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將迎上漲潮?Beacon鏈為以太坊2.0提供重大突破

對於開發者而言,以太坊仍是公鏈中最好的選擇。即便這條曾經憑藉著智能合約而聞名的公鏈,正日漸失去領先優勢。

以太坊2.0作為一次變革性升級,將對網絡可擴展性和可用性帶來巨大改進,讓喪失昔日光芒的以太坊出現轉機。

受此影響,以太坊一改頹勢,順勢崛起。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以太坊暫報270.31美元,年內漲幅約為154%。

以太坊將迎上漲潮?Beacon鏈為以太坊2.0提供重大突破

自定義區塊鏈世界

在過去的五年裡,以太坊的開發者們一直在承諾創新。在比特幣開發者Jimmy Song看來,要想部署以太坊的研究和規範,或者將其轉化為代碼將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而據Coindesk報道,以太坊2.0背後的核心基礎設施可能需要進行大的重新設計。

以太坊將迎上漲潮?Beacon鏈為以太坊2.0提供重大突破

此前,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了一項名為Beacon鏈(信標鏈)的新提議,該提議基於PoS(權益證明)共識,從根本上修改區塊鏈在以太坊網絡新迭代中的角色。

分片技術開發公司Prysmatic Labs聯席主管Raul Jordan對CoinDesk表示,“我們的想法是,能夠在Beacon鏈的基礎上搭建這些小世界,總結區塊鏈、狀態轉換、以及智能合約是如何工作的。”

根據Jordan的說法,Vitalik Buterin提出的Beacon鏈設計“使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及在以太坊上進行構建的人員更容易利用新網絡,而不必重新學習全新區塊鏈平臺的參數。”

對於世界第二大區塊鏈平臺上的許多應用程序開發人員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多年來,他們一直期待著以太坊2.0升級,雖然並沒有完全理解它將帶來什麼。

“我們如何切換到PoS?如何實現分片?如何安全升級?這對生態系統和開發人員真正意味著什麼?”加密錢包應用程序MyCrypto的首席執行官Taylor Monahan在接受CoinDesk採訪時問道。

儘管以太坊2.0的許多方面仍有待改進和進一步研究,但Vitalik Buterin的最新提議提出了一種有趣的新方向,可以簡化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在這個價值約260億美元的網絡上的部署方式。

這一切都始於對Beacon鏈的理解。

Beacon鏈是一箇中央區塊鏈,它在設想的以太坊2.0網絡中協調數百個其他的被稱為“分片”(shard)的以太坊區塊鏈。

簡而言之,可以理解為,“與其讓一臺巨型機器一次運行交易,不如把它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大量機器上,讓它們並行運行。”

最初,Beacon鏈嚴格充當以太坊2.0的協調器(或者用Vitalik Buterin的話說,作為以太坊2.0的“中心”),跟蹤分片中的所有數據,並將數據摘要編譯到一箇中央區塊鏈上。

現在,Vitalik Buterin提出Beacon鏈還有一個額外的功能:存儲被稱為Beacon鏈合約的專門智能合約。

對此,以太坊風險投資工作室Consensys的研究員Will Villanueva解釋道,“這些合約與你在以太坊1.0上為應用程序部署的常規智能合約不同,常規合經約存在分片鏈中。相反,Beacon鏈合約將代表整個執行環境或交易框架。”換句話說,這些Beacon鏈合約將制定計算和智能合約執行的所有規則,包括交易費用、相關的gas成本等等。

該提案的總體理念是建立有一個相對最小的共識層框架,該框架仍然能夠提供足夠的能力來開發複雜的框架,這些框架為我們提供了作為第二層所需的所有智能合約功能。

這意味著Dapp開發人員可以選擇調用一個Beacon鏈合約來模擬當前的以太坊1.0執行環境。Dapp開發者不必對他們所熟知的東西做太多改變。

更有趣的是,據Jordan介紹,Beacon鏈合約也可以模擬比特幣,使用比特幣區塊鏈所有相同的規則和參數,在以太坊2.0上創建一個執行環境。

對於Dapp開發人員而言,這就像為自己的計算機選擇不同的操作系統一樣簡單。可以簡單理解為,用戶可以選擇使用Mac OS或Linux操作系統而不是Windows操作系統來啟動電腦。

另外,Jordan補充道,“你可以為比特幣創建一個執行環境,也可以為以太坊創建執行環境。總之,你可以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自定義區塊鏈世界,並讓人們在裡面進行交易。”

難以迴避的問題

不過,並不是所有關於beacon鏈合約的事情都是一成不變的。“實際上,不應該有過多的Beacon鏈合約,應該只有幾個,尤其是在開始的時候。為了阻止用戶部署多個Beacon鏈合約並“膨脹”Beacon鏈,這些合約的定價可能會讓用戶付出高昂的部署成本。”Villanueva在談及Beacon鏈設計時錶示。

同時,Jordan還表示,“這些執行環境就像它們自己的小世界,可以設定所有內容,且在理想情況下,它們的部署成本非常昂貴,或將達到數幾萬美元。”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合約部署的定價和基於Beacon鏈合約的交易費用的確切參數。

近日,Vitalik Buterin建議在以太坊2.0系統中引入一種被稱為“relayer”的特定類型的參與者,以幫助協調交易費用與網絡的“區塊提議者”(也就是區塊驗證者)。不久後,Buterin還發布了第二篇HackMD文章,進一步闡述了Beacon鏈合約的想法。

Vitalik Buterin在以太坊2.0實施者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需要這種兩層結構,其中有一類節點稱為中繼者,目前深入地分析這一設計的經濟性還處於未知。”

事實上,以太坊2.0開發人員和愛好者正在對新提出的Beacon鏈設計的確切機制作進一步的研究和討論。然而,正如Villanueva所指出的那樣,Vitalik Buterin的提議的內容是有前景的,“這種方法是一種普遍的範式轉變,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真正掌握和消化。然而,它的優勢在於它提供了高度的靈活性。隨著研究的繼續,未來引入變化應該會變得更簡單。”

總而言之,Beacon鏈作為支撐整個以太坊2.0系統的脊柱,是以太坊2.0計劃的起點。而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以太坊2.0的到來,作為一種獨特的操作系統,以太坊的應用潛力仍是無限可能的。

作者:Christine Kim

來源:Coindes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