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美國著名文藝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認為,最近一百多年,英國文學史上出現過幾次趣味革命,文學口味的翻新影響了幾乎所有作家的聲譽,唯獨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經久不衰。威爾遜把簡·奧斯汀和莎士比亞相提並論。

簡·奧斯汀最經典的小說《傲慢與偏見》被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毛姆列為“世界十佳小說”叢書,並且位列第二。可見,毛姆非常看好這部小說。

小說中有兩個情同姐妹的女生,一個是伊麗莎白·貝內特,一個是夏洛特·盧卡斯。兩人雖是閨蜜,卻有著迥異的愛情觀,過著迥異的人生。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伊麗莎白和夏洛特

伊麗莎白,一位20歲的年輕貌美、充滿活力、聰明機智的姑娘,是貝內特家五個女兒中最有遠見和智慧的一個,排行第二。她一開始拒絕了達西先生,最後卻是她成為了達西太太。從此,過上了童話故事中,王子和公主幸福快樂在一起的生活。

夏洛特·盧卡斯是貝內特先生的鄰居威廉·盧卡斯爵士的長女,已滿二十七歲,長得既不漂亮,又沒有什麼財產。當柯林斯先生出現時,她立刻抓住這根稻草,給自己找了一個歸宿。而且好像也過著她心中幸福的生活。

於是,我開始思考,是否真的只有愛情才能讓我們進入一段婚姻?伊麗莎白和夏洛特這一對姐妹花,愛情觀迥異,但你能說她們一個幸福,一個不幸嗎?

01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都是在追求幸福感

伊麗莎白的愛情觀:只有最深最深的愛,才能把我引向婚姻。

夏洛特的愛情觀:我今年27歲又沒錢,再不結婚我就老了。

《傲慢與偏見》的初稿寫於1796年10月至1797年8月,取名《初次印象》。初稿的書名是從第一女主角伊麗莎白的角度取的。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伊麗莎白·貝內特

簡·奧斯汀在她寫的所有女主人公中,最喜歡伊麗莎白。據說,她本人是伊麗莎白形象的原型。她把自己的歡樂、勇氣、機敏、見識賦予了伊麗莎白。

不過,伊麗莎白經常由第一印象來判斷別人。這也是她一開始會與達西先生錯過的原因。達西先生的第一次過錯,是在舞會上拒絕同不相識也不想結識的人跳舞,這其中就包含伊麗莎白。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伊麗莎白和達西在舞會上錯過彼此

伊麗莎白理想中的婚姻是因為愛情而結合,因為三觀合而走在一起。所以,伊麗莎白因為受到達西的怠慢,便對他產生了偏見,她不會因為達西先生每年有一萬磅收入、擁有半個德比郡就想嫁給這個有錢人。所以,當看似風度翩翩、實則虛偽小人的威克姆向她獻殷勤時,她更是把達西先生放在一邊,認為只要心中有愛,威克姆沒有錢也沒關係。

但是,她的好朋友夏洛特就不這麼想了。夏洛特明白,柯林斯先生既不通情達理,又不討人喜愛,跟他相處著實令人厭煩。不過,她還是要他做她的丈夫,因為她覺得嫁給他,她能獲得幸福。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夏洛特覺得嫁給柯林斯,她能獲得幸福。

對於夏洛特來說,她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卻沒有多少財產,嫁人是她唯一的體面出路。嫁人,就像給她一個保險櫃,帶給她足夠的安全感。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分析《傲慢與偏見》中四段婚姻的四種結果,我讚揚了簡和賓利、伊麗莎白和達西這兩對因為愛情而結婚的佳人,批判了夏洛特和柯林斯、莉迪亞和威克姆這兩對只因為金錢而結婚。

有人評論:現實中能嫁給柯林斯先生就算嫁得不錯了。

是啊,柯林斯常有而達西不常有,達西只存在於電影、戲劇、小說中。

其實仔細想想柯林斯先生也不錯,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不錯的收入,有房子,有一個願意扶持他的貴人,以後還能繼承一份遺產,對老婆也專一,除了有點虛偽自負,但是,誰沒有缺點呢。

如果27歲的夏洛特不選擇柯林斯,她可能真的等不到比柯林斯更好的選擇了。畢竟在小說所處的社會環境中,柯林斯確實是體面的選擇。

02伊麗莎白和夏洛特:不同性格、長相差異導致兩人產生不同的愛情選擇

柯林斯牧師是貝內特先生的表侄,是個集自負和謙卑於一身的愚蠢可笑的勢利小人。他一方面對提攜他的貴族德布爾夫人自卑自賤,另一方面又對其他人自命不凡。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柯林斯先生

由於當時的限定繼承權,貝內特家族的財產不能由貝內特先生的五個女兒來繼承,卻要贈給遠房親戚柯林斯。他有些過意不去,想要設法補償貝內特一家。他的辦法是:從貝內特家五個漂亮女兒中挑選一位作為他的妻子。

一來到貝內特府上,柯林斯就相中了簡·貝內特。但貝內特太太表示,簡很快就要和賓利訂婚。

於是他馬上將目光投向伊麗莎白。一次早飯時間,柯林斯拿著一朵路邊採的小花兒向伊麗莎白求婚了。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柯林斯向伊麗莎白求婚

