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勇善战:旧时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男子中学过武术的人占七成

骁勇善战客家人,百年传承功夫硬:旧时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男子中学过武术的人占七成

来源:南方日报


骁勇善战:旧时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男子中学过武术的人占七成

骁勇善战:旧时客家地区习武之风盛行,男子中学过武术的人占七成

“流民拳出昆仑山,百花错拳藏机关,错中将错错中错,天王托塔稳如山……”这是客家拳术中流民拳的练拳歌诀,相传这种拳术起源于长江以北,经出逃的流民演变而成,这也与客家武术的形成轨迹大体相同。

筚路蓝缕的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会遇到猛虎野兽、土匪流氓,还有本地人的排挤,因此,客家人都会学一两招防身,习武也曾是客家地区的特色之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起客家拳派的民间习练群体逐渐萎缩,技艺传承日渐衰微,这项具有迁徙印记的客家传统文化应该走向何处,本文将进行探讨。

▶▷人才辈出

培育出武状元李威光和榜眼曾琼琲

在过去农业发达的社会中,客家人最主要的三件事情就是读书、耕田、习武。诗书传家的客家人尤其重视文教,《嘉应州志》中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然而,习武之风亦是客家地区非常重要的一种风俗,这也是客家历史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南迁的客家人,经历了历代频繁的战乱,辗转千里之后聚居于赣南、粤东、闽西地带,开基创业,扎地生根。在躲避战乱逃亡到南方地区的过程中,非常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客家先民学会了一些保护自身安全的措施。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客家人开始习武,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身安全,还可以强身健体。

史籍就有记载“客家人豪侠,性悍,骁勇善战,男子多从军,其勇甲于百粤。”而兴梅流传的一句古话更是道出了客家人尚武的精神,“书要读,武要练,老婆不娶都随便。”由此可看出客家人对武术是多么的重视和喜爱。

客家人有句俗语:“写得讲得打得”,由此可以看出客家人重视文化教育,生活中遇到不可避免的纠纷应以礼为先。“打”排在最后,显然在客家人的文化精髓里,“打”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维护自己利益的必要手段。

客家人重视文化教育,把通过读书科考,出仕为官作为参与“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以及家族和个体进身中上层社会精英的主要渠道。文、武两科的科举考试制度,为秉持耕读、兼习武艺的客家人铺就了一条通过武举考试博取功名的晋升通道,并诞生了许多武进士和武举人。

在公元702年武科举开科取士以来的1200多年中,仅仅梅县在清代通过武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的武举人就有193人,武进士有22人,更有武状元李威光和武榜眼曾琼琲出任武官,名留青史。李威光还打破了武状元大多分布在北方地区的传统,成为为数不多的“过江武状元”。著名的叶剑英元帅幼年时期曾在梅县祖屋跟随其父习练武艺,其父叶钻祥为清代后期的武秀才。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梅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资料显示,在黄埔军校第一期至第四期的学员中,共有梅州人150人,其中有不少客家军官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梅州地区的武术活动主要兴盛于五华、兴宁和梅江区等地。新中国成立前五华县境内几乎村村设有武馆,在腊月农闲时节,不少农民聚于武馆,延师授艺。其中新桥张屋角、水寨下坝、龙村长湖、员瑾蓝屋、安流、樟源、华阳华东、华城吊钟寨等地,习武之风尤为浓厚。

“清代后期梅州客家武举人和武进士多集中出现于一地或一个家族的几代人。这种现象在崇文重教的客家群体中出现,除了是出于生活和生存对传统武术的诉求外,还应该归因于武科举制度的存在,成为文武并重的客家男丁进入仕途的通道之一。”嘉应学院体育学院院长杜光宁说,一个村落的习武成功者往往横向地影响其生活环境中的村落和地域,以及纵向地影响自身家族或村落的几代人,故而在当地形成浓厚的习武民风。

