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新韻”系列報道

“土味新韻”系列報道

(速新聞記者 徐其崇 通訊員 薛為傳)由泗洪縣孫園鎮20多位農民組成的“驕陽藝術團”,越來越引人注目了。55歲的團長倪學英向記者展示“2019明星綜藝盛典CCTV群星中秋文藝匯演”金獎獎盃及榮譽證書時,高興地說:“我們農民表演的錢杆舞,別看有點土氣,卻登上了大舞臺。我希望大家都來學錢杆舞,把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土味新韻”系列報道

民間錢杆舞 傳承數百年

4月25日,記者來到孫園鎮。聽說要採訪錢杆舞,“驕陽藝術團”的隊員們別提多高興了。他們來到鎮政府門前的公園裡,現場表演了“激情錢杆舞”。“火辣辣”的表演,展現出了當代農民的精神風貌與激情。

記者瞭解到,泗洪民間錢杆舞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他們在生產生活中發明的錢杆舞,逐步成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

錢杆約1米長,由竹竿製作而成,粗細均勻,竹竿上裹上彩色條紋,每節都有開槽,槽內串有三四枚銅錢。舞動時,銅錢便會發出“嘩啦啦”的銅錢撞擊聲。

據介紹,在舊社會,錢杆舞曾是民間藝人沿街乞討的一種表演形式,俗稱“耍錢杆”,由單人邊打、邊唱和邊舞的方式進行。舞者手握著錢杆的中端,隨著當地民間小調的音樂節奏繞體打擊。漂亮的錢杆飛舞,悠揚的民間小調,給予人們一種美的享受。

泗洪縣孫園鎮是淮北蘇皖抗日民主根據地,1941年,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淮北蘇皖邊區公立淮北中學”於烽火中創立。具有一定歷史淵源的錢杆舞作為傳統民間藝術,古老的且有一定生命力的演藝形式,在紅色土地生生不息並得到進一步傳承。

組建藝術團 激情舞錢杆

“錢杆舞是傳統的民間藝術,在我們孫園鎮可謂家喻戶曉。我從事這些藝術已經接近50年了,過去都是幾個人憑著興趣合夥表演的。2014年10月,鎮裡大力支持地方民俗文化建設,‘驕陽藝術團’應運而生。”當地老人曹習華說,就在人們擔心錢杆舞后繼無人的時候,鎮裡積極推動民間藝術發展,如今,不少熱衷於錢杆舞的村民加入藝術團,成為了錢杆舞的傳承人。

“我們藝術團成員年齡最大的58歲,年齡最小的46歲。”倪學英說,現在日子好過了,大家聚在一起跳錢杆舞,憑的就是對這種民間藝術的熱愛。“我們自發組建藝術團,服裝道具都是我們自己出資購買的,只要有演出,我們都會積極參與。”

崔鳳,是孫園鎮農技站工作人員,現在還兼任崔集村黨支部書記。出於對錢杆舞的熱愛,她專門到縣城找到錢杆舞協會的骨幹學習錢杆舞,回來教村民們跳錢杆舞。在現場表演時,她拿起兩根錢杆,錢杆在她手裡不時地上下左右舞動,錢杆發出銅錢撞擊的清脆之聲。她告訴記者,錢杆舞是分佈在泗洪縣以及附近安徽省五河縣城關鎮等周邊村鎮的民俗舞蹈。錢杆舞的主要表現方法為手握錢杆的中段,繞體打擊身體的肩、臂、手、腰、腿和腳等部位。其中有單打、雙打、對打和不同的隊形變化,邊打邊唱。整個場面歡快、流暢、激情、豪放,給人們一種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體現出本地的民俗文化特色。

登上大舞臺 捧回金獎盃

“我們這個團隊組建6年來,參加過縣裡的各種慶典活動,鎮裡的中秋、國慶、人情減負、五美家庭請點擊宣傳活動,都少不了我們表演的錢杆舞,演出場次不計其數。”倪學英說,她們自編自演自導的錢杆舞,越來越受到觀眾的喜愛。

最讓他們不能忘懷的,是去年收到“2019明星綜藝盛典CCTV群星中秋文藝匯演邀請函”,這些土生土長的莊稼人,第一次去了北京,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激情澎湃的錢杆舞。

2019年8月10日,倪學英率領這支“草根”藝術團隊來到中央電視臺星光影視園演播廳,在“2019明星綜藝盛典CCTV群星中秋文藝匯演”現場,表演了錢杆舞《兄弟難當》4份50秒,獲得了金獎。

“土味新韻”系列報道

孫園鎮宣統委員夏曉輝介紹,錢杆舞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表演形式不分地點、場合,不論男女老幼、集體和個人,都可用錢杆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打出各種動作。作為民間舞蹈文化,它體現了本地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交融的歷史脈搏。錢杆舞作為民間藝人傳承的民間舞蹈文化,蘊藏著文化空間、歷史遺存和民間民俗文化。

“目前,已經有不少年輕村民自願前來學習錢杆舞了,我們的大門是敞開的,只要大家想學,我們就會共同學習,我們要把錢杆舞傳承下去,還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需求,不斷融入新的元素,讓錢杆舞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快樂。”倪學英說。

責任編輯 王姍姍

“土味新韻”系列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