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不動的書包”與“帶得走的禮物”

“背不動的書包”與“帶得走的禮物”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進行智力勞動的技能稱作“刀鋸”。他認為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需具備五項基本技能:閱讀、書寫、觀察、思考、表達。這五項技能就像是學習上的五把“刀鋸”,是一個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無價之寶。一個孩子如果在幼年時期不注意打好這個根基,之後的全部學習乃至生活,都將會遇到極大的甚至無法克服的困難和阻礙。

“背不動的書包”與“帶得走的禮物”

反思我們的教育,更多時候側重於知識的傳授,而在學科技能的掌握方面就不夠看重了。各種各樣的提前學習班、補習班、分數提升班、鋪天蓋地的卷子(綜合加專項題型)練習等,讓孩子苦不堪言,在一日又一日看不到頭的折磨中,孩子對未知知識的新鮮感,未知領域的征服感消失殆盡,最終成為一個努力適應各種考試的人,學習的功利性逐步抹殺了孩子渴望學習的熱情,同時取代了學習的本質--技能的生活可操作性,必然也會帶來了孩子創造力的止步不前或倒退。

我們的學校,尤其是基礎教育,是為每一個孩子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基礎的,我們要提升的必然是孩子的核心素養,而不是單純的“只教不育”。我們教的東西必須要讓孩子“帶得走”,這些素養與技能可以陪伴孩子一生,並隨時在孩子人生的關鍵點推波助瀾,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就精彩人生!

“背不動的書包”與“帶得走的禮物”

所以,衡量一所好的小學的標準,永遠不是分數(當然,分數可以作為一個評價的單項指標),而是分數背後的東西:一個孩子的核心競爭力。畢業出校門時,他帶得走的是學習的技能和能力,而無需帶走的則是學習的內容和結果。不要給孩子“背不動的書包”,要給孩子“帶得走的禮物”!

教育之後,遺忘掉之後,剩下來的是什麼?遺忘掉的東西是所學的具體知識和內容,剩下來的就是一個孩子的能力與素質。教育允許沉澱,允許遺忘,我們在等待知識被逐步遺忘、逐步沉澱、消化、吸收之後轉化為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有了這個“根”,即使冬天所有的葉子凋零(知識的遺忘),春天一到,“根”的持續發力依然會使得這棵樹綠葉成蔭。

“背不動的書包”與“帶得走的禮物”

但願學校的“慢教育”期待花開和終身發展的思維,不被持功利性的社會群體價值觀所綁架,但願教師不被少數唯分數的家長理念所挾持,讓學校真正成為學校,讓孩子真正成為孩子!

“背不動的書包”與“帶得走的禮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背不動的書包”與“帶得走的禮物”

頭條號:散作滿河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