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你還得平靜的放手而去”——《本傑明巴頓奇事》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人的情緒有“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怒的表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氣,記得多年前有個笑話,一路人口渴,在小賣部買了瓶汽水,結果沒有汽,於是生氣的質問老闆,老闆只是默默的回答了一句:“你看你一喝不就生氣了嗎?”。那麼氣從何來?生氣好還是不好?生氣情緒管理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生氣源於自身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隻綿羊不小心招惹了狼,狼一般不會生氣,而是直接將羊吃掉……

無影響力的普通網民網上說了句大V的壞話,大V一般不會生氣,因為造成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故事角色交換會是什麼結果?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狼招惹了綿羊,綿羊生氣自己打不過狼,生氣運氣太差為什麼碰到狼,生氣自己老爸為什麼不是拿著獵槍的人類。綿羊無法解決問題,只能逃避生悶氣……

大V說了句普通網民的壞話,普通網民發現很難挽回自己的尊嚴,難以找到幫助自己的夥伴,可選擇的反擊效果微乎其微,於是普通網民抱怨社會、抱怨世界、抱怨自己……

可見,所生之氣源自於“無力感”,想要反擊卻無武器,只能生些悶氣。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中醫認為氣傷肝。若動真氣嚴重時會影響肝臟功能,是健康之大忌。比如氣的手抖、氣的心疼,氣的暈過去了,都是生氣帶來的惡果。

同樣現代社會提出要情緒管理,尤其是生氣時,若不及時管理,不僅傷及身體,還會快速傳遞負能量,導致連鎖反應。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踢貓效應:中世紀的時候,一位騎士在宴會上受到了領主的批評,怒氣衝衝的回到莊園,對沒有迎接他的管家大發了一通脾氣,管家心裡窩火,回家後找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把妻子罵了一頓,妻子受了委屈,看見在床上玩耍的兒子,氣不打一處來,打了兒子一巴掌,孩子莫名其妙的被打了一下,心情極度糟糕,火沒處發,一腳把正在身邊打滾的貓踢了個跟頭。

從踢貓效應中可以看到,若中間的每一個人能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無辜的貓便不會被踢。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要想一輩子不生氣是不可能的,有時生氣或許是有益的。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從人體情緒來說,各種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比如生氣,它是表達攻擊性,維護自己的權益,防範他人對自己的侵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一個人如老好人一樣,那麼他活得會非常壓抑,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記得小時候學習過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是守恆的,氣如同人體產生的能量,如果不想辦法外洩出去,必定會由身體承受。我們可以發現身邊有這樣一類人,脾氣不好,但身體很好,歸其原因可為有脾氣,但未動真氣。簡單來說就是不要走心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生氣情緒管理三階段

初級階段:用方法分流生氣情緒

若還未歷練出不動真氣的心態,可以試著用各類方法來分流生氣情緒,比如深呼吸、運動、唱歌等,通過這些生活方法將這種負能量排出體外。

中級階段:讓情緒流動,獲得豐富的生活體驗

既不壓抑情緒,但不動真氣,成為一位發脾氣的演員。在維護自己的權利時,可以通過生氣表達自己的立場,在人際關係維護方面,適度的發怒,獲得他人的尊重。畢竟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高級階段:提高力量,提升修為

就像綿羊與狼一樣,當你成為了狼,便不會生氣,因為覺得真的沒什麼好生氣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你的修為更高了,境界不一樣了,你的關注點已經專注於自己的小宇宙,很難被外界所影響,正如:“如果你是對的,沒有必要生氣。如果你是錯的,沒有資格生氣”。可見,憤怒止於智者。

我是宇宙首席邏輯匠,與地球人共勉!

生何之氣?憤怒止於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