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過程用的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有何區別

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產生的調節物質。極低濃度(小於1毫摩爾或1微摩爾)時,就能調節植物的生理過程。一般可由其產生的部位移向其作用的部位,移動性的大小和方向,隨激素的種類而不同。目前公認的植物激素有五類,即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複雜、多樣。例如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植物發芽、生根、開花、結實、性別的決定、休眠和脫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髮育有重要的調節控制作用。植物激素的化學結構已為人所知,有的已可以人工合成,如吲哚乙酸;有的還不能人工合成,如赤黴素。目前市場上售出的赤黴素試劑是從赤黴菌的培養過濾物中製取的。這些外加於植物的吲哚乙酸和赤黴素,與植物體自身產生的吲哚乙酸和赤黴素在來源上有所不同,所以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有稱為外源植物激素。

動物激素:在高等動物和人體內,激素是由身體的某些部分(一些特殊的細胞、組織)專門製造並直接分泌到組織間隙液和血液中去的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是體內起信息傳遞作用的化學物質之一,它們可以經血液循環或局部擴散達到另一類細胞,調節後者的生理功能(代謝、生長、發育及繁殖)或維持內環境的相對恆定。動物激素的化學成分比較複雜,它們有的是類固醇化合物,如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有的是蛋白質,如垂體激素、胰島素、甲狀旁腺激素等。也有的是不飽和脂肪酸,如前列腺素。我們常接觸到的一些激素,是由內分泌腺分泌的。以人體來說,主要的分泌腺就有丘腦下部、垂體、甲狀腺、甲狀旁腺、胸腺、胰腺、腎上腺及性腺等。產生的激素種類也很多,各種不同的激素,各自有著獨特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