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两头尖来中间大,枣木棍棒削成尜。放在地面棒击尜,打起尜来再打尜。越打越远本领大,三决二胜是赢家。众人夸我能行娃,打尜胜者笑哈哈。

在我童年的游戏中,打尜是最具挑战性的,生性好动爱玩耍的孩童,秋冬季节最爱聚在场院一起打尜。

小伙伴们都喜欢打尜。打尜是一种既简便又有趣、紧张激烈的游戏,打尜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忘记了吃饭、学习和休息。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打尜相比于捉迷藏、撂跤、怼腿、拍尿尿泥巴、滚铁环、跳绳、跳房子、丢沙包、嘣弹球、拍三角、拍面包等游戏,更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刺激性更强。

为了打尜,我央求父亲给我削制木尜。父亲选择了很多树木,后来用斧头将一节槐木棍削尖磨光滑做了1个陀螺,再将约8公分长槐木两头削尖成圆鼓形,一个漂亮的尜削磨而成,我高兴的拿着崭新的尜炫耀到大场去打尜。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打尜多选用木质坚硬的圆木,将约10公分长圆木棍用刀或斧头将两头削尖,好似两个陀螺拼接状。

尜越短小紧凑易滚动为佳。因而尜字也就是上下“小”中间“大”,两头尖中间胖。精制尜短小浑圆,无论击打或投掷常因滚动、弹跳而改变落脚点;简陋尜因过长而无法打远,投掷时尜的落脚点变化不大,竞争难度也小。

此外,尜可两头任意打,一般多从曰子处向远方打,可有效增加尜棒数和投进曰子和房子的难度。再准备50公分长,粗细以手握合适的木棒做尜棒子或选用50公分长、4公分宽、2公分厚的长板子为佳。

打尜具有多变性,不同粗细、长短的尜或尜棒子、场地、打尜的力量或投进曰子的力量和高度不同其结果也不同。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打尜需要很大的场地,一般多在空闲的麦场、广场或院落进行。除木尜和打尜用的木棒或长木板外,打尜前需用粉笔、树棍或刀具在平地刻划一个1-1.5米大的方框即曰子、在曰子左角再划一小直角为一小方框(房子)。尜投进曰子内还可用尜棒子击出后再玩,若投进房子即死,打尜者丧失打尜权。

打尜开始,先在曰子内猫腰将朝前的尜尖用力打起可达数米,有经验者会迅速再用尜棒在空中将未落地的尜击出更远,力量大者可再次将尜打出几十米远。尜落得越远对方越不容易将尜投进曰子、投进房子的机率会更小。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打尜一般两人,也可数人轮流进行。采用吃嘣吃即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谁先打尜权。

以打尜远近定胜负,击打远者为胜者。胜者洋洋得意将尜打出多远,负者须一口气将尜捡起并发出“呜-----呜”声一口气返回曰子。若发出“呜-----呜”声音中断或时断时续会罚你重新再来。

常因负者路远气短、上气不接下气而同胜者争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众人评理,决定错对。有时为照顾输方,罚其在断音处或其他人代替发声到曰子处。目的就是个胜负,图的就是个乐!因而打尜过程激烈、其乐无穷、围观者人山人海。对无故不履行条约者,以后无人同其打尜取乐。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此外,对方在尜落地处向曰子或小房子投尜,若投进小房子即告赢,重新夺回打尜权。对投进曰子内的尜,有次补救的机会。

打尜者须站立用尜棒将尜击出曰子,不许弯腰近距离击打。尜没有被击出曰子为输,由对方打尜;击出曰子外的尜继续打并计算尜与曰子间的尜棒数。

对方在原处向曰子再投尜,直到投进小房子或投进曰子内打尜者未能用尜棒打尜于曰子外即输,再由对方打尜。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众人或数十人拥挤在一起逮空中飞来的木尜成为乡村打尜者激动人心的一景。

逮尜者有小孩,学生和青年,甚至还有大人、妇女或家长参与其中。逮住尜者有决定输赢的权利。

扔尜者专门向自己人投递尜,有时也被对方或他人接住。轮到我向曰子扔尜时,恰逢父亲在场,我会将尜向高处撂,高大的父亲会空中揽月般逮到木尜。

旁观者或众人还可利用对方向曰子投尜之机,用双手,帽子、担笼或上衣撩起等方法在空中逮尜,更有力大者用簸箕、蒲篮或麻袋接住飞来的木尜;尜落地不算,但尜从担笼、簸箕弹出后再被人接住算数。逮住尜的人瞬间成了大红人,打尜的双方都你拉我夺、拉着衣角或胳膊乞求逮尜者给自己投。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鹤立鸡群的父亲时常给我以帮助,减少了我输尜的尴尬。如果在空中逮住尜,持尜者若与投尜者关系密切可直接将尜投到小房子内,即可重新拥有打尜权。

若同打尜者关系密切,可帮助打尜者在曰子边线处向远处扔尜,以尜落地处至曰子边用尜棒测量棒数,若胡报尜棒数重量时作假则此段无效。有时嫌太远双方就估算尜棒数,无论多次累加或一次以满100棒的距离为赢。

赢者用尜棒击打尜至远处,输者深呼吸嘴里发出“呜------呜”不间断的声音,从曰子边跑向落尜处,捡起尜急返回曰子声音不断为结束。有时赢者或旁观者也一起跑进行监督。

输者常因路远运气不足,发出“呜-----呜”声时断时续而起争执,也有取闹者故意阻拦输者返回,看哈哈笑……

30多年前,老农村人都爱耍的“竞技游戏”

打尜乐趣不少,但也充满着危险和安全。虽说简便易行,场地可大可小,小孩因体力小危险性也小。我小时打尜就被尜打到额颅上,肿起鸡蛋大个肿包。被尜打伤手、鼻、嘴和头是常有的事情,倔犟者口鼻流血仍在打尜。

尜被尜棒打起后再用力向远处击打,没有方向感,疾飞的尜和脱手的尜棒随时可打伤人,如从远方扔尜或逮尜易伤害头脸甚至眼睛,也有打伤手或身体其它部位事情的发生。

因此,打尜这项传统游戏行当,由于种种原因渐渐失传,成为60岁以上打尜人的美好回忆和传说。

作者:每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