聽到這個消息,伊麗莎白震驚了。她果斷地拒絕了他。柯林斯以為這只是一個未出閣的姑娘的害羞舉動,便更加大膽地向伊麗莎白髮起進攻。

但是,伊麗莎白說什麼也不要嫁給柯林斯。即使柯林斯向伊麗莎白說出,你不嫁給我,你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伊麗莎白也誓死不從。

伊麗莎白的可愛誠實、美麗優雅、富有智慧讓她能夠從她所屬的社會階層的低俗、無聊中,脫穎而出。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可愛誠實、美麗優雅、富有智慧的伊麗莎白

因此,伊麗莎白決意選擇一段彼此瞭解,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自由平等,互敬互惠的感情。

柯林斯向伊麗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絕後,便立即向夏洛特求婚。

三天求婚兩個不同的女人,只有柯林斯才做得出來。而答應柯林斯的求婚,只有夏洛特能做得出來。

知道柯林斯被伊麗莎白拒絕之後,夏洛特扮演了一位知心姐姐的角色來開導柯林斯先生。漸漸地,兩人越走越近。

夏洛特既不看重男人,也不看重夫妻生活,一貫只把結婚當作她人生的目標。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她所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舒適的家。而且,她也採取了行動為自己贏得了這個目標。

確定了目標之後,即使她明知柯林斯對他毫無感情,而且她也很不喜歡他,也立即欣然答應他的求婚,因為她只想成為牧師住宅的主婦,有一間自己的房子。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夏洛特是盧卡斯家的長女。首先,她不年輕美麗了。不用說200多年前的英國,就算是如今的時代,年輕美麗一直是女性在婚戀方面的一個優勢。再加上她性格中的理性,以及沒有顯赫的家世,導致她一直“無人問津”,於是,她在當時的環境中只能選擇柯林斯先生,她不想成為父母的包袱。

在夏洛特的概念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擁有浪漫,她認為嫁給柯林斯,她已經被賦予了一個舒適安全的家,是值得感激的。雖然她沒有勇敢追求愛情,可是,愛情呵,誰見過它長什麼樣呢?

03不存在純粹感性的愛情,也不存在純粹理性的婚姻

十八、十九世紀,英國的女性地位仍非常卑微,女性在經濟和政治上只能依附於男性。簡·奧斯汀通過對伊麗莎白這一全新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畫,折射出當時英國社會一些不滿現實的女性渴望獲得自身的獨立,自我價值被肯定的強烈呼聲。

那場舞會過後,達西先生卻對伊麗莎白有了愛慕之情,已經默默地愛上了她。雖然他帶著挑剔的眼光,覺得她缺乏上流社會的風度,可他又覺得她體態輕盈招人喜愛,還被她大大落落的調皮勁兒所吸引。

其實要是達西沒有傷害伊麗莎白的自尊,她也能原諒他的自大。雖然伊麗莎白表面上不在乎的樣子,她心裡早已對達西先生有了一種特殊的情感。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

達西拿起鵝毛筆,手寫了一封長信給伊麗莎白,解釋了她對他的種種誤會,而且還幫助伊麗莎白的妹妹妥善地解決了私奔的問題。

事實證明,達西先生對伊麗莎白才是真愛。當她發現事情的真相時,她自我責備說,之所以會做出此等傻事,完全是虛榮心在作怪。所以說,“初次印象”往往是不可靠的,而偏見又比無知更可怕。

伊麗莎白與達西的結合並非絕對純粹感性的愛情,他們並沒有完全排除經濟和相貌上的考量。但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在心靈層面的契合,不受年紀的約束,不受世俗的影響,一個改變了偏見,一個收起了傲慢,他們的婚姻是一場情意融洽、恩愛彌篤的婚姻。

夏洛特與柯林斯的結合也並非絕對純粹理性的婚姻。夏洛特和伊麗莎白是好朋友,兩個人都是有思想的女人,是有共同語言的真朋友。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夏洛特不可能成為伊麗莎白的好朋友。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情同姐妹的伊麗莎白和夏洛特

伊麗莎白起初的憤怒和不理解,是出於不願意看到好朋友放棄愛情和自己。之後的和好,也是想清楚了自己對於夏洛特的評論是不公平的,覺得也許嫁給柯林斯是夏洛特的一個好歸宿。

《傲慢與偏見》以兩位年輕人達西和賓利的到來作為恰當的開端,他們對伊麗莎白和她姐姐簡的愛情是小說的主題,小說以他們的結合而告終。

毛姆評論這種傳統的大團圓結尾引起了深諳世故的人的譏笑。他說,誠然,許多婚姻,也許是絕大多數,確實並不幸福,此外,婚姻並沒結束什麼:它只是進入了另一種經驗。

《傲慢與偏見》伊麗莎白與夏洛特:愛情觀迥異,幸福感誰更強?

尋求幸福的伊麗莎白和夏洛特

伊麗莎白獲得了俗世意義上幸福的婚姻,不過夏洛特的幸福也不可忽視。夏洛特是一位精神獨立的女性。她在心態上、情感上並不依賴她人。她可以在自己的房子裡,享受佈置家庭的樂趣,默默地修建自己的精神家園,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並享受這個世界給自己帶來的幸福。

如果說伊麗莎白的幸福來源於她和達西共同營造的家庭,那麼,夏洛特的幸福來源於她自己營造的家庭。


本文為原創作品,如需轉載需要授權。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靜水流深,媒體人,用筆和相機記錄人生。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們的後花園啊 和你一起,在文字中感受愛與美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