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校长应该具备的良好的领导素质——选自《我的立体教育观》

现实中校长应该具备的良好的领导素质——选自《我的立体教育观》


一个好校长应该具备的良好的领导素质,你具备几点。

(一)以制度管理学校

以制度管理学校,而不是以个人权力管理学校。

我参加教育工作已近三十年,先后在四所中学任教,总体印象是学校都是表面上看有管理制度,实际上很少按管理制度办事,而且,这些学校的管理制度可操作和可执行性都很差。很多时候,校长一句话,就可以改变制度,或者把原有制度推翻临时定制度临时执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光老师不把制度当回事,连校长本人恐怕也没想按制度办事。这种制度有下列特点:一是不科学,不完整;二是不具有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不具有稳定性,随时可以推翻重新制定;四是制度倒执行,遇事再制定制度,然后去执行。其实,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校长要实行“人治”,把制度当着个人玩弄权力的“遮羞布”。

这种“人治”的结果,导致学校管理混乱,校无常规,学校管理制度失去了它应有的严肃性,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管理作用。

一个校长要想管理好学校,其实,也简单,制定好学校方方面的管理制度,一切按制度办,既能体现公平公正,又能减少许多矛盾。

(二)一切从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出发

有大局观,一切从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出发。

校长应该着眼全局,对学校发展要有长远规划,它包括这些方面: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主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很多校长总会抱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有问题,但从来不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一个是应该为青年教师争取较多的出外学习的机会;另一个是为青年教师指定一个或几个教学工作有经验的老师做师傅,要他们跟着优秀教师学习。

2、学校发现和培养学科不配套中的所缺学科教师。前面我已说过,目前教师管理还主要靠主管局调动,因为种种原因,会导致学校教师构成,学科极不配套,有的学科人满为患,有的学科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教师,而学校又没有权利跨校调配,那只能自己想办法。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先就老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配套排课,其他没有配套教师的科目就不管配不配套,安排教师去带课就可以了,不管这个老师喜不喜欢,能不能胜任,把课安排下去也就完事了。其实,学校可以就所缺老师的学科,在老师中征召愿意主动来带这些课的老师,也可以发现有这门课特长的老师,鼓励他来学代带这门课,凡是所学专业与所代带学科不配套的老师,接课以后,都应指定相应的学科的优秀教师来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培养出能够胜任所教学科的老师。

二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制定。我们知道,每一所学校由于学校历史、所处地里环境、所处的人文环境、学生的特点、办学理念等因素决定了它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确立学校的办学方向。

三是确立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来确立本校的办学特色。把学校办成一所有个性的学校。

四是确立本校办学理念。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最能体现一个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水平。一个好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指引老师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更能培养有特色的学生。

(三)重视教育教学研究

把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贯穿于学校日常管理之中。

现在的学校管理,尤其是日常管理,很少涉及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没有涉及到教育教学研究,这是导致教育改革难以推行的主要原因。由于,平时工作任务重,很多老师其实很少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更没有学习最新的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学校没有十分重视教师的这些方面的学习。

(四)做一个心系师生安全的校长

有人会说了,学生安全要常抓不懈,咋又提到老师安全?其实,老师安全与学生安全紧密相关的,只有师生安全得到保障,学校才会健康运转。这里我不想在安全的重要性上多啰嗦,我只想说说校长应该咋样抓好学校师生安全工作。

(1)制定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各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较完备,就不说了。

(2)切实抓好安全制度的执行、监督和检查。很多学校在这一块,做得还是很不够的。在这些方面,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一是有很多时候,由于各部门工作协调和衔接不到位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比如,教研处或教研组组织教师业务培训或学习,需要教务处及时调课,而教务处并没有及时安排老师进教室,就会导致教室的学生没有老师管理的现象。

再比如,老师在学生上课或上晚自习的时候,召开全体教师会,而只安排两三个教师维持学生纪律,全校十几个班级,上千学生;有的大型学校,全校有三四十个班级,几千学生,这三四个学老师咋维持得过来呢?很显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也许有些校长说,这不是要开会吗?怎么能抽太多老师去维持纪律?我想说的是,你校长这个开会时间的安排显然不合理。而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喜欢开长会的学校,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这边晚自习已经上了,教室没有老师,那边各位领导没玩没了的啰哩啰嗦的讲得津津有味。农村中学大多有每周一会,都是放在周末傍晚开,主要是对上一周工作进行总结,安排下一周教育教学工作,其实,这是很好的事。如果开得过长,就会带来安全隐患。可惜的是,基本上至少要占用一个晚自习。

二是学校出现临时性安全隐患时,不能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及时制止。

比如,突发性,学生跨年级,或跨班级群殴事件。这类事件,大多发生在课间,或者课余时间,事件发生时,很少有老师在场,各班安全员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知向谁汇报,赶老师知道,再汇报政教处,政教处在汇报给校长,悲剧事件也许已经发生。

再比如,学校个别老师和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对学生或事件错误的处置,一般都不能得到及时信息反馈和制止,会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比如,个别老师上课时,由于班上纪律不好,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愉快,这个老师竟然个人宣布不给这个班上课了,一走了之,把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凉在教室里。这是极易发生事故的,一般很难被学校及时发现,或者不被学校发现。

三是教室和一些公共活动场所电路、开关、灯、用电器出现问题,很难及时被发现。

为了防止或者说杜绝类似安全事故,学校可以抽调老师组成专门的安全审查、巡视和检查机构,它直接向校长负责,主要职责包括:

①负责对学校及学校各部门举办活动的活动方案的安全评估、审批,凡有安全隐患的活动方案,应要求学校或部门修改方案,绝对保证安全无隐患。

②加强课间和课余时间对全校的巡查,保证任何安全事件出现端倪时,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③最少每周对校园内各种设施、校园建筑物、树木枯枝、电路、开关、灯、各类用电器等有安全隐患的方面列表对照检查,及时登记,需要处理的,及时处理。

④巡视教师办公室和走廊,及时发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处置不当有安全隐患的人和事,及时发现,及时登记,及时解决。

⑤及时登记各班当天生病学生情况和班主任处置办法,有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指出来,及时纠正。

(3)校长应该走出办公室,经常到校园各处转转,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很多安全隐患。

我们现在的校长喜欢枯守办公室,一些校长一没有课带;二不愿意和教师接触;三也没有多少事要处理。一天到黑,独守办公室,就是不愿意走出办公室,到处转转。今天的校长已经严重与老师脱离,有些校长,一学年到教学楼去不上十次。

如果把整个教师队伍比作一剂拯救中国下一代的良药,校长就是这剂药里的君药,对这剂药的药效的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很希望有更多的校长能看到这篇文章。好好的扪心自问一下,以上几个方面自己做到了几点,你当校长以来,为中国基础教育做了多少贡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