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纷争百年,最后被秦国一统天下,秦国扫六合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实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灵渠、修建长城等重大的基础设施,为华夏文明的繁衍生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但与此同时,大秦帝国在刚刚建立时,就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耗费了秦国的财力,物力和民力,再加上,秦始皇所推行的法治政策与山东六国曾推行的政策,不相融合,导致原属山东六国遗民的不满,最终秦朝仅建立十几年,便二世而亡,成功的果实被汉朝摘取。

从秦孝公商鞅变法起​,一个奋斗了百十年从贫弱到富强的诸侯国,一个经历几代人(奋六世之余烈)努力变法,韬光养晦,谋求东进,持续发力才统一天下的王朝,最终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光阴便被历史的风沙所湮没。后来人,对秦王朝的批评越来越多,对秦王朝统一和灭亡的原因,分析的也越来越多,比较著名的著作,有贾谊的《过秦论》,有苏洵的《六国论》,有杜牧的《阿房宫赋》,也有柳宗元的《封建论》。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贾谊、杜牧、苏洵关于分析秦朝兴亡的著作

这些都是在历史上对于秦王朝研究比较著名的论述,他们的观点也表达的非常犀利,同时论证起来,也是环环相扣几乎找不到破绽,但这些文章的立足之处却也大有不同,那么,他们论述的观点真的符合历史吗?真的就是秦王朝统一或者覆灭的根本缘由吗?

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等等论证的背后,是否有着其他的目的?这些观点又是否真的能够证明,秦王朝统一和灭亡的根本?

  • 《过秦论》核心观点,秦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首先,我们来看《过秦论》;这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所书写的,《过秦论》的中心观点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但在《过秦论》中,上篇所重点叙述的是地理上的因素,也就是秦孝公据崤山之故。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 秦孝公借助秦国地理优势,赢得变法图强的机会

意思是说,秦孝公之所以能够在商鞅变法当中强盛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秦国的地理方面的优势,因为崤山和函谷关易守难攻,让秦孝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变法,变法强盛起来之后,秦国的实力更胜于山东六国,所以最终秦国能够一统天下。但在天下统一之后,没有实施仁义的政策,导致人民感受到了压迫,所以才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我们通篇来读《过秦论》时,其实觉得作者的论述相当的条理且环环相扣,但《过秦论》却有一个漏洞;贾谊所言的这种“仁义不施”放在实际的历史当中,应该是说秦始皇所推行的法治政策或者说修建各种设施而导致的劳民伤财。

  • 只靠道德约束不了国民

可是现实情况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身各个诸侯国的人来自于不同的政治体制所塑造的模型,他们所接触的思想不同,体制不同,就会导致他们对于规则的接受能力不同,一个过惯了懒散生活的人,一个在自由的条件下习惯了的人,让他突然的去遵守强硬的规则一定会感受到压迫,但这种压迫能说是错误的吗?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当然不能,因为单纯地依靠自觉和道德根本无法约束所有的人,道德只能跟有道德的人来讲,道理也只能跟讲道理的人来论;所以,对于那些没有道德又不讲道理的人,只能够通过规则的硬性约束来规范行为,因此,规则方面的压力是在所难免的。

秦国修长城、灵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像是长城、灵渠等其实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贾谊可能站在大汉王朝的角度上,感觉到了黄老政策的无为而治使社会比较安定,但贾谊却没有想到,如果没有长城的阻拦,匈奴南下的次数一定会增加,大汉王朝也不一定就能够独善其身,同时没有灵渠等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的发展就会滞缓,百姓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社会生产力,大汉王朝的强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到来。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所以,贾谊所说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不实施仁政而实施苛政,必然会导致民心不稳,但秦王朝的仁义不施,其实并不在于它真的推行苛政,而是在于太过于急切的想要为王朝打下根基,太过于强硬的将法治政策推行到了全国,导致原属山东六国的很多人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所以才有了动荡。

  • 没有秦国打下的基础,汉朝无为而治,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贾谊之所以会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于他肯定他所经历的政策;汉朝在建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推行黄老政策的,讲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贾谊作为一个汉朝的臣子,接受这种思想的熏陶是很正常的。

