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创新求变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4月15日,区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走进王助镇完美果蔬南果北种示范园区,就南果北种与园区负责人进行沟通,着力打造辖区农业发展新亮点。而在距完美果蔬南果北种示范园区数公里之外的新习镇刘堤口村,区农业部门正组织施工人员在约2000亩的田中安装高位喷灌设施,一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渐露雏形。

今年以来,开发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六优四化”农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优质发展、高效发展、特色发展,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全力调优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秉承高标准、多元素、智能化、生态化的理念,千方百计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不仅让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有了用武之地,还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实惠。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快培育一批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为此,开发区从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入手,大力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适度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打造一支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于一体的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积极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环境

开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环境、农产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擦亮全面乡村振兴的底色。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探索实施“林长制”,加快国储林项目建设进度。抓好“河长制”落实和农村坑塘治理,持续推进“四水同治”。高标准实施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高质量完成农村改厕和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舒舒服服”的乡村生活环境。

三产融合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开发区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促进农业生产接二连三、协同联动、融合发展。落实全市“三带一圈”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带和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推进引黄入冀沿线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挖掘农村的生态、休闲、文化等潜在势能,促进假日经济、周末经济的发展,实现多业态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建设,鼓励各类经营主体进行“三品”农产品认证和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美誉度高的农业品牌。

好政策带来大发展。目前,开发区优质小麦、优质果蔬等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在15万亩以上,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百家,50余个现代农业园区、2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和21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建成投用,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夯实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