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學習教育上有多愁?《小歡喜》的啟示很有意義

前一段時間有一部非常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大家都應該看過吧。裡面講述的是幾組不同情況的家庭,以及幾組家庭中孩子的學習問題。

在孩子學習教育上有多愁?《小歡喜》的啟示很有意義

如果讓你們選擇裡面的幾個孩子做自己的孩子,你們會怎麼選呢?我想一定有人會選擇方一凡天生開朗的性格,林磊兒的學習成績,季楊楊酷酷的外表,喬英子的愛好吧。然而這部電視劇就是這麼現實的把這些優點分別給了某一個孩子。就像我們大部分現實中的家庭一樣,要麼孩子學習成績好,但是性格有些內向,不擅長與人交流。要麼就是天生的外交官,就是學習成績一般般。面對這樣的情況各位家長要怎麼做呢?

電視當中的家長們在開始的時候也是按部就班的補習、刷題。喬英子雖然是學霸卻依然逃不過刷題的命運,連自己最喜歡的樂高玩具和天文愛好也被逼著放棄。慢慢的就開始出現了壓力大,失眠甚至抑鬱等問題,甚至還出現了離家出走的現象。

這種現象在現實中也是真實存在的,我的一位朋友在閨女4歲時,便開始了線上英語和線下數學的補習,每當有人問到他不怕孩子累著麼?他都會回答說:“現在不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問題了,而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啊,因為他們班裡的其他孩子更早的就開始學習這些了”。

在孩子學習教育上有多愁?《小歡喜》的啟示很有意義

還有一位朋友的孩子12歲,從週六早晨到週日的中午,要分別學習英語、數學和舞蹈,只有下午一點點的時間可以玩。我問孩子你累嗎?孩子看著我搖搖頭說:“不累”。可是我想孩子可能就是習慣了吧。

回到這部電視劇中,最後的結局還是非常有意義的。英子的家長同意英子放棄了能上清北的機會,選擇了她最感興趣的學校。方一凡的父母最終也選擇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才能,參加藝考。季楊楊因為喜歡賽車而放棄了一本,出國留學。這些都不是家長的妥協,而是他們都明白了孩子適合什麼、喜歡什麼、追求什麼,以及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在孩子學習教育上有多愁?《小歡喜》的啟示很有意義

最後,劇中仍然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即使是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要竭盡全力的好好學習,不然連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沒有機會去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