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國,天津大學免費開放國家級"金課",從教學樓到零部件都是虛擬的!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這個春天顯得十分特別,全國各個高校延遲開學,截止目前,多數高校仍處於未開學狀態。然而,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教學實踐中心工程圖學實驗室卻是一番"人聲鼎沸"的景象——100多名學生正在試驗檯前"體驗"著《工程圖學》的實踐大課。學生們一邊觀察機械結構和工作原理,一邊動手拆裝齒輪油泵零件。而大到教學樓,小到齒輪零件,都是通過虛擬仿真技術生成的,學生們人在家中,即可在線完成一系列實驗操作。

面向全國,天津大學免費開放國家級

在這個特殊的"超長假期",天津大學師生正依託虛擬仿真技術創新線上授課以及實驗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實驗不叫停,求知不掉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被譽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金課"。顧名思義,就是依託虛擬現實技術——利用計算機技術生成一個逼真的、具有視、聽、觸等多種感知的"模擬實驗室"。教師和學生可以在3D空間裡完成遠程無法完成的複雜實驗,體驗實驗室裡難以實現的頗具危險性和破壞性的實驗,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如今,這項技術成為解決疫情期間工科生難以完成實驗等難題的"鑰匙"。

作為中國高校"新工科"建設的排頭兵,天津大學已經在大部分學院都開展了虛擬仿真教學項目,其中包括20個市級建設項目和5個國家級項目。如今,學校的4門"金課"入選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位居全國前列。

天津大學機械學院《工程圖學》授課教師徐健介紹,工程圖學是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校有上千名學生選了這門課。這些學生分佈在全國20多個省份及境外各地,如今只需一根網線,學生們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都能通過線上平臺操作實驗器材,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虛擬仿真技術給課堂帶來了不可思議的變化。"徐健發現這種全新教學模式也在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和學習興趣。

面向全國,天津大學免費開放國家級

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平臺瞭解圓錐齒輪傳動的運轉方式

在虛擬仿真課堂裡,所有抽象的知識點都變得具象化,書本上的零件和儀器"活"了起來,甚至可以讓學生360度無死角地"把玩"。而課堂進度和隨堂測驗則變成了如同"遊戲通關"一樣的小競賽。富有想象力的學生會順手將眼前的虛擬零件組裝成一個像模像樣的"燒烤機器人",傳到朋友圈裡炫耀一番。在天津大學無障礙通用設計研究中心,一扇"神奇"的大門正在打開……

登錄電腦教學平臺會立刻走進一個車水馬龍的虛擬城市。小學門口的馬路,養老院大廳的扶梯,醫院的走廊……學生們要按照"遊戲通關規則",在逼真的生活場景中實驗對比,從"第一視角"出發,為老人、幼童和殘障人士設計引導標識,分析哪些圖案、顏色、尺度更醒目、更具有親和力。

"你不可能為了一個知識點,把所有學生領到醫院或者敬老院。"趙偉是《無障礙通用標識設計實驗虛擬仿真實驗》這門課程的主創教師之一。"以往,為了讓學生認識關鍵設計要素,我們要購買一大堆設備模擬不同環境下的人體障礙,而虛擬仿真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這些傳統教學方式的困難"。

面向全國,天津大學免費開放國家級

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平臺完成齒輪油泵的拼裝實驗,掌握齒輪油泵運行原理及拼裝結構

3月伊始,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將《化工原理》系列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免費向全國開放。全國各地的學生均可登錄平臺,使用所有的教學資源,在家裡就可以"做實驗"。"我們面向全國高校開放自己的'金課',也是'硬課',這其中既有首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也有天津市第一個化工類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負責人介紹,學生可以在線完成全部化工原理單元操作實驗,還可以體驗在實際實驗室很難實現的操作,比如參與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質等處置。

"我們正在把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作為實驗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正在成為'新工科'建設和'雙一流'建設中的利器。"天津大學副校長鞏金龍表示,下一步,天津大學要建設形成專業佈局全覆蓋、教學效果優良、開放共享有效的信息化實驗教學體系,努力與全國高校攜手,共同推進"智能+教育"的新模式。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天津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部分圖文素材來自天津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