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 感谢wyn学妹的大力支持啊,算是第一篇大家给我发的文章啊,希望以后大家有一些想说话的,分享经历,都可以分享给大家看看啊。突然发现公众号的这个名字不好,显得太专业了,有悖于我本意,本意是想做一个大家分享自己项目啊,学习啊、生活啊、科研啊一些经历和心得。想就取FLY,大家觉得怎么样。下面是王艺楠学妹的分享。

这是梁金雄学长设计的火箭,完美的结构,造福了好几代学弟学妹,我们后面的几个火箭大概都是按照他的思路做的。白色的蒙皮在试验场地十分醒目,火箭的结构设计并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不简单,每一个零件的尺寸设计多少,用什么材料,重心压心有什么关系,怎么把发动机底火导出……这些都要考虑到。因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并不便宜,所以每次发射之前都要仔细检查,各个环节,从电路可靠性,到舵机的测试,再到点火头的焊接。每一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才能看到火箭的正常发射分离和降落。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这个是火箭的分离电路的程序、电路图、还有实物图。贺中正学长细心地教会我们arduino程序设计,还有焊接技术,我画了一张电路图便于焊接时不把引脚接错。这是我们大学期间第一次接触到单片机程序设计。这个简单的小程序为我们打开了电子设计的大门,也是我第一次将C++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在CADC的比赛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其他学校同学的精妙的设计,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解决了火箭发射的种种难题,实现了火箭的自主降落。图1是得了决赛一等奖的火箭。第一次见到这么精巧的开伞方式,碳棒和橡皮筋的组合,感觉比我们的对拉开伞成功率高出很多,不会出现两个降落伞缠到一起的尴尬。图2的火箭是四四方方的。四个面都可以展开,降落的时候露出降落伞,就像一朵盛开的木头花,在空中徐徐降落,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和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来自南理工飞协模型火箭女队长的分享


这个决赛的时候看到了各个学校做的垂起,精美而且实用。Ps:第一张是马琦伟设计的垂起。比赛前垂起组是准备的最认真的一组,也是那次决赛飞协成绩最好的一组。垂起的比赛,飞机的结构和飞手的发挥都是成果完成任务不可缺少的。飞手需要足够的训练,熟悉每一架飞机的特点,比赛时才能游刃有余,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