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後,除了方方的武漢日記,人類不會留下任何災難記憶

最近,我經常刷到批判方方寫的武漢日記,十多年沒有看過一本完整書的我,也開始在網上搜索方方的武漢日記閱讀。由於她寫的太多,我一口氣沒有辦法讀完,從我品讀的章節來看,從文學上講,寫得非常不錯,文采特別好,沒有什麼可爭議,畢竟她是作家。

千百年後,除了方方的武漢日記,人類不會留下任何災難記憶

從內容上看,她記錄的是身邊道聽途說的生活瑣碎之事,孰真孰假,無從考證,也沒有必要去考證,畢竟方方日記是文學作品,文學創作在內容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嚴謹,畢竟她寫的是個人日記,不是科技文獻,報告文學。況且,文學創作本身是允許虛構的,更何況是個人日記,只代表一家之言,不值得大驚小怪。這些都不是引起爭議的焦點,爭議焦點反而卻是有根有據的新聞點評。她都點評了誰?究竟得罪了誰?

千百年後,除了方方的武漢日記,人類不會留下任何災難記憶

我從日記中摘錄了一段,讓讀者閱讀閱讀:“昨天湖北的新聞發佈會上了熱搜。看到好多人吐槽。三個官員的神情,充滿沮喪疲憊,頻頻出錯,說明內心也亂。其實也很可憐。他們應該也有家人在漢,他們的自責我相信是真的。事情究竟怎麼會走到這步,事後覆盤,自然得知。武漢官方前期對疫情的輕慢和封城前後官員們的手足無措,造成了百姓巨大的惶恐,給所有武漢人帶來傷害,這些我會在文章寫細寫。但現在我想說的是,湖北官員的表現其實是中國官員平均水平的表現。並不是他們比其他官員更差,而是他們的運氣更差。官員們歷來按文件做事,一但沒有文件,他們就六神無主。這次事件如在同一時間落在別的省裡,那些官員的表現,不會比湖北的更好。官場逆淘汰的惡果、空講政治正確而不實事求是的惡果、不讓人講真話不準媒體報導真相的惡果,我們都會一一品嚐到。武漢搶前爭先,只不過先吃了一個大的而已。”

千百年後,除了方方的武漢日記,人類不會留下任何災難記憶

讀完這段文字後,你會有何感想?你一定會說她得罪了官場,得罪了政治,得罪了媒體。你想想,得罪這麼多人,必然會遭到打擊報復。如果你這樣認為,我無可爭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每一個解讀都會入腦入心,都是值得我尊重的正確,畢竟君子和而不同,三觀不一致非常正常。

千百年後,除了方方的武漢日記,人類不會留下任何災難記憶

因此,對於方方的武漢日記,我不想作對錯上的評價。這場爭議,我反倒認為:中國的確是一個言論非常自由的大國。方方的言論雖然遭受媒體和網友的大量攻擊,但是,畢竟官方權威媒體並沒有對方方的言論作任何評價,方方也沒有因此遭受不公正的政治攻擊,這如果還不能說明中國的言論自由,那你用什麼證明。

千百年後,除了方方的武漢日記,人類不會留下任何災難記憶

網絡雖然不是法外之地,可是,方方的武漢日記自由表達個人觀點並沒有違反法律。方方批評他人,網民批評方方,都是個體言論表達的自由體現,正是這些不同的聲音才能營造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學創作氛圍,這些都是言論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的,我不想著過多解讀和評論,這些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過在評論之前,我建議你還是親自閱讀方方的《武漢日記》,畢竟,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人民群眾的眼睛才是雪亮的,千百年後,歷史會給方方的《武漢日記》一個非常公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