而事实上,汉朝所推行的这种韬光养晦的政策,确实也给王朝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休养生息是有基础的是有条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长城等防御工事的存在,如果没有灵渠等水利设施的存在,汉朝就相当于无米的巧妇,哪怕想要休养生息也不可能很好地恢复社会生产力。所以贾谊的观点也是立足于提炼大汉王朝的政策影响而进行叙述的。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杜牧《阿房宫赋》真实目的并不是揭露秦王暴政,而是劝谏唐玄宗

再者,我们来看杜牧的《阿房宫赋》,从表面上看《阿房宫赋》的观点也没有问题:如果六国的人能够爱自己的臣民,那么不至于被秦国消灭,如果秦国的人能够爱自己的臣,那么也不至于二世而亡,这个观点其实与贾谊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秦朝统一与灭亡,与苛政和爱民没有太大关系

但《阿房宫赋》也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说,难道秦王朝作为一个诸侯国时是爱自己的子民的,当成为一个王朝的时候就不爱了吗?难道嬴政在做秦王时是推行仁政的?当成为一个皇帝的时候就推行苛政了吗?这肯定是站不住脚跟。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但秦王朝推行的政策确实让很多人接受不了,这就说明秦不仅是作为一个王朝的时候不爱子民,作为一个诸侯国的时候也是不爱的,那么,不爱自己子民的秦国,能够消灭同样不爱自己子民的山东六国,是不是就很能说明问题呢?

所以,秦王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并不在于山东六国不爱自己的臣民,秦王朝之所以会灭亡,也不在于它真的就实施苛政;还是如同我们上述所说的那样,秦王朝的不爱其实是没有考虑到大多数民众的接受能力,或者说没有给他们一个缓和的阶段,就让他们强制性的接受没有体会过的政策。

  • 燕国、楚国遗民短时间不适应秦国的法治和郡县制

就比如说,原属燕国的子民那样,他们本身接受的是一种王道的政策,生活的比较轻松也比较自由,没有硬性的规定来约束他们,可是当燕国覆灭之后,他们必须接受秦国的强制规则的约束,这自然会让他们感觉到苛刻。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再比如像原属楚国的子民,楚国是一个在分治制度下成立的国家,楚国的很多大贵族在楚国国内是享有很高的权利的,这些贵族至于楚国就相当于诸侯国之于西周一样,可是当秦王朝成立之后推行的是郡县制度,不再有贵族这一说,一个家族也不可能享有很高的权利,这自然会让楚国的原本贵族感到不满。

所以说,其实秦王朝的统一和灭亡与爱不爱臣民没有太大关系;而杜牧之所以书写《阿房宫赋》也并不是为了去论证秦王朝到底是不是实施苛政,而是在于劝谏当时的君主。

  • 杜牧秦朝阿房宫,来劝谏唐玄宗不要营造华清宫

杜牧生活的时代是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为了心爱的杨贵妃,不惜大兴土木建造华清宫,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不远万里为杨贵妃运送荔枝,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行为;而杜牧本身作为一个没有太多话语权的学者,他不能直言极谏唐玄宗,所以只能够以阿房宫来类比华清宫,以建造阿房宫而导致灭亡的秦王朝,来劝谏一意孤行建造华清宫的唐玄宗。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他只是想告诉唐玄宗一个道理,秦王朝不顾民生执意建造阿旁宫,过着穷凶极奢的生活最终导致了灭亡,如果唐玄宗真的执意要将大量的财力物力花费在杨贵妃身上,花费在建造华清宫身上,那么唐王朝也会岌岌可危。这才是杜牧的真正目的。

苏洵《六国论》核心内容:六国灭亡原因在于贿秦

此外,我们再来看一下苏洵的《六国论》。《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在于“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说的是山东六国之所以会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实力不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与秦国对抗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将精力都放在了贿赂秦国身上。

贿赂自然会导致自身实力的削弱,要么是财富上面,要么是土地上面,当将自己的国土割让出去,当一点一点地将自己的财富赠送出去,与秦国的发展差距就会拉的越来越大,最终当秦国发动战争的时候毫无招架之力。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 山东六国贿秦,是因为实力差距过大

