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猪怕壮,也许猪是这样想的,但人不会这样想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这样的话语,在一个特定的人口中说出,并且又经过网络放大,那这个人就出名了。出名之后,说不定还真不用辛苦劳动就能够获得钱财。这世界就是这样,只有知名度,能够得到公众的关注,还真是能够来钱。

尽管我们有祖先流传下来的那一句“人怕出名猪怕壮”古训,现在,或许猪还是这样想,但人早就不这样想了。现在,盼“出名”,求“出名”,出了“小名”还想出“大名”,已经成为人们明里暗里的主流意识。

人怕出名猪怕壮,也许猪是这样想的,但人不会这样想

虽然从数量上来说,我国的名人为数不少,倘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名人实在是不多,用“物以稀为贵”一词或许有对名人不敬的嫌疑,但名人确实是一种最为稀缺的“资源”,因而名人享受种种优待,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名人可以享受诸如众人仰慕的精神愉悦和身心陶醉,说得难听一点,即便是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或惹了麻烦,仅仅是凭着那张名人面孔就可使问题应刃而解。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名人,自然还能享受到经济上的种种实惠。

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人一旦成名,就自然能够吸引众人的眼球,只要能当上名人,就会有众商家来借你这名人之名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你就是不想要钱,那些商家也会死缠硬磨地给你那种轻而易举却日进斗金的收入,甚至一不小心便会得到名车豪宅之类的馈赠。

总而言之,默默无闻如我等市井小民,虽然无从体验名人们享受的诸多实惠与便利,但从媒体报道和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出名与不出名,显然有着极大的差别。

虽然有些小名人或大名人常常在媒体上诉说做名人的烦恼,甚至有过“做人难,做名人更难”之类的“名人名言”,但名人们说着这种看似不愿做名人之类的表白时,其自鸣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与其说是在倾诉做名人的麻烦,毋宁说是在炫耀做名人的风光。说句老实话,如此的忸怩作态真不如张爱玲的“出名要赶早”来得诚信和坦率。

名人享受的种种优待和获得的种种实惠,通过众多媒体的大力宣传和现实生活的实例教育,导致盼“出名”求“出名”差不多成为一种席卷全中国的全民运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本来是自然而然的事。人人都希望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家都往“出名”的独木桥上挤,毕竟能够“出名”的人只占少数,既然“出名”的竞争是如此的激烈,“出名”心切的人就想出了不少的招数。概而言之,那就是走捷径、走偏锋、走旁门左道。

现代人早就深刻领悟到了张爱玲“出名要赶早”这一名言的精髓,因而追求迅速成名及早出名就成为当前的潮流,其中的不二法门就是走捷径。捷径可以帮助人们更易“出名”更快“出名”。盼望快出名早出名的人,肯定在找捷径。只是,有人找到了,有人没有找到而已。

想走出名的捷径,很多时候,是找不到捷径的。对于那些热切地盼望出名的人来说,有条要出名,没有条件也要出名。于是,有些人可能就要剑走偏锋了。

对于某些热盼“出名”又实在找不到“出名”路子的人,无奈之下或许只好选择旁门左道了。你还别说,某些人通过旁门左道还真是又迅速又容易地“出名”了。

无论是捷径、偏锋,还是旁门左道,诸如此类的“出名”,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媒体的帮助。

虽说有些“名人”对某些媒体颇有微词,但纵观当世“名人”群,真正与媒体“隔膜得很”者可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要不然,“名人”再有本事,即便像昔日某“大师”在北京“发功”可以影响到上海这般厉害,我们普通百姓也感受不到,我们只是通过媒体才知道“名人”有如此不同凡响的本领。

如果将有关媒体对某些“名人”如此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理解为纯粹是“学雷锋做好事”,那就太抬举它们了,因为媒体也需要“出名”呀。有关媒体与“名人”的关系,套用一句俗语,那就是“人抬人,人上人”。

为什么现在人们出名的机会多了,为什么现在名人也多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网络这个媒体,实在是能量大得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