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一、可怕的“習得性無助”

我們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是寶寶許多事都會依賴家長去做,甚至有的孩子上學了仍然不會獨自穿衣服、獨自洗刷、獨自吃飯、獨自做自己的其他事情。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就非常痛苦。多次實驗後,狗狗就出現了忍耐痛苦的習慣。蜂音器響時,即使在給電擊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習得性無助實驗

在對人類的觀察實驗中,心理學家們也得到了與習得性無助類似的結果。如果一個人總是習慣別人幫助或在一項任務上經常失敗,他就會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無可救藥。這種心理表現出動機 、認知和情緒上的損害,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繼而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媽媽在給寶寶穿衣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天生好動,喜歡嘗試,喜歡自己動手,什麼東西都想親自摸一摸、嘗一嘗、試一試。當然,因為是"第一次",就會出現很多錯誤、就會耗費大量時間、甚至做不好他們會發脾氣。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嘗試家長都報以厲聲呵斥、包辦代替,孩子就像被電擊了一樣而呆立不動、手足無措、畏首畏尾。久而久之,他對自己要做的事情變得不自信了,也就不敢做了;有了家長的代勞,也就不願做了。孩子表面上也許會變得像一個"乖孩子",其實自卑、懶惰、被動的種子早已在內心深處生根發芽。

二、訓練穿衣有利於寶寶的身心發展

嬰兒的大腦並不是單純由先天排定的成熟程序確定,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研究發現,嬰兒大腦的大小和功能都受後天經驗的影響和制約。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剝奪動物(包括對嬰兒的研究)的早期經驗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展停滯甚至萎縮,並造成永久性傷害。對嬰兒身體和神經系統實施刺激,對促進他們大腦的發展將會產生重要作用。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不同大腦的男孩和女孩


對嬰兒最好的刺激莫過於動作了。動作的發展,令嬰兒越來越能掌握探究環境的主動權,使寶寶與周圍人與環境的交往和互動從依賴、被動、懼怕轉向獨立、主動和自信。

學會自己穿衣服就是一套複雜的動作,也是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不但可以通過動作鍛鍊寶寶的大腦,還會讓寶寶從成就感中建立自信,更會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相反,穿衣這件事卻未能引起大部分家長的重視。有的家長覺得寶寶還小,完不成穿衣這麼複雜的動作;有的家長覺得讓寶寶自己穿衣會弄得亂七八糟,還不如自己代勞省事;有的家長缺乏耐心,與其等半天讓寶寶穿衣服,不如家長直接代勞;還有的家長不知道怎麼訓練寶寶穿衣服,也感覺寶寶對穿衣服這件事興趣不大,就放棄了對寶寶的訓練。

實際上,寶寶兩歲時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有時會有自己穿、脫衣服的要求和行為,家長可以開始訓練他獨自穿衣。但是,有的寶寶剛開始感覺遲鈍,缺乏本體感,身體動作笨拙,缺乏條理,容易分神,訓練他們穿衣的確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家長只要保持耐心,循序漸進,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自己穿衣的孩子


三、用“逆向串鏈訓練法”輕鬆讓寶寶學會穿衣

儘管模仿是寶寶的一項天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對於複雜的穿衣動作寶寶通過模仿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通常,家長訓練寶寶穿衣的時候會讓寶寶自己去模仿、去試。在寶寶無法獨立完成穿衣的時候,家長就幫忙完成。其實,這樣寶寶認為自己不可能完成穿衣動作,甚至自己一點也沒有努力,都是家長幫助自己完成的。這種通常的訓練法是不可能增強寶寶學習穿衣的信心和主動性的。

逆向串鏈訓練法主張對寶寶的幫助體現在動作的開始而不是最後。通過分步實施,循序漸進,把重要的結果部分交由孩子獨立完成,這樣可以讓寶寶認為自己獨立完成了任務,或者自己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他們的成就感、自信心自然會油然而生。

以訓練寶寶穿褲子為例,可採用多輪訓練、分步實施:

第一輪 全程輔助

1. 讓寶寶坐下,幫他把一條腿放到褲腿裡,露出一隻腳。邊做邊說:一條腿放進去,一隻腳露出來。

2. 再把寶寶的另一條腿放到褲腿裡,露出另一隻腳。邊做邊說:兩條腿放進去,兩隻腳露出來。

3. 讓寶寶站起來,把他的手放在褲子外,家長的手放在褲子裡,幫寶寶把褲子提到腰部。邊做邊說:寶寶站起來,褲子提起來。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全程動作條理清晰,並且配合“一條腿放進去,一隻腳露出來。兩條腿放進去,兩隻腳露出來。寶寶站起來,褲子提起來”的口訣,就能輕而易舉讓寶寶明白穿衣的流程和動作要領。

接下來,第二輪直至第五輪的訓練,逐步減少家長的輔助,並引導寶寶複述口訣。參照第一輪,第二輪可以把寶寶的褲子提到臀部,讓寶寶自己提到腰部;第三輪可以把寶寶的褲子提到膝部,讓寶寶自己提到腰部;第四輪可以幫寶寶穿一條腿,讓寶寶獨立完成餘下的動作;第五輪可以讓寶寶獨自試穿。當然,各個步驟也可以根據情況自行設定,注意由易到難即可。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從訓練穿衣開始,避免讓孩子成為膽小不自信的人


同時,寶寶每一輪的訓練成功,家長都要予以詳細具體的讚揚,以增強寶寶的榮譽感。

訓練寶寶脫衣的動作,與此相反,可以編口訣為:褲子退下來,寶寶坐下來。一隻手抓褲腳,一條腿拿出來。兩隻手抓褲腳,兩條腿拿出來。

讓寶寶學穿上衣與此類似,由簡至繁,分輪訓練,並輔之以口訣和表揚,相信寶寶會很快學會穿衣。

總之,通過穿衣這樣一件小事,即可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自理能力,讓寶寶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助於培養孩子敢想敢試、自主創新的精神。擴展開來,包括洗刷、疊被、打掃衛生、遊戲等許多事情都可以這樣訓練寶寶自己動手、掌握訣竅、分步實施。如此,一個自強自立、充滿自信的寶寶就會脫穎而出。

★★作者:@董伯育心,分享科學教子方法,解決家庭教育困惑。歡迎關注,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