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湛江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後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

說起木偶戲(又稱鬼仔戲、鬼兒戲、公仔戲、木頭戲),湛江及粵西有點年紀的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對於70後80後甚至90後來說,木偶戲是童年時的美好回憶,是從小到大割捨不了的情懷,在方言裡感受生活,在戲裡回顧歷史,體驗人生百態。

小時候,村裡在節慶、年例、誕期、酬神還願或是什麼傳統節日時,常常會在晚上做公仔戲。粵西的公仔戲一般是三個人一個團,一人敲鑼打鼓,二人對唱,雖然都是男人,但也會唱女聲,而且聲音抑揚婉轉,頗有梅蘭芳之風範。藝人們一唱就是幾小時,好像從沒出現過忘詞或跑調的情況,佩服他們的記憶力。

我和小夥伴們經常跑到幕後玩這些木偶,老闆發現就追打,孩子們又一鬨而散。每到唱戲的時候,還就會有一些村民在下面賣一些零食,比如沙子炒的花生、木葉搭、蛤簍餅等。路過的小孩眼饞伸直了脖子,直勾勾地盯著這些美食,長輩看了於心不忍,就會給小孩買一份解解饞。就這樣,一邊吃零食,一邊看公仔戲,就成了農村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之一了。

以前在霞山住的時候,在漁業公司和紅新市場之間一小塊空地上,每次有公仔戲的時候,我都會看一陣;自搬到赤坎後,由於比較忙,看公仔戲的機會也少了。前兩年專程和朋友去赤坎水仙廟看鬼仔戲,唱戲的是三個坡頭人,他們在湛江木偶戲行業中可以說是“老戲骨”了。

痛心!湛江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後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

赤坎水仙廟的吳川鬼仔戲

聽三位藝人介紹,行情好的話,他們每年可演200多場,夜場居多,每場演出一般3小時,三個黃色大木箱裝著所有行當,輾轉南三、臨近的麻斜、乾塘、龍頭、官渡等地獻藝,遠的還到黃坡、廉江。演武打場面最吃力,手腳配合還要跟上鑼鼓節奏;演出價一場有600元-1000元,3個人分。

如今,在坡頭鎮大約有20來個木偶戲班、80多個民間藝人,但逐漸有人因年老多病或別的原因退出這一行。專職的藝人普通老齡化,有50後60後70後,但從業的年輕人少之又少。90後只有臨時兼職的幾個人,而且只是做一些幕後工作,並不擔任幕前表演。

除了這種木偶戲三人組,吳川那邊還有一種單人木偶,一個人又打鑼鼓又唱戲,一個人做幾個人做的事,功底深厚,絕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所以有人說,單人木偶戲是“一二人可變千軍萬馬,三四步可變萬里疆場”。這種單人木偶戲,上個世紀粵西農村地區七十年代最流行,那時沒有電視看,生產隊就請一個藝人來做木頭戲,用大米和番薯當工費,一唱就唱一個月,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百看不厭。這種單人木偶戲,表演難度更大,在世的藝人已經寥寥無幾了。

痛心!湛江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後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

單人木偶戲

湛江及周邊地區的木偶戲為什麼有的是一個人,有的是兩三個人,有的是多人唱大戲呢?今天我們就從木偶戲的歷史講一下原因。

木偶戲的最早起源在中原,在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湛江的木偶戲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跟逃避元軍追殺有關。從族譜可見,約有70%的湛江人祖先是福建人,在南宋末年為逃避元軍追殺而遷入湛江及周邊地區。福建南宋遺民本是源自中原,他們遷入粵西地區,帶來了中原的傳統文化,其中就包括木偶戲。另一種說法跟經商有關。據傳明萬曆年間,福建商船到吳川經商,帶來布袋木偶(又稱指頭木偶),吳川及粵西的說唱藝人也開始仿製,組班演出。總之,木偶戲從福建傳來,這是大家公認的。

明朝末年,粵西的木偶藝人巧妙地在木偶上安裝身竹、手竹,同場人物插在演區木架上,操作方便,表演靈活,這就有了小型杖頭木偶,由單人操作。裝備很簡單,每班有30釐米大小的小杖頭木偶20-30個,一擔箱子,走遍四鄉,表演操作,唱唸對白,敲鑼打鼓,武戲文戲,均由一人完成,可謂技藝高超。

後到了清初,木偶藝人嘗試把木偶改大,高度約50-60釐米,操作改為2人,小型雙人杖頭木偶班就逐漸出現。這種木偶班有簡單的佈景,木偶造型較為美觀,操作起來活靈活現,深受群眾的喜愛。

