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为什么怠政二十年?从普通人角度分析明神宗的无奈之处

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争议的皇帝,因为他怠政二十年的缘故,在朝政大事上处理地不够勤勉,所以一直以来有“明亡于万历”的说法。

但是随着后来人们对万历皇帝的墓葬进行考古发现,万历皇帝生前其实身体素质并不太好。所以我就在想,历代历来人们把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归结到万历皇帝身上是否有点不公平了呢?

今天我将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分析明神宗身为一个皇帝的无奈之处。

万历皇帝为什么怠政二十年?从普通人角度分析明神宗的无奈之处

一、前期生活被监视地密不透风,没有私人空间,万历皇帝的生活是十分压抑的

如果要形象地说万历皇帝登基之后的处境,大概可以这样说:前朝有一个严厉的老师盯着,后宫有一个长辈镇着,日常有一个生活秘书看着。

这里的严厉老师指的是张居正,后宫的长辈值得是李太后,盯日常的生活秘书是太监冯保。

首先是张居正。

张居正是什么身份大家可能都知道,他的第一层身份是大明朝的首辅大人,第二层身份是万历皇帝的老师。

在古代,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只能有一种,那就是“恭敬”,即便是身为皇帝的万历帝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尊称张居正为先生的,从来不会直呼其名或者爱卿长爱卿短的。

张居正身为老师也很负责,对万历皇帝一直都十分严厉,这个老师对万历皇帝的管束不止在文学造诣上,还有政事的处置上,亦或当发现万历皇帝的生活作风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是要严厉管教的。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张居正努力将一切可能影响到万历皇帝成为一代贤君的因素都破坏,但就是因为这样,万历皇帝对这位老师才没有一丝好感,在张居正死后,摆脱了控制的他一下子就放飞自我了。

万历皇帝为什么怠政二十年?从普通人角度分析明神宗的无奈之处

接着是李太后。

相比较张居正而言,李太后对万历皇帝的约束性是最低的,只是在皇帝幼年的时候居住在一起,等到皇帝渐渐长大的时候就搬去了慈庆宫,对长大之后的万历皇帝也颇有一种“儿大不由娘”的意味在里面。

但是不管怎么说,身为皇帝的亲娘,又是太后之尊,不管是以一个母亲的角度还是以一个大明王朝江山的守护者角度来说,她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好好经营大明江山,等以后回到地府对祖宗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所以李太后管不了,她可以请别人代为管教。

而太后和皇帝唯一有交集的地点就是在后宫,每当万历皇帝在前朝做了什么荒唐事,就会有人来告诉太后,所以皇帝除了在朝中被大臣们啰嗦外,去后宫请安的时候可能还要面临太后的二次洗脑,一刻也不得歇息。

万历皇帝为什么怠政二十年?从普通人角度分析明神宗的无奈之处

最后是太监冯保。

冯保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是手中的权利还是很大的,万历年初的时候,他是一名司礼监掌印太监,因为这位太监和首辅张居正之间的利益牵扯不多,所以关系还不错,对万历皇帝也是十分严厉的。

老师张居正、太后李氏、太监冯保这三个人由于目标都是将万历帝培养成一个好皇帝,所以难免有的时候会“沆瀣一气”。

对于万历皇帝来说,从继位开始,他就一直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在生活上被监视地密不透风,几乎没有私人空间,所以万历皇帝的生活是十分压抑的。

我们以一个平常人的视角来看,假如我们每天生活在老师父母以及周围同学的严格监控下,他们每天都在耳边规束我们的言行,这样的生活该多么无趣,别说不想上课了,直接休学我都有想法了。

万历皇帝为什么怠政二十年?从普通人角度分析明神宗的无奈之处

二、缺乏竞争,思维意识逐渐退化,没有危机意识

想想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了竞争对手的存在,那么会不会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以前上学的时候,班上的第一名总是由两个女孩子换着来做,她们既是同桌,也是竞争对手。正是因为将对方当做了竞争对手,所以才总是在努力,超越对方。

所以,竞争对手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就连对身为皇帝的万历皇帝也不例外。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爹,也就是嘉靖帝,儿子不多,上头的两个不幸身亡,下面的一个同为李太后所出,二人为一母同胞,所以万历帝这个皇位得来的太过于顺风顺水。

都说抢来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所以因为没有竞争者出现与自己抢夺皇位的万历帝,除了要面对上面那三个人的管束教育,可以说一直以来的生活都是比较安逸的。

安逸的生活使得他的思维意识逐渐退化,没有危机意识的情况下,也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万历皇帝为什么怠政二十年?从普通人角度分析明神宗的无奈之处

三、不能随心所欲,放飞自我,束缚性太强

万历皇帝当政期间,曾经与朝臣爆发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国本之争”。

万历皇帝的长子是一个宫女所生,并不受他的喜爱,万历皇帝有一个十分宠爱的妃子郑贵妃,爱屋及乌,所以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十分受万历帝的喜爱与重视,想着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皇位,留给自己最喜欢的儿子。

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有这样心思是很正常的,奈何万历帝是明朝的皇帝,注定了他不能随心所欲,放飞自我。

所以因为要立三子为太子的事情,违背了一直以来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则,万历皇帝只要一上朝就会面临朝臣催立长子为太子的建议,这与万历帝内心的期盼不符合。

为了能够躲避朝中的那些大臣,被束缚地太严重的万历帝就选择怠政,不见那些整日罗里吧嗦教训人的百官,躲清静是万历皇帝怠政的一个因素。

这一点我也设身处地地想了想,如果大家过年回家的时候总要面临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指令,是不是也会十分不耐烦呢?或者已经看上一个男|女朋友,家里却不满意,硬逼着分手,心里是不是也很不得劲?

万历皇帝为什么怠政二十年?从普通人角度分析明神宗的无奈之处

总结:

万历皇帝是一个皇帝没错,但是他也是一个人,有人的情感,会犯错,会有自己的私欲是很正常的。而明王朝的灭亡可以说和每一位继任的皇帝都有关系,一个朝代总会经历由盛转衰的过程,实在不必将明王朝灭亡的这个屎盆子扣在万历帝的头上。

参考资料:


《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