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中央党校教授谈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观点 | 中央党校教授谈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观点 | 中央党校教授谈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就具有真理的力量和道义的力量,关键是我们能不能突破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深入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处,把其本真的力量充分彰显出来,呈现给大家。这就需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以下三个“讲清楚”下功夫。

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源”。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我们的学员在中学和大学阶段都或多或少学习过,甚至有的人还系统学习过,因此,如果仅仅按照教科书体系重复他们所熟悉的一些结论,就不能够增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深度,当然也就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我们不仅要讲清楚“然”,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所以然”,这就需要追根溯源,以整个西方哲学史作为背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超越西方传统哲学走向了哲学革命,从而实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可以这么说,不懂德国古典哲学和西方哲学史,就不可能真正读懂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对世界的二元分立以及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造成了经验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的矛盾、经验事实与理念价值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一直贯穿着马克思之前的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马克思引入了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范畴,在事实和价值之间构建了一个彼此沟通的桥梁,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一直困扰西方哲学的难题,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和对传统西方哲学的超越。如果讲清楚了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和困境,那么学员就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任何一个政治理论体系都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个是其价值,也就是它主张什么、追求什么,这决定着其本质和灵魂;另一个是其逻辑,也就是它如何论证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决定着其特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它的价值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它的逻辑就是唯物辩证法,价值和逻辑共同统一于共产党人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

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价值追求和逻辑起点。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论证和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呢?就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论统一到人类解放的实践论中。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统”,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

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进”。在与时俱进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和逻辑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人类解放,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大“道”。道就是行之道,道就在行道之中,离开了行道就无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就是通过历史性的革命性实践,消除人的异化,达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的共产主义。

共产党人实现人类解放这一崇高价值,就必须按照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唯物辩证法改造世界即照辩证法办事,避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不能丢的就是其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价值以及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态度,其他的具体结论和做法都可以而且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品格,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态度,还是讲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所在。

〔作者董振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