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2020年,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

為什麼這麼想念老師、想念同學?

為什麼這麼盼望開學,盼望課堂?

暫停之後再出發,我們發現:世界那麼大,幸好遇見你。從教學到教育,需要什麼樣的跨越?教育裡的人性光芒與智慧,靈動閃爍。

在剛剛舉行的全市教育系統深化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孫百軍提出:今年的教育主題詞是“深化”。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若要覺人,必先自覺。

喚醒孩子們主動學習的內動力,教育者首先應當是自覺成長的人。

近年來,南京踐行“專家辦學”,一批教育教學專業領域最優秀的江蘇省特級教師們,走上管理者的崗位,成為南京深化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特級教師”校長的“”,並不僅僅是其職稱和榮譽上的“特”,更是其在職業生涯中逐漸積累的“專業有特長、經驗有特點、教育有特色”。

在他們的引領下,一批學校充滿向上的精神,老師們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碰撞,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形成高品質育人模式,讓身在其中的孩子們真正體驗到教育的幸福感。

今天,我們走進天正小學。

這是一所設施一流,

高起點的現代化小學。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作為南京市琅琊路小學分校,本著源於母體、和而不同的觀點,學校將琅琊路小學“快樂做主人”的辦學思想進行天正小學校本化的表達。全體天正教師以“童心即天,愛心至正”為教育信念,短暫的辦學歷程取得了豐碩的成績。自2014年至今,學校已連續6年面向全區進行一年級新生的電腦派位招生,成為廣大家長心目中的好學校。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江蘇省特級教師、博士校長王九紅說,天正小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實施“適合的教育”的過程。秉持“立地頂天”的教育目標,採用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確保每一位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校長的話

天正小學的發展,是在“適合的教育”理念下的“童心文化”的研究與探索。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王九紅

學校積極構建適合發展的文化和制度體系,在促進全體學生髮展的同時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在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素養髮展的同時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堅持底線達標準,個性發展不封頂。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學校開設60餘門選修課,建立洪爺爺科技工作室、數字探究室、創客機器人工作室、物聯網氣象站、數字美術室等活動場所,積極建構適合發展課堂,確保每一位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以“我課堂”為載體,學校將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一體化實施。師生都是“我課堂”上的主人:於學生,“我的課堂我做主”——動眼看、動耳聽、動手做、動口說、動腳走、動腦想、動心感受,合作、交流、討論,辯論、爭論……相互評價,彼此欣賞,共同進步。於教師,“學生做主我幫助”——作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評價者和欣賞者。通過教和學,師生不但促進認知發展,還獲得精神成長,共同發展。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適合的教育”也為學校打造出一批具有因材施教能力的智慧教師。老師們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場景中,尋找問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形成文章。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主張,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和完善自己的經驗和觀點,不斷改進自己的實踐,促使教學智慧不斷提升。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天正小學的發展願景正徐徐展開:校園美麗,生活幸福;人才輩出,桃李芬芳;名師雲集,學術品味;江蘇一流,全國知名

校園故事

精心設置的課堂

在意每個孩子的進步

打著尺子一筆一劃錄製“作業補充講解視頻”,開公眾號發佈“聰明題”,組織孩子們參與“雲比賽”……學校尚未復課,四年級數學老師杭慩晴卻一天也沒離開過她的學生們。

杭慩晴和她的孩子們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每天早晨,她和孩子們同時收看區裡的“數學指導課”。課後琢磨同學們的理解狀況,再根據教材自主錄製“作業補充講解視頻”,大到知識點的提煉、課堂筆記的梳理,小到標點符號、等號大小等。一個孩子在作文上寫道:“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要點開杭老師的‘作業講解’就通通搞定了。”“線上課堂+作業講解”的雙重保障,為孩子們開闢了特殊時期全新的學習路徑。

杭老師的數學課很有趣,她會帶孩子們玩數學小遊戲、算24點、看動畫片理解題目中的關係,在趣味活動中探秘數學世界。她的數學課亦很生動。“聲調起伏,講解時伴隨肢體語言,再難的題目一講就懂。”一位學生這樣形容她的課堂。

課堂上的杭慩晴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孩子們就是一顆顆不同的種子,有的喜旱,有的愛陰。課程就像豐富的營養,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孩子並靈活地培育,才能幫助他們成長為最好的自己。”體會到孩子之間的差異,杭慩晴格外注重利用好差異展開教學,只為“每個孩子在自己的水平上每天進步一點點”。

她尤其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與專注度。從低年級時就訓練孩子們進行小組學習,精心設置每個人的座位,對發言進行要求,鼓勵孩子們先熟練使用模式,繼而組織自己的發言,從而真正地將自己的思考表達出來。“教師要充分保護學生的發言慾望,給予不同的鼓勵和指點,幫助學生從想說到會說到說得精彩。”

這樣的課堂背後,是老師狠下功夫。“學習單的設置不只是知識點的羅列,還應該為交流打下基礎,是思維點,精心設計、打造每一個環節,預設每一個發言。”

課後,杭慩晴借力網絡,設置趣味練習,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從而突破課堂教學的侷限性,實現數學教學的最佳效果。

這個假期裡,她和本組的潘老師一起發佈“HP的數學電車小教室”微信公眾號。公號裡既有適合全體四年級學生的“作業補充講解視頻”,也有四年級數學團隊組織的“雲比賽”、疫情數學解讀、聰明題等一系列活動。鼓勵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展示自己,提升數學思維。

不斷磨礪的校本課程

真正走進每個人心中

為了踐行學校提出的“一名教師就是一門課程”,利用下班時間反覆嘗試,耗時一年推出第一本校本課程紙漿畫;為了讓同學們體驗“玉器”雕刻,用自家飯鍋熬出一鍋蠟水,再製成一塊塊形似“羊脂玉”的蠟胚……美術教師兼班主任胡金濤,對工作認真到極致。