▶▷分八大流派

有“招不过三”说法

在近期刚刚举办的“遗珠璀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晚会上,有一个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功夫足球。这个很少登上文艺舞台的非遗项目,让孩童通过花式足球的方式与黄氏头拳和李家教拳组合展示,并配以《客家儿女》全新编配的音乐,令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此次非遗项目上展示的李家教拳和黄氏头部拳,已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博士田海军告诉记者:“客家武术也称客家拳术,是南拳流派之一。因流行于广东客家地区,故名客家拳。拳种主要有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刁家教、流民拳、刘凤山派、昆仑拳等八大流派。”

客家拳特点为动作灵活多变,发劲快速有力、擅发短劲,含胸蓄气,步型多为半马步、小弓步、小马步。步法以跟步、垫步为主,跌打滚翻动作多,手脚配合,讲究实用。器械使用多为棍、杆、双刀、铁尺、色、勾、镰、卡头、大刀等。客家人在体型上吃亏,与人对打,务求一击即中,因此客家武术出手必中要害,在攻击时上以咽喉、中以心窝、下以阴部为重心,主要是让敌人暂时痛到无力反击,并争取脱逃的空间和时间,或加以反击。客家功夫是在兵荒马乱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实战拳法,要求速战速决,一击必杀,故有“招不过三”的说法。

据记载,客家武术有“刁家教”“李家教”“钟家教”“岳家教”“流民拳”等,其中,“流民拳”是因其由流浪的流民所教而得名,是极少数没有以姓氏命名的流派之一,晚清时期“流民拳”在五华等地得到了改进和发展,使之得以传承。

除此之外,梅州客家地区还有“刘家教”“牛家教”“张家枪棍”等武术流派,记者查阅《粤东北客家拳派的历史成因探析》一文,文中指出客家武术流派的初步形成和流传大都在清代,区域性的粤东北客家武术体系在18世纪中期已初露端倪。客家武术流派多是外来拳,其中有中原武术随客家人南迁的因素,如“流民拳”意即出逃流民所教拳法,“岳家教”源于“岳家拳”等,大部分是清中晚期从毗邻省份江西、福建等地传入,不完全是随客家人迁徙而来。

粤东北客家武术流派形成后影响深远,近代岭南武术“五拳十三家”当中就有“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昆仑拳和岳家教”五家之多。

同时,客家武术各大流派涌现出一批代表拳师:李家教直系传人李光壬,民国时期在潮汕地区授徒数以千计,“一双铁拳潮汕鲜逢对手”。他与拳师黎华通先后受聘于揭阳普宁洪阳、流沙一带的宗族姓氏拳社,当地有“普宁十六馆”之称,并因此衍生出潮汕“新李家教”分支。朱家教传人朱进,在汕头市有“镇邦街上补拳头”试技故事。钟家教传人陈伯乡和岳家教传人黄香楼,民国期间均有南洋传技经历,其中黄香楼在印尼雅加达创办了“天然武术馆”,生前在印尼著有《岳家拳术书稿》和国术概论等。

▶▷传统拳术式微

传承发展还需规范化

在梅州市城北镇干光村,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梅州市粤东少林文武学校映入眼帘,每天早上5时多,250多名学生就要开始一天的晨练项目。近期,粤东少林文武学校副校长苗德威很忙,他刚带领部分学生参加梅州市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的非遗展演晚会,现在又要开始准备梅州市梅江区运动会的武术表演节目。

2003年粤东少林文武学校被广东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广东省武术协会评定为“省级武术人才基地”,也是梅州市体育局指定的武术训练基地。在今年9月举行的广东省第十届武术精英大赛上,粤东少林文武学校共获得武术集体项目两项金奖,共有21人次获得拳术、棍术、单刀个人单项金牌。

在梅州,像粤东少林文武学校一样,通过文化和武术教育结合,培养武术特长生的学校并不多见。

拳因人兴亦因人微。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客家拳派的民间习练群体逐渐萎缩,技艺传承日渐衰微。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客家年轻人出外读书或打工,留在本地并且喜欢客家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如今学习客家武术的多为业余者,仅仅从兴趣出发,希望练习一点拳脚功夫以健身自卫、锻炼身体,而对武术的传承显得漠不关心。

客家武术文化不受重视,书籍记载鲜见,假以时日,客家拳派所承载的本位技术文化及相关武术文化、历史信息等将不断湮灭流失。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事客家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于传统客家拳被边缘化的现状表示担忧。

