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為什麼李世民玄武門政變得以成功,按理說這是一件非常惹天怒的一件事,但是李世民就是幹了,而且得以成功了,那本文我將帶領大家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首先從人數上來開篇一下,有人曾仔細地統計了一下秦王府參加事變的實際人數。

據《舊唐書》:“六月初四,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於玄武門以俟變。”又:“六月初四,建成既死,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

從這兩條可看出,殺李建成、李元吉時的實際操作人數應該在80人左右,這個數字包括李世民在內。而東宮卻有精兵2000人,所以有人甚至說“玄武門之變”是一次謀殺,而不是一次戰鬥。從李世民要親自參與廝殺這一側面也反映出人數之少。儘管雙方實力懸殊很大,但事變的結果出人意料。處於劣勢的秦王李世民怎麼可能會擊敗優勢重重的太子李建成呢?仔細挖掘史實,不難看出,秦王李世民擁有出奇制勝的法寶武器,秦王府是勝在鬥爭策略及人才質量上。


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玄武門


秦王李世民挖牆角有方

雙方在爭奪中,都明白各自的實力大小將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努力擴大自己的人才實力的同時,都千方百計挖對方的“牆腳”,以削弱對方勢力。但兩人收買的對象與策略卻完全不同。太子李建成的目光緊盯著的是李世民的鐵桿心腹。李建成曾密函致李世民的驍將尉遲敬德,表示爭取之意,並贈金銀器物一車,但尉遲敬德不為所動。後來李建成又以金帛引誘李世民的勇將段志玄,也未成功。李建成專收買秦王府的高級官員將領,以他們對李世民的忠心,成功的機會甚微,反而打草驚蛇,可謂極不明智。

李世民與太子的做法正好相反,他主要從太子集團的中下層人員中下手,並獲得了巨大成功。像李建成手下將領常何以及太子率更丞王睡等,地位不高,但是職務重要。前者就在李世民發動兵變的當天駐守玄武門,後者可以在東宮自由出人活動,能夠及時得到很多機密情報——王睡後來及時向李世民透露李建成的昆明池計劃。在這點上,李世民佔據了一定優勢,也為他的兵變成功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秦王李世民擁有一批為他盡死力、知機識變的將士

軍事實力除對拼兵力之外,武將謀臣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李世民的秦王府人才濟濟,幕下的將佐文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為秦王盡死力,聽從他一人指揮。他們團結一致,為秦王出謀劃策,有這樣的團體投人戰鬥,當然易於取勝。史稱“自隋大業末,群雄競起,皆為太宗所平,謀臣猛將,並在麾下”。像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那樣忠心耿耿的良臣謀士;像尉遲敬德、段志玄那樣不為重金所動搖的驍雄勇將;像程知節那樣敢抗帝意不離秦府的忠良之士,他們集中在秦王周圍為他殊死而鬥,必然使得戰鬥力大增。


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唐太宗李世民


在“玄武門之變”當天,當東宮、齊王府精兵結陣猛烈攻打玄武門時,玄武門屯營將領敬君弘為李世民一黨英勇赴死;素有勇力的張公謹閉關死守,拼命將敵兵卻之於外;李世民的妻子長孫氏則親自前來慰勉將士,其舅高士廉釋放了一批囚犯並授予他們兵甲趕來助陣。而當東宮、齊王府士兵欲攻人秦王府時,尉遲敬德及時提李建成、李元吉首級示眾,成功瓦解敵方鬥志,緩解了緊張局勢。危急關頭,秦王府將士表現的“知機識變”,無疑為贏取全局勝利做出了寶貴的貢獻。而太子李建成手下雖有魏徵、王珪等傑出謀士,但與秦王府中謀士有名者十八人以上、猛將更是如雲之數相比,顯然是相形見絀的。齊王李元吉曾在駐守太原時經常遊獵,蹂踐百姓谷稼,行為放縱,後來又在劉武周南下時棄城私逃,他的所作所為大概很難吸引有才之士為他效命。東宮幕府的太子率更丞王暉為李世民所收買,致使昆明池政變未遂,可見,在東宮效力的有些人並不真心為太子李建成賣命。

從史書記載來看,李建成有要事商量,總是隻與李元吉一起談論,不見有什麼心腹自始至終參與其中。而李世民身邊至少始終有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三人環繞在側,他與這三人事無鉅細、開誠佈公地討論。集四人之智慧,其謀劃自是非同小可。


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能控制玄武門

唐初的玄武門是長安太極宮城的北門,它是保衛皇宮的禁衛軍駐紮重地,也是出入內宮必經之地,有堅強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據史學家研究,玄武門在唐代歷次政變中均處於關鍵地位,無論是哪一方,只要能夠佔領這個宮門,就很容易在軍事上處於優勢,進而奪取勝利。在“玄武門之變”中取得成功的李世民,當然也不能例外。

