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設備供應商瀕臨破產,奉賢法院利用“執轉破”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上海某食品機械公司坐落於奉賢區,是“統一”、“喜之郎”、“王老吉”等多家知名食品企業的設備提供商。因為經營不善,無力清償債務,進入破產程序。奉賢法院利用“執轉破”機制對企業進行破產保護,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影響,藉助各方力量,最終促成各方達成重整計劃,該企業於近期實現復工復產。

糾紛難解債務難還,知名企業瀕臨破產

該企業成立於2003年,經過多年精心經營,逐漸成為國內知名的食品機械設備製造商,頂峰時職工達到100多人,產品遠銷歐美、中東、非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最高達5000多萬元,曾獲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最受關注上榜企業等榮譽稱號。

2014年起,該企業將業務拓展至產業下游,準備在重慶購地建廠從事食品經營。因建廠耗資巨大,佔用大量流動資金,加之海外訂單付款方式的變更,導致資金鍊斷裂,無力支付供應商貨款,訴訟不斷。

此外,該企業在新三板上市期間存在欠繳稅款等情形。2016年下半年,該企業停產停業,多個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因無力償債,進入破產程序。

2018年底,法院受理這起案件時,擺在法官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欠債40餘筆,金額1000多萬元,幾十名員工工資尚未結清,資產所剩無幾,等待企業的似乎只有破產清算這一條路。

知名設備供應商瀕臨破產,奉賢法院利用“執轉破”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多方努力力促重整,困境企業恢復生產

審理此案的沈敏蘭法官發現,雖然該企業經過強制執行無法清償債務,具備破產條件,但企業質地良好,有較高價值的知識產權、較好的食品機械生產管理和經營團隊,也有一定的市場品牌度和聲譽度。於是法官與企業負責人唐某進行了深入溝通。

“以前長期合作的國內外客戶經常打電話給我諮詢業務,老員工們也願意回來繼續工作,技術和市場都有保障,食品機械是我的老本行,如果能夠渡過難關,前景還是可觀的。”唐某這樣說道。

通過仔細調查,多方溝通,一個讓企業 “破繭重生”的重整方案漸漸清晰。

然而,重整之路一波三折。2019年年中,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因債權人眾多,有的因長期催討債務無果對企業失去信心,有的因資金壓力急於儘快拿到錢款,各方意見的分歧導致未能達成一致。法官繼續深入各方聽取意見,努力做通工作,完善方案。正當重整進程有所起色時,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出現,又打亂了原本的計劃……

但法官沒有放棄,“企業如果進入破產清算,債權人得到清償的財產非常有限。疫情當前,更要幫助困境企業恢復生產”。

面對疫情等不利形勢,合議庭經過仔細研究後,確定了新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幫助企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制定切實可行的恢復生產計劃,逐步打消債權人的顧慮。另一方面,指導破產管理人與債權人逐一溝通,分析利弊,尋找共識,盡最大努力取得債權人的理解和支持。

鑑於眾多債權中,稅收債權佔有一定比例,合議庭還主動借力,聯繫區稅務機關共同推進企業重整工作。對於稅收債權,稅務機關結合疫情等情況,適當延長企業的償還期限。同時,法院和稅務機關對企業今後如何規範經營、防範風險及相關稅收政策等進行了指導。

最終,在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各方一致通過重整方案,由企業大股東注資恢復生產,先行償還部分債務;之後企業定期按一定比例逐步償還直到履行完畢。至此,該企業按下 “重啟鍵”,廠區內的機器再次轟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