一边是传统客家拳的式微,另一边则是现代竞技武术的崛起,如今现代竞技武术在武术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在嘉应学院体育学院,武术课程主要以现代竞技武术为主,是院里学生的主修科目。近年来,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分别成立了嘉应学院武术队和嘉应学院醒狮队,并由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及全省赛事,获得了优异成绩。在今年举行的广东省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上,嘉应学院代表队共斩获4金2银1铜,是学院自办学以来在该项目比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另外,在去年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中嘉应学院代表队勇夺桂冠,并在今年6月被评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会员单位。

一直以来,嘉应学院体育学院注重多方面开拓学生的武术特长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武术人才,毕业后他们大多到各地中小学担任武术老师。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学院还有部分学生在香港、惠州等地开办武馆,培养武术人才,传承武学技艺。

在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博士田海军看来,要发展保护好传统客家拳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客家拳术的优越性表现出来,被更多人接受、青睐,同时大胆创新,让传统客家拳术走进中小学乃至高校课堂。田海军考虑,可以在嘉应学院设立“客家拳”专修或选修课程,邀请民间拳师作为教学师资,让客家拳术与课堂相结合,扩大客家拳术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也有利于改善客家拳派传承接续乏力等问题。

而苗德威则表示,客家拳术发展与交流还存在局限性,客家拳术门派众多,技法多样,套路复杂,要想更好地发展与传播,必须要实现规范化。其规范化包括基本技法和基础套路的规范化、整理创编新拳械套路规范化、规范武术图谱等。这样便于学生系统学习、互相切磋,既避免了门户之见,又便于武术的传播,使交流更加方便。

■轶闻

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的“狮子滚球”

在京城会试中,群雄荟萃,相互角逐,斗艺激烈,来自梅州五华的李威光脱颖而出,武艺超群,荣获第一。不几日,皇帝亲躬殿试。李威光却遭人暗算:事先有人把比武石和他的关刀涂上蜂蜡,想使他当场出丑,名落孙山。殿试时,李威光举起武石,力鼎千钧,潇洒自如。

不料突然石滑脱手,李威光急中生智,用尽力气,顺势将武石猛踢一脚,武石落地滚了几滚;接着,他手舞关刀,银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突然左手滑脱,右手紧握刀柄,顺势原地旋转,乾隆皇帝看罢,不解其艺,便问是何武艺?李威光急中生智,奏曰:“武石滚动,乃‘狮子滚球’之义;关刀释手属‘捺地割葱’,这些技艺是寒门传家之宝。”此语一出惊四座,博得龙颜大悦,当即钦点为该科状元,御赐“状元及第”金匾一块。

■延伸

“非常”文气的嘉应武科举人才

沿袭唐宋武科举考试历史并不断完善的明清武科举考试制度,不仅仅对应试者所具备的武功气力、骑马射箭技术要求严苛,而且在考试中完善了对应试者传统文化功底的考核,即默写武经七书的原文内容,以及书写边防事实的策略应对等。

历代武进士多以担任宫廷侍卫以及参将、游击、总兵等武将建功立业,客家武进士也不例外,但客家武进士在“文化”上的造诣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从而彰显出客家人各个阶层普遍拥有的“文气”。

徐庆超是客家武进士中“文气”最足的一位,其书法造诣在当时确有独到之处。尽管其书法是在中试后为官期间练就的,但其于行军打仗中携带笔砚,精心钻研书法技巧的行为习惯,以及所著《字林便览》的留世,去官后“仅存书数筐”的事迹等也都证明了作为武将的徐庆超已将书法等文事活动视为其生活的必要内容。正是他将书法生活化,最终形成了“刚柔异欧虞,筋骨判颜柳”这种为行家所赞誉的武将书法。

《春波洗现图》是徐庆超晚年时,汤雨生为其所画的肖像,引得许多文人名士题诗赞颂,并形成了《春波洗砚图诗集》,其中题诗者有林则徐、李宗翰、张维屏、叶名琛、陈继昌、何子贞等名公巨卿。可见,作为武将的徐庆超在“文化”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并在文人中表现出客家人习性中的“文气”底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