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快报:萌多肉结出“富裕果”

棚外春寒料峭,棚内暖意融融。走进桃城区邓庄农业科技园区的二月红多肉植物种植基地,一盆盆色彩各异、娇嫩欲滴的多肉植物把这里装扮成了“迷你丛林”,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忙着修剪、打包、收款……一派丰收和喜悦的景象。

衡水快报:萌多肉结出“富裕果”

二月红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大棚里的“迷你丛林”

衡水快报:萌多肉结出“富裕果”

种植户刘振健和妻子正在对多肉植物进行修剪、打包

二月红多肉植物种植基地是衡水市小有名气的多肉大棚种植基地,自2016年建成以来,不断摸索种植方法,改进经营理念,仅四年时间,已从最初的1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3个大棚、6000多平米、150多个品种。种植品类既有红覆轮锦、艳日伞等高端品种,又有乙女心、碧桃等亲民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量达20余万元。

衡水快报:萌多肉结出“富裕果”

刘振健正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线上销售多肉植物

春季本是花卉市场的旺季,但受疫情影响,如今前来花卉大棚购买鲜花的顾客并不多。作为一名“90后”的大学生,基地老板刘振健积极创新,通过“互联网+农业”的理念把多肉的线下销售做成了线上销售,他创建的“二月红多肉植物”微信公众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粉丝成功突破万人,现已积累粉丝5万余人,发展代理商上百人。同时,刘振健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在微信微店、淘宝店铺等互联网平台开设“店铺”销售,通过快递运输为广大客户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每天线上销售300多棵。由于线上订单较多,棚里还专门设置了打包区域,将已经订出去的多肉分别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方便打包发货。

为了带动更多人一起走上种植多肉的致富路,二月红多肉植物种植基地还在线上、线下开展种植技术教学,到目前,已先后为有意向创业的50多名多肉爱好者提供了种植技术。“我们一边从事网络销售,一边通过线下和线上进行多肉种植教学,举办过5期培训课,每期都有30多人参加,现在已经有一位朋友通过学习,自己开始种多肉创业了。”刘振健的话语里充满着自豪。

衡水快报:萌多肉结出“富裕果”

刘振健正在向顾客介绍多肉植物

近年来,邓庄镇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有力推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像二月红多肉植物种植基地这样的花卉种植基地在园区里一共有四家,花卉品种各不相同,销往全国各地,年均收入都非常可观。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助力了当地农户“家门口”就业增收,东王庄村的王腾达早些年一直在外地打工,每个月的收入除了寄给家里,还要交房租,所剩无几。说起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王腾达打开了话匣子:“现在挣得多了,花的少了,还能照顾家里,一举多得。”目前,全镇约有40多名村民在园区大棚从事花卉移栽和管护工作,年人均实现增收两万元以上。通过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邓庄镇用鲜花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图片:徼浩宇、赵萌

文字:刘珍妮

视频:徼浩宇

编辑:刘珍妮

审核:吕明会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tcrongm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