胡金濤和他的孩子們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他對紙漿畫傾注了大量心血,不僅因為這是全國首創,更因為這門課程符合他對“校本課程”的理解——“校本課程不僅僅是停留在社團,而要真正地走進課堂,並從孩子喜歡的角度不斷創新。”他的個人課題亦是如此,“從孩子們的需求出發,再尋找教學中的點,這樣的研究更有意義。”

胡老師的課堂上有個保留欄目“與經典同行”。類似課前三分鐘——鼓勵同學們走上講臺,展示對美術小課題的研究。話題涵蓋“名家名作”、“生活中的藝術”等,孩子們的講述從《自然界中的藝術》到《動物身上的色彩藝術》再到《文具盒發展史》,視野之廣讓家長都著實驚奇。胡金濤認真聆聽孩子們的講述,對每一期都做出點評和補充,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當“一帶一路”讓大家聚焦西部,恰逢語文課上學習到 《莫高窟》,胡金濤有意識地設計話題,引導同學們關注和敦煌有關的內容,並形成一個天然的單元。從而實現“我課堂”的理想狀態:學生動手做、動口說,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引導者、欣賞者,在教學中共同發展。

課堂上的胡金濤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兼任班主任,胡金濤自有一套帶班方法。“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同時做好語數英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橋樑。”他善於發掘孩子們的優點,併發自內心地表揚他們,用一次抬頭的機會,喚起孩子們心底的希望。

這個特別的假期裡,他還帶領班上孩子幹了一件驕傲的事。“我在班級群裡發出倡議,建議有時間有需求的孩子們,跟著老師一起練習硬筆書法。從最基本的筆畫練習、打卡,再點對點地提出要求,甚至打視頻電話輔導。當手上的字和一個月前的第一張字帖相對比,呈現出的結果讓孩子們吃驚。”而在胡金濤看來,“重要的不是眼前書寫進步,而是把孩子們帶上了習字這條路。”

關乎夢想

驚喜遠在旋律之外

80後教師謝婷,從南京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畢業後,已經擔任音樂教師18年。

為了合唱夢想,她在2011年創辦天正童聲合唱團。

合唱團的孩子們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9年來,合唱團的成員如一季季的鮮花,累計500多個孩子在這裡訓練、學習,走上各大舞臺。中央電視臺、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北京天橋文化藝術中心、江蘇大劇院、保利大劇院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合唱團也迎來她的“高光時刻”——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B級團隊、第七屆中國童聲合唱節銅獎。

“一直在合唱這條路上不停奔波,沒有歇息的空隙。”走進天正小學音樂室,滿牆的證書獎盃裡,藏著這個美女老師關於音樂的所有夢想。

謝婷老師和團員們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私下裡,合唱團團員家長常常用“永遠像打了雞血般充滿活力”來形容謝老師。“為團員講課、排曲,一週7天,她幾乎沒有自己的休息時間。有時候聽她嗓子嘶啞到無法說話,含片吞下去繼續。”

王宸予家長回憶:“每週回課視頻,一個孩子錄一條,大幾十條視頻背後,是她的學生、對音樂、對合唱的怎樣的執著!”

合唱訓練帶給孩子的驚喜,不止是對旋律的把握,對感情的拿捏。錢是依本是一個有點靦腆的小姑娘,在合唱團久了,孩子的另一面也被挖掘出來了。“她變得更加開朗,願意更多地表達,情感也變得外露,每天樂呵呵的,陽光且自信。”錢是依媽媽說:“非常喜歡孩子積極向上的狀態。”

謝婷老師和畢業的同學們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在天正小學,學校還開設管樂、紙漿畫、橄欖球、輪滑、創科、3D打印、三模科技等60餘個社團,並建立活動場所,在保證國家課程高質量實施的同時,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機會。

60萬字的班主任日記

繪就成長紀錄片

從教三年,90後教師兼班主任解文倩堅持每天一篇班主任日記。沉甸甸的60餘萬字裡,都是家長最想知道的事,也流淌著一位年輕教師對孩子們潤物細無聲的愛。

解文倩的孩子們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班主任就是‘在學校的家長’,在各方面關心孩子們,見證他們的成長,還要及時關注家長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翻開一篇篇班主任的日記,就像回看孩子們三年來的成長紀錄片。早讀、上課、交作業、週一晨會、大課間、午飯、午休、班會、道德法治課、夕會、放學排隊……還包括偶爾的聽寫、練習、其他學科上發生的特別情況,以及孩子間交往的問題,都通過一篇篇日記呈現出來。

內容看似尋常而瑣碎,卻在不同時期有些非同尋常的意義。“一年級剛開學時,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對學校的事物都很陌生,我在日記中一點點滲透上課、課間活動、午飯等各方面的要求,發動家長和我一起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一段時間的積累下來,班級由內而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孩子們學習、自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課堂上的解文倩

更愛的理由 | 天正小學:看你長成最好的樣子

解文倩的日記裡還會記錄一些好人好事。“哪怕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卻讓大家關注到孩子的閃光點,它們應當被髮揚。”

家長們從日記中學到了有效的教育方法,更樂意主動和老師一起努力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位90後班主任也在日復一日的記錄中總結反思,及時發現教育管理方面的問題並進行改正,努力提升著自己。解文倩從孩子和家長的言語及行動中得到前進的動力,也從大家信賴的目光中體會到了職業幸福。

如今,解文倩的日記藉助一款App,除了文字,還通過數字、圖表等把孩子的情況更直觀地反應給家長。她計劃為每個孩子建立個人成長電子檔案,並由此實施私人訂製式的教育,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通訊員 薛梅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謝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