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土重來的咪蒙,從註銷公眾號開始

因旗下矩陣號“才華有限青年”發表的文章《一個出身寒門狀元之死》,咪蒙受到輿論的巨大沖擊。在宣佈咪蒙微博永久關閉,咪蒙微信公眾號停更兩月的通知後,今天2月21日,“咪蒙”微信公眾號和“才華有限青年”公眾號被發現已自主註銷。看似依照套路炮製毒雞湯的咪蒙大勢已去,實際上是浴火重生還是死灰復燃,還不一定!

捲土重來的咪蒙,從註銷公眾號開始


金蟬脫殼,轉移視線。

咪蒙坐擁1400萬粉絲,龐大的粉絲數量是咪蒙矩陣的基礎。

早期,咪蒙憑藉才華征服讀者;後期,咪蒙依靠套路炮製符合讀者心理期望的內容吸引訂閱。雖然“正道不可缺,唯有套路得人心”被咪蒙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她後期的文章中多數描寫的是社會的黑暗,卻對黑暗中的光明視而不見,這就背離了主流價值觀中的“真善美”,註定了不會被大眾接受。

註銷“咪蒙”公眾號,是果斷且明智的決定。一方面依靠日更留住讀者的公眾號,在停更兩月之後還能剩下多少粉絲猶未可知;另一方面,“咪蒙”公眾號的定位已經定型,喜好毒雞湯的讀者已漸漸不耐煩咪蒙宣揚的價值觀,就算沒有因為《一個寒門狀元之死》而棄坑,也會被其他更有有意的公眾號所吸引而離去,但改變“咪蒙”公眾號的定位就如同重新建立一個人的人格一樣困難,從前的性格始終會留存。

咪蒙的失敗是顯而易見的,一條路越走越窄,直到《一個出身寒門狀元之死》的火星,點燃堆積了幾年的毒雞湯燃料堆,熊熊大火燒燬了咪蒙虛假的毒雞湯,但1400萬粉絲的地基還在,究竟是浴火重生,再建一個更為輝煌的自媒體大號;亦或是死灰復燃,改名換姓之後重拾老本,就看咪蒙的抉擇與取捨。

捲土重來的咪蒙,從註銷公眾號開始


破釜沉舟,推到重來,改革出新。

2017年中旬,咪蒙在發起的新媒體寫作大賽時說“做內容越來越難了”。這也不難看出,兩年前的咪蒙,早已預料到了今日會出現的結局。

依靠分析讀者心理,結合對社會實際的觀察與理解,咪蒙的毒雞湯越發地深入人心,就好像她在替那些不敢說心裡話的人大聲說出對社會的嬉笑怒罵與歇斯底里,好處是得到情感滿足的粉絲們更依賴咪蒙了,壞處是內容越寫越窄,最後變成毒雞湯的代名詞。所謂咪蒙指數,就是如此。

既然大廈已斜,傾倒在即,不如推倒重來,改革出新。

咪蒙的小號“好疼的咪蒙”在今日重新認證為“大大棉襖”就能看出這一轉變。每個公眾號的名字都是有講究的,如果說與“咪蒙”兩字有關的一切都代表了毒雞湯,那麼重新改名後的“大大棉襖”,就是建立正向情感與主流價值觀的孵化器。它會摒棄“咪蒙”時期的黑暗雞湯,但依然會留下寫作套路,不同的是,以後的文章會向真實性靠攏,不會依靠胡編亂造來迎合讀者需求。

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勝”。“咪蒙”公眾號依靠毒雞湯吸引的1400萬粉絲,可以看做是用奇兵致勝,但要想留存這1400萬粉絲,其餘的歪門邪道就不可取,而要靠正大光明的方法,即普世的價值觀。

放棄已經出現大問題的“咪蒙”公眾號,乘勢而行,改變越做越窄的自媒體道路,重新建立一個適合咪蒙粉絲的公眾號,就是咪蒙的上上之選。

捲土重來的咪蒙,從註銷公眾號開始


重塑人設,隱匿幕後。

早在2017年,咪蒙就寫了一篇文章,叫《咪蒙:說來慚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萬》,把她身邊的幾個年輕助理,從幕後推到臺前,如“才華有限青年”的楊樂多和PP。

在營銷中,有一種市場叫細分市場,是根據消費者需求不同,把整個市場劃分為不同消費群體的過程。例如因為感情不和導致分手,可以分為男方劈腿,女方出軌,彩禮太高,分居兩地……無數種原因,如何服務好、安慰好這些感情受傷的人,光靠一個公眾號、一篇文章顯然不能符合所有讀者的期望。所以各自媒體大號也增開多個小號,服務更細分的讀者情感需求。

咪蒙也不能僅靠她一人,所以幾個年輕的助理——安迪、黃小汙、鍾小鐘……幾個細分的公眾號——“才華有限青年”、“我又宅了一天”、“好疼的咪蒙”……幾種新的內容形式——視頻和漫畫“咪蒙日常”,應運而生。

當咪蒙矩陣號建立起時,“咪蒙”公眾號就是扮演一個引流的角色,如今“咪蒙”號被註銷,並不代表咪蒙的衰落,反而具有“更上一層樓”的可能,畢竟套路寫作、內容共鳴、營銷推廣、名氣名聲,咪蒙什麼都不缺。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咪蒙的人設出現大問題,她曾經宣揚的毒雞湯讓她不適合再重新做一個自媒體大號的品牌人格,所以更為穩妥的做法是她隱於幕後,讓幾個具有獨特人設的年輕舵手站在臺前,重新構建咪蒙的自媒體矩陣。

捲土重來的咪蒙,從註銷公眾號開始


咪蒙究竟是浴火重生,還是死灰復燃,顯而易見。

我們之所以閱讀,是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