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在深圳西部福永街道鳳凰社區,有一座具700多年曆史的古老村落——鳳凰古村。當深圳這個昔日的小漁村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大都市後,鳳凰古村卻依然像一個大家閨秀,不被外界的繁華和喧囂所誘惑,默默地堅守著。深圳鳳凰古村落位於寶安福永鳳凰山山腳下,始建於宋末元初大德年間,是深圳僅有的幾個古村落之一,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而今的鳳凰社區90%以上為文姓,古村現有古建築約360座,佔地面積5.2萬平方米。其中,明代建築4座,清代建築60座,民國時期建築96座,古井17口,是廣東省內古建最集中、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典型的廣府民居建築群之一,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突出。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鳳凰塔位於福永街道鳳凰巖嶺下村口。大約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相傳鳳凰巖棲鳳,後有道士潛修,當地建廟塑其像供奉。經嘉慶年間(1796-1820年)重修,成為當時名勝。因勝蹟毀於戰亂,1984年鳳凰圩當地群眾和港澳同胞捐資重建此塔。該塔為六角六層,在每層塔門上均有石匾或對聯,塔基和第一層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築,塔基六角。第一層正面用方形門,第二、三層正面用卷門,四、五層用方窗,六層用圓窗,塔高約20米。 1984年9月6日該塔被列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鳳凰村古建築有祠堂、書室、家塾和民居這4種類型,現保留有69座明清民居、私塾書室近10座、公祠12座、12口古井、12棵古樹、6條主巷道和35條次巷道。古村房屋多是以花崗岩或紅砂岩為牆基的磚木結構,清水磚牆,屋頂有船形正脊,還有灰制雕塑和壁畫。在一些民房大門上方,我們還發現了石刻的匾額和雕塑,因為年代久遠,圖案已經模糊。而在民房內,樑架墩頭上還有木刻或石刻紋飾,封檀板上有木刻人物故事和花草圖案。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鳳凰古村的巷道頗具特色,為了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鳳凰村巷道長寬比多在1.5∶1~2∶1之間,使得多數巷道全天都處於建築陰影之中,夏季主導風向形成冷巷。因為採用“梳式佈局”,在巷道中,路人只能看到鱗次櫛比的山牆和寨門,不能一眼把民房內看個通透,使得保留明清風格的民房充滿了神秘感。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走進鳳凰古村,踏著青石板,感觸著歷史的蒼老和歲月幽深。那一條條彎曲小巷,默默敘說著千年往事、人世滄桑。抬望眼,鯉鱗似的瓦片逶迤遠去,煙雲般的歷史撲面而來,靜聆鳳凰撲翅和伶仃洋的濤聲。走進古村,但見不少古井,它們在歲月的長河裡波瀾不驚,任日月的光華流逝,將古村點綴得韻味十足,使鋼筋混凝土包裹的村莊更具明清古韻。古村還有一座座沐浴了五六百年風霜雨雪的書塾,使古村充滿了書卷氣。進士出身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後人,繼承了書香家風,在戰亂歲月,來到陌生的福永鳳凰山下開村立業,亦不忘為子弟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鳳凰明清古建築群歷史文化內涵豐富飽滿,覆蓋了元、明、清和民國時代,包含有大量明清建築文化藝術中的建築造型藝術、建築雕塑藝術、石刻藝術、木刻藝術、壁畫藝術和書法藝術,是廣東不可多得的綜合性古建築文化藝術的天然寶庫和藝術殿堂。漫步在古村,栩栩如生的石雕石刻,色彩斑斕的獸頭鳥身,穿過歲月的煙霞,雍容華貴地站在跟前。智慧與力量,粗獷與細膩,沉潛靜默,無語千秋……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資料顯示,鳳凰古村有灰制雕塑人物、動植物圖案約2000多組,木刻人物、動植物圖案3600多組,石刻人物、動植物圖案500多組,壁畫1000多組,石刻陽字門匾17個。在茅山公家塾前廳內牆頂部,繪有一幅巨大的明代風格的彩繪人物故事畫“八仙圖”,為深圳地區民宅僅存完好的一幅明清巨型壁畫。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站在鳳凰文昌塔頂向西眺望,浩瀚的伶仃洋就在眼前。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舉兵南下,自臨安沿海直逼寶安、新會、珠海一帶。文天祥在贛吉兩州(江西)募集數萬民兵抵抗,被元軍擊敗後被俘,後在大都(今北京)慷慨就義。當年,文天祥兵敗被俘路過這裡時,看到壯美的江山,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寫下了《過零丁洋》,其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絕唱,光照千秋。宋軍潰敗後,文氏族人隨敗軍潰散,逃至寶安西南沿海荒蕪地帶,文天祥胞弟文壁攜族人先居於寶安黃松崗鶴子園,文天祥孫輩文應麟於元代大德年間,攜兩個兒子及部分族人遷至嶺下(今鳳凰社區)購田置業定居,開村立業,繁衍後代。其間,文應麟首建“鳳巖古廟”,築“望煙樓”,開鑿三口水井,建通往“鳳巖古廟”的石板橋和石磚路,還大興土木,統一座向、統一規劃建起中國南方廣夏宋代風格的豪宅,這些建築至今仍然使用,保存尚好。經幾代艱辛經營,形成今日鳳凰古村的雛形。如今,鳳凰村民90%以上均為文天祥及其胞弟文璧等文氏後人。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時至今日,現代文明已經入侵到鳳凰村,隨著時間推移和城市發展,那種大一統的現代建築或毫無特色的高層出租屋總會這裡長出來一些,那裡長出來一些,東一堆水泥西一堆紅磚,在一片和諧而安靜的老房子中,顯得非常的刺眼,誰來保護我們的鳳凰古村,讓我們對歷史還存著一些念想?沐浴了700多年風霜雨雪的鳳凰古村,見證了深圳改革開放30多年的滄海桑田鉅變,這裡有著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紀念館,不遠處的鳳凰山上擁有幾百年歷史依然香火鼎盛的鳳凰古廟。鳳凰古村曾歷經修舊如舊的一期保護開發,二期開發在即,鳳凰古村已經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姿展翅高飛。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深圳古村 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人聚居地—鳳凰古村

交通:位於深圳市寶安區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南區157號(鳳凰村委廣場斜對面,鳳凰古村旁100米綠道邊),1.乘地鐵羅寶線到機場東站換乘M334至鳳凰山森林公園;2.乘車至廣深公路(107國道)福永鳳凰立交,轉乘M334至鳳凰山森林公園。

喜歡的朋友們請給個贊點一下 關注,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