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述存:打造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有的放矢)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體系,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打造動力支撐體系。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應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培養造就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

打造產業支撐體系。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和戰略支撐。一方面,應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堅實基礎,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重要支撐,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服務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培育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另一方面,應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淘汰落後產能、提升傳統產能,支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打造政策支撐體系。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著力破除政策落地過程中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營造高效率、低負擔、嚴監管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釋放市場活力。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決策部署,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穩健貨幣政策鬆緊適度,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與中小微企業的能力和實效;推進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和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在全面摸清社會保險收支基數基礎上,精準降低社會保險綜合費率水平,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打造區域支撐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應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打造制度支撐體系。制度建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解決好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部門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調整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關係,構建暢通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大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活力迸發的現代市場體系;創新社會治理,構建體系完備、分工明確、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社會信用體系;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治理體系。(作者:張述存 為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山東省企業文化學會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