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牡丹四月花正開,春回河洛百事興。

  春暖花開,洛陽也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街頭巷尾綻放的牡丹,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牡丹雍容華貴,寓意富貴吉祥,與千年古都洛陽的城市氣質融為一體。今年,洛陽以“雲賞牡丹、花開滿屏”的新方式,邀請億萬網民在屏幕上領略古都新氣象、牡丹新風采。

  作為河南第二大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著力發揮優勢、打造增長極、形成新引擎,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奮勇爭先。

  洛陽市立足國家區域經濟發展佈局,站在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中奮勇爭先的高度,通過全面深化“9+2”工作佈局,發力都市圈、提升輻射力、打造增長極、形成新引擎,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民生質量持續提升,在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起點上,經濟社會發展按下快進鍵、步入快車道。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理念引領,思路一變天地寬

  在“十三五”時期,洛陽始終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一切行動的“指南針”,圍繞加快建設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長極,推出了“9+2”工作佈局,確立了“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形成了以體系為支撐、以專項為帶動、以項目為抓手的高質量發展路線圖。此後,伴隨著河南省委省政府賦予洛陽新的發展定位,確定了“發力都市圈、提升輻射力、打造增長極、形成新引擎”的發展思路,持續不斷實施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謀劃實施近70個重大專項和2500多個重點項目。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洛陽始終咬定目標、奮力前行,全市經濟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年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產業結構實現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跨越,2019年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元大關,佔全省的比重從“十二五”末的9.48%提高至2019年底的10%左右。

  加快轉型,洛陽製造脊樑挺

  這兩年,洛陽轄內企業中信重工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板塊實現很大增長,已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中信重工緊緊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創新技術、研發產品,建成了目前國內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研發和產業基地。中信重工的轉型,是洛陽製造向洛陽“智造”邁進的一個縮影和典型代表。近年來,洛陽市制造業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按照“四個好”要求,以“四雙聯動”為路徑,加快構建“五強六新五特”現代產業體系。2019年,全市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比上一年提高4.9個百分點。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傳統產業正在老樹發新枝,洛陽石化60萬噸工業三苯項目延長產業鏈條,中信牡丹牌盾構機、中車(洛陽)機車實現“洛陽地鐵洛陽造”;新興產業培育不斷結碩果,銀隆新能源汽車和格力智能空調、冰箱、洗衣機填補產業空白,中歐產業園、中德產業園開工建設,實現了與德國等先進製造強國的對接,阿里、騰訊等企業入駐洛陽大數據產業園,“中部雲谷”應運而生。

  近年來,洛陽實施了企業提質倍增行動,培育了8家超百億級企業、20家“隱形冠軍”、25家“小巨人”企業,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獲得國務院表彰。

  守正出新,文旅融合闖新路

  河洛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應天門、明堂、天堂、九洲池構成的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宮城區,是洛陽這座千年古都歷史文化的縮影。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2019年新開放的應天門遺址博物館,是在遺址上按照中國古代建築“兩重觀、三出闕”的最高禮制恢復建造的,彰顯了隋唐洛陽城的盛世景象。

  洛陽文化遺產高度密集。近年,洛陽注重“保護固態、傳承活態、發展業態”,建成開放77座博物館,著力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49.3平方公里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勾勒盛唐氣象,在保護傳承中創造“洛陽模式”。

  與此同時,洛陽積極佈局文旅融合新業態,洛邑古城、洛陽天心文化產業園、嵩縣手繪小鎮等蓬勃發展;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中原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世界古都論壇等文旅活動影響力不斷提升,“古今輝映、詩和遠方”正在成為洛陽的新名片,隆起了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的文化脊樑。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提升能級,輻射帶動勢正起

  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是洛陽市近年來著力打造的規模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目前北廣場地面和地下停車場已投用,將實現高鐵、城際列車、地鐵、長途客運、出租、公交等就近換乘,成為洛陽打造暢通都市的引領區。按照規劃,洛陽中心城區設置6處類似樞紐,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近年來,洛陽以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為核心,堅持“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四級城鎮體系,同步啟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洛陽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推進呼南高鐵豫西通道前期工作,完成洛陽機場二期改造,地鐵1、2號線建設進展順利,“井字+外環”中心城區快速路網日趨完善,6條高速公路同時在建,“三橫三縱三環”高速路網即將形成,洛陽正從交通節點城市向交通樞紐城市轉變。以洛陽為中心、輻射周邊的“1小時集疏圈”加快形成,洛陽都市圈的輻射帶動能力持續提升。

  市民之家、城市規劃展示館成為洛陽新地標,伊水遊園等214座城市遊園、165座河洛書苑、360公里城市“樂道”建成,15分鐘“閱讀圈、休閒圈、健身圈、就醫圈”成為百姓家門口的福利。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三力聯動”,澎湃發展新動能

  作為“一帶一路”的主要節點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近年來堅持改革、開放、創新“三力聯動”,著力打通政產學研深度融合、軍民企地對接轉化、市場化運作和人才成長等“四個通道”,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政策鏈“四鏈融合”,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開放體系,打造開放發展的全新格局。

  中信重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9個海外公司或辦事處、7個備件服務基地,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一拖集團成為首批進駐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的企業之一,“東方紅”拖拉機在吉爾吉斯斯坦佔據主要市場份額。

  搶抓“一帶一路”歷史機遇,洛陽市已有807家企業與176個國家和地區發生貿易往來,出口商品475種,進口商品200種。2019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50億元,創歷史新高,為洛陽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再迎機遇,全力打造新引擎

  3月27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提出要以全方位開放為引領,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形成輻射豫西北、聯動晉東南、支撐中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與鄭州錯位發展、協調聯動,共同打造引領全省發展的“雙引擎”;力爭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0億元,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突破35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70%;接待國內外旅客人數和收入佔全省比重均超過20%。

  洛陽市緊盯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迅速學起來、幹起來。組織專班、明確專項、確定專人,建立了向上對接、對內協調、對外聯動、對下督導“四個機制”,同時圍繞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四個定位”,推進具體領域工作實施。洛陽將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點任務細化分解為11個方面115項任務目標,明確了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

  當前,洛陽市在新起點上推進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實現新突破,正在重振洛陽老工業基地雄風、重塑洛陽古都輝煌。

  新時代的春天裡,請君再看洛陽城!

人民日報刊發專版文章:春天裡 古都洛陽再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