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投資同桌遊戲 或打造“遊戲聯盟”

如果說網購是被女生偏好的活動之一,那網絡遊戲就是被男生偏好的活動之一。所以有人說是千千萬萬個女生的購物車成就了馬雲及阿里巴巴;是千千萬萬名酷愛網遊遊戲的宅男,成就了騰訊和網易。

但做企業的,總有一個通吃男生、女生的夢想,於是騰訊和網易曾多次試圖加碼電商業務,而阿里巴巴想要涉足遊戲業務,也早已經不是新鮮事。

近日,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投資同桌遊戲,持股10%成為了同桌遊戲的第二大股東。儘管這對阿里來說只是一次小投資,但是這次投資卻再次展露出其對遊戲業務的野心。

阿里雲投資同桌遊戲 或打造“遊戲聯盟”

曾經“餓死也不做遊戲”

據瞭解,同桌遊戲成立於2015年8月,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從事互聯網文化活動;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等。

2015年開始,以H5遊戲為代表的“小而輕”的手機遊戲受到關注,其優勢在於無需下載軟件及APP即可體驗,在社交媒體的傳播上有很大潛力。

而微信小程序的推出,開始讓小遊戲在全民範圍內開始走紅。微信小程序打破APP需要下載的限制,讓用戶無需下載便可以體驗的變革性,與最初的H5小遊戲極度相似。

同時,微信小程序的火爆,又與小遊戲“跳一跳”的廣受歡迎有很大關係。最終,小程序與小遊戲相輔相成,都開始站上了風口。

阿里雲投資同桌遊戲 或打造“遊戲聯盟”

此次被阿里雲投資的同桌遊戲,主營便是小遊戲開發、同桌遊戲APP的開發及運營,其中同桌遊戲APP是一款場景對戰遊戲平臺,包含動作類、益智類、休閒類等多種小遊戲,可以讓用戶在多種場景下與好友進行實時娛樂對戰。

儘管有傳言稱,馬雲對遊戲業務並不中意,並曾經說過“餓死也不做遊戲”這樣的話。但阿里雲的這次投資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涉入遊戲業務,早在2014年6月,阿里便成立了遊戲分發平臺,並在收購UC的同時擁有了活躍用戶超6000萬的手遊平臺UC九遊;2015年3月,九游完成阿里遊戲的整合,這便是“阿里遊戲”的前身。

2017年開始,阿里加大了對遊戲業務的投入,曾砸10億資金以助力遊戲IP生態發展。同年,阿里巴巴收購網易前COO詹鍾暉所在的廣州簡悅,併成立遊戲事業群,曾引起轟動。

但是如今兩年多過去,阿里巴巴在遊戲界卻並沒有掀起什麼大風浪,目前國內的遊戲廠商仍然以騰訊、網易、完美世界為主。阿里巴巴在遊戲方面缺少一些基因,相對這些遊戲巨頭來說仍然存在差距。

這與阿里巴巴前期入局社交領域並遭遇困境有相似之處。

萬能的阿里雲

此前阿里巴巴曾對旗下社交產品“來往”寄予厚望,期望以此衝破騰訊的社交護城河。但在微信、QQ這等大殺器之下,“來往”敗的毫無懸念。

如今阿里遊戲的處境與曾經的“來往”有相似之處,都與阿里缺少固定領域的基因有很大關係。

因為阿里的基因,不在於個人社交,不在於遊戲研發,在於十個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簡而言之,阿里擅長解決商家的麻煩,擅長與商家打交道。

這個基因,讓阿里在經歷“來往”的失敗之後,憑藉“釘釘”在社交領域東山再起。而釘釘與來往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來往”針對於個人社交,而“釘釘”卻致力於解決企業的辦公、交流、溝通問題。

阿里雲投資同桌遊戲 或打造“遊戲聯盟”

2020年初,釘釘更是憑藉優異的性能成為線上辦公、在線上課的“獨角獸”。而阿里釘釘之所以能夠頂住全國通用的壓力,長期穩定的運行,與阿里雲在背後的支持不無關係,甚至可以說,阿里雲是釘釘能夠頂住一次又一次訪問洪峰的關鍵。

類似的情節,還在每年的天貓雙11反覆上演。阿里雲是淘寶、天貓商城能夠穩定運行的關鍵,它也是張勇口中的“數字化”及“新基建”中關鍵的一環。

所以基於阿里強大的TOB基因,阿里雲在協助阿里釘釘異軍突起之後;這一次又將在遊戲領域出手了!

“遊戲聯盟”將誕生?

既然自己開發的遊戲沒有火起來,那不如走另一條路,那就是將別人開發好的遊戲搬到雲上來,解決遊戲廠商在遊戲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簡而言之——讓天下沒有難玩的遊戲。

阿里雲是一朵神奇的雲,它可以是電商雲,可以是社交雲,當然也可以是遊戲雲。近幾年,隨著用戶對遊戲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今的遊戲廠商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穩定性、安全性挑戰。

而阿里雲的存在,便可以為遊戲廠商解決掉線、安全、大數據等問題。不但能有效提升遊戲本身的體驗度,而且還可以大數據分析用戶行為,以提升用戶留存率及付費率。

天貓雙11、阿里釘釘、支付寶等阿里系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已經讓阿里雲強大的能力得到了體現,這種讓平臺實現技術升級並長期保持穩定的能力,也是阿里雲能成為國內市佔率第一的雲服務企業的關鍵。據調研機構Canalys發佈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公共雲服務市場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阿里雲市場份額環比上漲至46.4%,排在第一位。

但阿里雲即使再好,在遊戲領域也難以改變大流行的遊戲基本是自己競爭對手的局面,這也就意味著主流遊戲難以全部入駐阿里雲。

但是遊戲又是阿里雲不可錯過的一個市場。2020年,疫情的存在不僅火了雲辦公,還火了遊戲,多年顯得有點消沉的遊戲市場正迎來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在即將到來的5G浪潮下,AR等技術的發展將讓遊戲產業迎來徹底的變革,伴隨著體驗度的提升,該行業的發展也將迎來爆發。

5G的到來,即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阿里雲是少數能夠迅速讓遊戲實現升級的服務商。

阿里雲投資同桌遊戲 或打造“遊戲聯盟”

所以阿里雲此次投資入股同桌遊戲,也許只是開始。未來可能不止於同桌遊戲,未來可能不止於10%,阿里或可能通過投資、入股等方式,架構一個“遊戲聯盟”,讓這個“遊戲聯盟”裡的遊戲有相對更加完美的體驗,從而吸引更多的遊戲商入駐,以達到在遊戲領域與競爭對手掰腕子的目的。

這不是天方夜譚,同樣的事情,阿里已經做過一次。當初馬雲認為物流體系會拖累電商業務,所以不但不做物流,反而認定京東將會後悔。但是隨著電商平臺競爭的激烈化,完善的物流體系顯得越來越重要,這時候阿里巴巴開始建立“菜鳥聯盟”,在幾年的時間裡,通過收購、投資、入股等手段將多家快遞上市公司拉到同一戰線,從而組建了自己的物流體系。如今“菜鳥聯盟”的存在,是阿里能夠保持電商界老大地位的基礎。

所以基於阿里雲可以服務遊戲廠商的特性,阿里如果能把握5G的機遇,或可以通過阿里雲集合諸多遊戲產品,以另一種方式打開遊戲市場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