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后的书法重视行势,如何写好行势?

明朝以前的书法都是尺牍、册页书法,属卷面艺术,幅面比较小,到了明朝才开始了条幅、横幅、中堂、斗方等展厅艺术。展厅艺术和卷面艺术之间的区别就是卷面艺术只要近观精美便可,而展厅艺术则不仅要近观精美,远观亦要有其必要的审美价值。远观的审美,不是一味扩大字体就行,而是要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体现出书法的美感,展厅书法不仅是线条的艺术,更注重行势,只有视觉冲击力强的行势才能在庞大的展厅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那么怎么写好书法行势呢?稳、壮、变、曲、润、畅六个字是秘诀。

第一:要有均衡美。所谓的均衡不是天平那样对称,而是四两拨千斤。一行字有一个视觉轴线,轴线的两边必须有平衡的关纽,如果偏于一边,就必然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黄庭坚的点离字行很远却没有脱离之险象的原因(诸上座帖可参看)。7字形、L形、J字形都是不具备均衡感,而S形、C形是最具备均衡感的,所以好的行势多具备S形。口字形只具备对称美,却不具备均衡美,是以不是最高的美学追求。王献之《鸭头丸帖》两行,分别使用了C形和S形行势。

宋以后的书法重视行势,如何写好行势?

兰亭序轴线错落


第二、要有雄壮美。在一个空荡荡的展厅,如果用笔太柔弱细软,则与展厅会显得不协调,因此,前面老夫已经有两篇文章说明了撑柱的重要性,具体可以参看前面的两篇文章。一行字必须要有足够的斜向撑柱的笔画,因为斜向的撑柱可以和轴线形成三角形,三角形具备稳定感和力度感。所以明清的书法大师都会将每个字斜向的笔画写得粗壮厚实,具备一定的紧张感,以增强这种撑柱的稳定、雄壮和力度感。横向的笔画容易阻滞邻行的流动,卡住邻行的行气,而斜向的笔画因有向下的势,故不会阻滞本行和邻行的流畅之气,且斜向的笔画一经在力度上加以强调,则会与邻行甚至隔行互动,形成“气势通其隔行”的艺术效果,草圣张芝最擅长此道。竖直的笔画太过用力也会阻滞本行的流畅,形成“束薪”的病态。在草书中写好撇、捺等斜向笔画至关重要,关系到一幅字有没有力度,稳不稳的问题。

宋以后的书法重视行势,如何写好行势?

米芾的斜向撑柱


第三、要富有变化。形式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开合。抓住左右结构的字,或接左边一半的轴线成行势,或接右边一半的轴线成行势,这样就产生了分合的变化。行势没有分合的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尤其是行数多的时候,就会很难看,左右结构的字可以形成两条轴线,整个行势就是双行接单行,单行接双行,大开大合,黄庭坚最擅长此道,其次则是王铎,一行字,几大分合之后,意蕴就出现了(《诸上座帖》的分合最典型)。其次就是要善于运用镶嵌法,所谓的镶嵌法就是将中间一个字缩小为上下两个字的一半或更小,其缩小的大小以上下两个字的局部零件那么大为最合适,王铎最擅长运用镶嵌法。镶嵌法不仅形成大小对比,还可以使行势松动,免得板滞单调。下面这幅字的“日、永、手、下、不”等字就是用的镶嵌法。

宋以后的书法重视行势,如何写好行势?

王铎的镶嵌法


第四、行势忌讳两边齐如刀切,每行的两边的边线也要呈现出曲线才会有动势的美感。

第五:行势忌讳过度飞白,过度飞白会形成燥和枯竭,尤其是远看,太枯燥就会很模糊郁滞,难看,这倒不是说不能用枯笔,要枯中有润,润中有骨,古人讲究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就是不要笔干而不枯,润而不湿。所以明清的书法家在中堂、条幅的书写上很注重润墨的利用,王铎一生醉心于涨墨,傅山的条幅,用墨也大多很润。怀素的《自叙帖》和徐渭的《白燕诗卷》是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典范。傅山和王铎的用墨则是润而不流的典范。

宋以后的书法重视行势,如何写好行势?

徐渭用笔润


第六:气韵通畅。一行字要上下勾连,上一个的笔势与下一个字的笔势紧密结合,上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之间有一个势能,就是笔毛蹲下后弹起的那种势能,或者笔毛提起后自由落下的抛物线,将笔势控制好。还有就是下一个字和上一个字的底边形成合理的错落和穿插,穿插得太紧,咬合得太严会把行势写死,所以还要有一定合理的错落关系,咬多紧,错开多少,这个度要在实际临帖中仔细体会。古人练习气韵通畅,以一笔书为最高境界,然而一笔书必须包含以上行势的规则,不是简单地画电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