痛心!湛江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後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

藝人操縱木偶

清嘉慶年間,廉江一位黃姓藝人採用簕古頭(湛江盛產的一種野生植物)製作土二胡伴奏,音色粗獷深厚。後來他的兒子又加上之弦(或月琴)、笛子、嗩吶及高邊鑼、鈸等樂器,戲班人數增加到6人,開創木偶戲配有音樂伴奏的先例。這種中型木偶班迅速發展,當時廉江、遂溪等地就先後辦起30多個班,僅廉江曲龍村就有8個班。

清道光年間,木偶戲的班子更加大型,木偶分臉譜行當,表演操作分角色,演員各有專長,配上服飾、道具、佈景、樂隊伴奏等,每班人數有15-25人,表演更加成熟。到了清末,粵西的木偶藝人再次創新,創造了木偶活眼、活口、活頸、流血、斷頭等機關,設計出木偶大花臉上的活動獠牙、丑角的伸縮頸舌,表演時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讚歎不已。

湛江木偶戲在民間有多種叫法,按唱腔和語言劃分,有“吳川鬼仔戲”、“黎戲木偶”(原稱“海南黎”)、“涯歌木偶”、“白戲木偶”、“粵劇木偶”等。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湛江木偶藝術達到鼎盛時期,中小型木偶班遍佈各地,遂溪、廉江、吳川不少圩鎮,如黃坡、安鋪、那梭等,每到農閒或春節,木偶班雲集表演,猶如趁圩趕集,所以也叫“木偶圩”。

那個時候,粵西的木偶戲班不僅在本地表演,有的還到廣西、海南、香港、澳門等地演出。不過,自1937年抗戰開始後至1945年,由於戰亂,湛江木偶藝術日漸衰落,直至新中國成立後再次如雨後春筍般復生,到北京參加匯演,並被捷克斯洛伐克的木偶大師高度評價。1960年,以粵西木偶團為班底的中國木偶劇團到羅馬尼亞參加第二屆國際木偶戲、傀儡戲聯歡節,演出《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獲得銀獎,為祖國爭了光。

痛心!湛江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後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

多姿多彩的木偶角色

儘管湛江木偶戲曾經有輝煌的時刻,但現在卻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局面,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後繼無人,在未來數十年間有著失傳的危險。

現代社會,人們的娛樂生活越來越豐富,且不說傳統的粵劇、雷劇場面更加熱鬧好看,流行歌曲、舞蹈、魔術等現場表演也更加精彩。從日常娛樂方面,電影、電視、電腦、智能手機……已經讓人足不出戶,就能滿足精神需求,且花費的費用更低。木偶劇的劇本故事較為老舊,觀念較為傳統,唱詞半文半白不易聽懂,很難得到年輕人的喜愛。

另外,由於觀眾越來越少,木偶戲市場一直在萎縮(一般是做戲給神看),藝人的收入也越來越低,在房價物價高漲的今天,難以滿足一個家庭養家餬口的需要。因此傳統木偶戲很難招到傳人,這一代50後60後的師傅老去之後,能唱會演的80後90後學徒少之又少,更別說00後了,估計很多青少年連木偶戲是什麼樣子都搞不清楚。

有關專家認為,為了挽救湛江木偶戲這項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政府積極扶持引導發展外,民間組織也可以到處宣傳和藝演,以便獲得觀眾的認可,並藉此帶動一些青年人學習和繼承此項文化遺產,發揚光大木偶戲的藝術精神,讓此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目前湛江木偶戲已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

痛心!湛江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後繼無人,面臨失傳的危險

木偶戲走進小學

由於現代社會與過去的環境已經完全不同,木偶戲想要得到傳承,也得跟時代接軌才行。在這裡我提幾個小小的建議——

一是要建立木偶戲的網站和手機APP,讓年輕人在網絡上能輕鬆看到木偶戲,讓大家瞭解這一傳統藝術;

二是要編寫一些切合時代和時尚的劇本,添加一些新的角色,讓青少年產生興趣;

三是要將木偶人的製作和表演進入小學和初中,請老藝人傳幫帶,成立木偶戲興趣小組或小戲班;

四是可以在網上製作一些木偶戲的電子遊戲,將傳承與娛樂合為一體,更容易讓年輕接受這一傳統事物;

五是利用國家補貼或民間集資,開設公益性的木偶戲傳承培訓班,吸引有興趣的年輕人成為傳承者。

關於湛江及粵西地區木偶戲的傳承,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歡迎補充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