课文讲解及互动超过二十分钟的部份;

9、各科作业累计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部份,除开孩子的自主选择作业所用的时间;

在此特别批注:请别用学习需要吃苦,有量变才有质变这些大道理来敷衍小学生。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在经教育引导重新认识心悦诚服之前肯定就是负担,而这个负担很容易演化为过重的课业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无度论你老师讲得多有道理,放之四海皆准,但有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贻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耽误了孩子们最有价值的学习时光。过重的课业负担,要从教学观念,考试制度,社会期望,人才观等诸多方向寻找原因。在这些大范畴找到原因之前,我们教师系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者,应首当其冲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力所能及地带给孩子们一些快乐和轻松,这是为师者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所在。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在考试制度存在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切实给孩子们减负?

1、改革初中招生制度;

为了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过重的学习负担。笔者认为,初中的招生参考要素就要弱化考试分数,将考试分数只要达标就行,达标就给予成绩板块的最高权重。然后参照其它的,比如:音乐,体育,美术,行长等等,我们要给它们存在的空间。当然,作为基础教育来讲,那就是照顾孩子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阶段在求通才的基础上,考虑孩子的兴趣专长。须知,如果要让孩子有兴趣和专长,而又将孩子锁定在一两科考试科目上,那是不可能产生多少考试之外的有益的兴趣的,因为没有时间。这下子好了,所谓的语数基础科老师没有了成绩压力,只有达标要求,于是,他们给孩子太多的作业等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可能性就可能降到最低,于是孩子就有了时间发展其它的爱好,诸如,体育、陶艺等等。

当然,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的兴趣爱好不是师长所强迫的,而是自愿的。还有就是语文数学是要求达到基本指标的,因为语文数学是终身经世致用的基础科目,同样不容小觑。我想,所谓孩子的成绩指标要求,应当是分层的。比如,在我的班上,每次测试,孩子们的成绩指标是分三六九等的,绝不搞一刀切。为了保障孩子的学习质量,我会执行“达标则轻松,未过则繁重。”这个繁重,是相对的。只是比达标的同学要多一些任务而已。比如为了让这些没有达标的孩子长记性,我会让罚他们抄试卷,但是是两到三天交作业。也即将孩子单日的作业量压到最低,既要让孩子记住经验教训,又要让孩子不至于有过重的课业负担。

只有改革小升初的招生制度,才能让孩子全面发展,个人兴趣得以浮现和彰显,让孩子们进入中学后,能够有所选择,老师有所选择地重点培养,让初中的素质教育有了生存基础。否则,像传统的应试子弟进入初中后,只有语文数学的考试成绩,则难免素质教育显得十分空洞。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2、简化或整合小学生课程项目;

笔者所谓的课程简化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将基础课如语文、数学、科学基本技能传授型课集结到上午的四节课中;然后是将冗余的音体美辅导课全部整合入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的范畴;第三就是将综合实践,班队内容,品德与社会整合进入语文、数学和科学课中;最后,计算机,英语,乐器、陶艺、国画、特色体育统统纳入学生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第二课堂,由孩子自由选修。还有就是将泛泛而谈的劳动实践、班队活动、健康教育等名存实亡的课程项目砍掉或融合进入语文、数学、科学。

需要明确的概念是,选修课是在语文数学基本目标达成以后的行为,完全由学生自己选,老师家长充分考虑孩子的负担和兴趣所在,不作硬性要求。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3、强化考试,但要降低难度,以合格为准,默许“六十分”万岁,推行经世致用。

未来的教学既要优化教学质量,又要让孩子的学习负担合理化。人所共知,没有检测的工作和学习多数是不靠谱的,这是人类的惰性所决定的。于是。通过考试检测以对老师进行考核自然理在其中,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考试绝不只是针对语文、数学和科学,还包括素质教育的艺术体育类考试。成绩记载不能只有语文数学等传统观念的“主科”才是一百分,其他项目同样应当是一百分。如果我们只是强化某些科目的卷面考试,而把别的艺体科目当作“另一个妈的孩子”那就大错特错。

除此之外,我们得警惕片面强调考试,因为那样的话老师的心目中就只有考试,只有成绩,其它所谓的育人,给孩子快乐,就必然沦为一句空话。

强化考试,是为了考核老师对孩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全面授予,是否培养到位,是否达到基本指标以及是否照顾了大多数。换句话说,尽管有考试,但老师只要达标了,就是优秀了,至于高出多少指标,与老师的绩效不挂钩。我们的目的是要老师有教无类,面对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如果,教学不达标,那是在考核中有所体现的,那必然与绩效奖金挂钩。