此外,《六国论》还重点论述了齐国灭亡的原因,说齐国没有贿赂秦国,但终依旧灭亡是因为其他国家都将精力花费在了贿赂秦国身上,对齐国的发展置之不理,最终不赂者因赂者而亡;那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并不是,山东六国在对抗秦国这一方面其实还是比较积极的,尤其是当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变法之后一直游走在抗秦的前线,而山东六国也屡次进行合纵抗秦,但山东六国的实力确实与秦国有差距,也就是说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真的打不过。

试问有哪一个国家在实力均衡时,愿意通过贿赂另一个国家来谋求生存的?想必大家都不想,但当实力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想要保障宗庙社稷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他们不想为也不得不为。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 齐国的置之不理,是其他国家被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再者齐国真的没有贿赂秦国吗?其实也不是,当山中六国举行合纵的时候,秦国提出了连横政策来应对,连横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齐国,因为齐国加入了连横而导致合纵被大幅度削弱。

战国后期,齐国也是秦国的盟友,在秦国的邦交政策当中,齐国一直都是需要较好的对象,而且齐国也认为只要依附于秦国就不会灭亡,所以,他对于其他的五个国家所面对的战争置之不理,因此,事实上并不是齐国因为其他国家的不闻不问而灭亡,而是其他国家因为齐国的置之不理而被消灭。

  • 苏洵以山东六国与秦国,类比辽国、金朝、西夏与北宋对峙的局势

所以,《六国论》的观点其实也是比较片面的,而苏洵之所以写《六国论》也是立足于劝谏这个目的上的;苏洵所处的宋朝对于辽、金、西夏等等的势力都采取一种求和的态度,企图通过财富和土地换取和平,苏洵对这种政策非常的不赞同,他是写给宋仁宗的。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但是苏洵并不能直言进谏,所以,他只能以山东六国来类比宋朝,告诉宋朝的君主,六国因为贿赂秦国而灭亡,如果宋朝一而在再而三的采取求和的态度,那么宋朝最终也会被消灭。所以苏洵并不是真正的想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他只不过想寻找一个劝谏的理由而已。

讨论

  • 柳宗元《六国论》,参杂个人情感因素少

那么哪一个观点,能真正站住脚呢?个人认为是柳宗元的《封建论》,柳宗元在这篇著作中,并没有参杂太多的王朝观念,而是从制度方面进行论述,他说六国灭亡,是亡在制度上,虽然秦国的法治政策被后来的很多人认为是苛政,但法治却有着很大的好处,它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能够为人们的生存规划一个底线。

  • 汉朝推行儒家学说,没有抛弃法律,外儒内法

像是汉朝,哪怕是汉武帝推行儒家学说,但也是外儒内法,是披着儒家学说外衣的法治政策,而对比法治,那些王道、吏治、术治、军制、分治等等就显得落后,因此,秦王朝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制度上的优越性。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而秦王朝为什么会灭亡?那是因为它虽然有着比较具有优越性的制度,但却没有在合适的制度之下采取正确的政策,就比如我们上述说到的那样,它没有经过一个过渡阶段,就强硬地推行它的制度,导致政策与国家的发展状态不相符,最终才会灭亡。

这种观点是比较客观的,就如同我国的近代史一样,当我们推翻封建帝制时,并没有接着找到一个适合的发展道路,而是经过了上百年的纷争,并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优越的制度,必须有合适的政策和过渡阶段相配合

我们也实施过资本主义,可是却发现它并不能真正的拯救我国,所以,这是一种制度上的比拼,其实,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里,其实也是一种制度比拼;制度有了优越性之后,才能够谈论统一,而当制度有了与其相匹配的政策之后,这个王朝才能够很好地延续。

百代皆行秦政法,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

总之,确实是尽信书而不如无书的,很多时候历史中流传的一些观点,并不能够真正地站稳脚跟,他们有着自身的目的,而我们现代人也需要擦亮眼睛去寻找事件的本质,对于历史事件来说,更要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公正地看待。

这真是,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皆行秦政法,贾谊,杜牧,苏洵,柳宗元论秦朝统一与二世而亡,千古名篇背后有玄机,无为而治离不开秦朝打下的基础,唐玄宗为杨贵妃营造华清池与阿房宫如出一辙;山东六国局面与金朝,辽国,西夏与北宋对峙局面相似;秦亡于的法治,却被汉朝所继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