玄武門衛隊首領常何早就被李世民收買拉攏,在“玄武門之變”中,他使秦王府的軍隊順利埋伏於玄武門,面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自以為玄武門是自己一方人把守,心無疑慮,結果弄得措手不及,以至於喪命。李建成、李元吉死後,東宮與齊府精兵2000人結陣猛攻玄武門,張公謹見對方人多勢大,遂關閉宮門拒守,東宮兵猛攻不下。掌握北門屯兵的將軍敬君弘與呂世衡是秦王李世民事先收買的心腹,當太子黨羽馮立、謝叔方等攻宮門時,他們挺身出戰,英勇無比,雙方激戰了很長時間,宮門一時難以攻破。


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玄武門地圖


其實,就當時兵力而言,東宮與齊府加在一塊,恐怕是佔盡了優勢,所以李世民發動政變前,高士廉竟“釋繫囚,授以兵甲”,用來補充秦府兵力;雙方交戰後,李建成、李元吉的軍隊“兵鋒甚盛”,秦府“將士大懼”、“師不振”,但在秦府僚屬的全力抗擊下,玄武門始終掌握在秦王李世民手中,這才轉弱為強,最終取勝。

有堅強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據史學家研究,玄武門在唐代歷次政變中均處於關鍵地位,無論是哪一方,只要能夠佔領這個宮門,就很容易在軍事上處於優勢,進而奪取勝利。在“玄武門之變”中取得成功的李世民,當然也不能例外。玄武門衛隊首領常何早就被李世民收買拉攏,在“玄武門之變”中,他使秦王府的軍隊順利埋伏於玄武門,面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自以為玄武門是自己一方人把守,心無疑慮,結果弄得措手不及,以至於喪命。李建成、李元吉死後,東宮與齊府精兵2000人結陣猛攻玄武門,張公謹見對方人多勢大,遂關閉宮門拒守,東宮兵猛攻不下。掌握北門屯兵的將軍敬君弘與呂世衡是秦王李世民事先收買的心腹,當太子黨羽馮立、謝叔方等攻宮門時,他們挺身出戰,英勇無比,雙方激戰了很長時間,宮門一時難以攻破。其實,就當時兵力而言,東宮與齊府加在一塊,恐怕是佔盡了優勢,所以李世民發動政變前,高士廉竟“釋繫囚,授以兵甲”,用來補充秦府兵力;雙方交戰後,李建成、李元吉的軍隊“兵鋒甚盛”,秦府“將士大懼”、“師不振”,但在秦府僚屬的全力抗擊下,玄武門始終掌握在秦王李世民手中,這才轉弱為強,最終取勝。


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李世民獲勝與其先發制人的戰略有關

所謂”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在武德後期,李建成等一再打擊秦王府的勢力,李世民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而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搶先動手,預先伏兵,首先發難,讓李建成、李元吉沒有絲毫的防備,終致死亡。東宮與齊府的將士看到自己的主子已死,便無鬥志,紛紛潰散。此外,李世民能夠主動挾持高祖下敕,這對渙散敵軍起了明顯的作用,正是在這一點上,大大彌補了秦府兵力不足的弱點。

李建成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優勢意識太強,危機感太弱。他身為長子,繼承皇位是名正言順的,又得到朝中大臣、後宮妃嬪的支持,並且他手握京師重兵,只要將李世民困在長安,就不必擔心李世民能動用軍隊來對付他。正因為他擁有這樣絕對的優勢,所以他過分自信,以致看不到對方的優點,也看不到自己可能有的弱點。因為看不到對方的優點,所以李建成對李世民事先在玄武門安插親信的舉動毫不在意達兩年之久。對玄武門這樣一個戰略要地,竟認識不到它的重要性,說明他比之李世民是太缺乏軍事頭腦了。又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弱點,李建成對於自己的行動一再洩露的危險情況竟從不曾予以改進。李世民因成功收買他的下屬爾朱煥和橋公山來誣陷他,幾乎令他丟了太子之位。這樣的經歷不可謂不慘痛,但李建成竟未能吸取教訓,手下人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李世民收買過去,以致機密洩露,被李世民早佔先機。


玄武門政變:為什麼李世民得以政變成功,從四個角度來一探究竟


此外,這也反映出李氏兄弟在個人氣質上的差別。李建成長期居於京師,久處安樂順境,免不了缺乏高瞻遠矚、洞微觀細的跟光,也缺乏通觀全局、深謀遠慮的才智和積極進取的雄心。這與長期轉戰各地,馳騁沙場、深入民間接觸下層的李世民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魏徵在武德五年底說:

“秦王功蓋天下,中外歸心。”

一個東宮謀士的分析,確實反映了李世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根據立賢的原則,太子由李世民來當,無疑是更加理想,而歷史恰恰也證明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