在考试中,我们主张将考试难度降低,将考试宽度拓宽,将知识量知识点拓宽。没达标,一定受惩,达标之后一概不奖。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让老师不做深度努力的工作,而是让语文老师把掐尖培养孩子的精力用于孩子们的人人达标。当然,有的人会问,那么那些语文、数学和科学尖子生好苗子吃不够怎么办?对不起,我告诉您,还有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让他选尽学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如果基础学科只是为了达标,那么将为老师实际地减掉了班级横向比较的压力;减掉了孩子个个都要登顶的压力。让广大的老师们,将工夫花在孩子的基础掌握得扎实上面,而不是让老师成天盯着几个尖子生,让他们去应对偏题,怪题,难题。事实上,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只要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孩子们的学业负担会相应的减少。至少,过重的压力一定会得到减小。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4、丰富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成绩表现是与“语文、数学、科学”对等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丰富的第二课堂有着孩子广阔的选择余地,让孩子找到自己和快乐。让孩子找到成功的经验。而这个成功的经验和自信的情绪是可以转移到相对枯燥的学科如语文数学类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会带给孩子快乐的情绪。作为教育组织者,可以在第二课堂中溶入文科内容,实行学科整合。比如:体育比赛中,让孩子设计海报,写广告,写邀请函,写体育评论,作记者采访,学写新闻稿。让语文爱好者尽显其能。让美术爱好者有用武之地,让他们的能力得到锤炼。这比关在教室里学美术效果更佳。更能提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学的不是经院式的,办公室式的,而是经世致用的。

有人说,热爱能减轻人的疲劳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此外,教育管理者可以将孩子的第二课堂表现作为择校或选生的依据,这样,就不至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将语数成绩的量化指标作为择生依据,间接是强调应试。分出所谓的主科和次科,分出必考科和可有可无的装饰科。笔者认为,丰富的第二课堂,对孩子就不再是负担,而是兴趣使然。只要不过份强调某些科目的应试,必然会释放孩子的精力到第二课堂。让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所销蚀。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5、进行考试改革,有卷面考试,实践考试,定性评价等。

所谓的小学考试改革,就是弱化传统应试教育中的语数考试,弱化考试的选拔功能,强化考试的兴趣发掘功能。首先谈语文数学,众所周知,语文数学几乎是百科之母,我们不可能弱化,但对于小学生,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我们只需要的是语文基础,所以绝不考那些奇、难、偏、怪,考试是为了检验孩子们是否达到了六十分,是否合格,是否掌握了他们这个年龄必须掌握的东西。掌握了基本的东西,就值得鼓励,而不是必须优秀生达到多少,平均分达到多少,你班在年级排名多少,在同类学校排名多少。我们考试只关注及格率,及格即可。这样,减轻了老师心理和教学上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会显得很释然,将培养孩子的语数学习兴趣提上议事日程。学生语文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就得以减少。除此而外,不论语文还是数学,我们同样要有实践考试,比如设计海报,帮人写请假条,写广告,开展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编写小剧本等等。在考试的评价上,应当既有定量评价,还得有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互相配合,互相弥补。

我想,如果语文数学实行了卷面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工作就不会只是机械地龟缩在生字词语的抄抄写写上,而是让孩子多参加活动,多进行课外阅读,多实施兴趣阅读。孩子曾经的题海战术自然烟消云散,孩子语文、数学学习思维,得以拓宽,孩子的奥数负担自然扫除。当然,有人要问这个问题了:如果孩子想学奥数,爱好作文怎么办呢?对不起,还是前边那个话,有第二课堂呢!那已经属于个性化选择,完全用不着在传统思维架构下将一大摞奥数训练题交给学生、交给家长人人必训,等待某月某日参加奥数比赛。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6、改革教学理念:以孩子快乐为前题,让孩子幸福学习。

当前,对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减负势在必行。但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的减负,或者说针对孩子的课业负担策略改革,首先要改革指导理念。那就是我们在给孩子布置作业时,首先要带给孩子们快乐。如果说,快乐都没有了,孩子的学习一定是事倍功半的。比如,在我布置语文作业时,我秉承如下几个原则:一是从数量上灵活把控。尊重孩子的意愿;二是作业量让学生发表意见,比如,我会问孩子们作业是不是太多,如果数学作业太多,我语文作业会酌情减少;三是作业内容从不固定呆板,而是形式多样,有的是与家长的交流的作业;有时是思考作业;有果是调查作业;有时是网上查阅作业;三是杜绝太多的重复,比如,重复抄写N次;天天如此。听写错了,又罚抄N次,以恨铁不成钢的理念绑架孩子和家长,害得孩子回家写作业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甚至有孩子十二点了,还在向老师打电话核实作业是不是这些。四是在功课上,我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他认为多了,可以适当少写。而且在每一个月总有一两个日子,我不会给孩子留作业的——不过,孩子自主安排的例行作业不可少,比如每晚上写一页毛笔字,读二十分钟的课外书。这些作业,带有倡导性质,不具有强制性质,检查方式很灵活,经如,孩子将他写的毛笔字图片发至微信群分享给大家;至于课外阅读读与未读,也不是强制要求,而是建议,与鼓励,通过每周设的课外阅读交流课了解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总之,我没有强制,没有体罚行为,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读书是自愿的事,不必去强迫他怎么样怎么样。

如何从根子上减掉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

孩子们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去之后,孩子们才有快乐,才有时间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乐在其中,学在其里,做真正的自己。臻达如此这般,老师设定的学习负担量就必须处在设定的科学范围。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斩尽杀绝。

强调一下,减掉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