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上海應以知識產權制度創新提升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一直被認為是一地乃至一國經濟發展重要的軟實力,既關係到招商引資,又影響經濟發展的活力與質量,對於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上海尤為重要。而在良好營商環境的營造中,保護作為創新與智慧體現的知識產權發揮著關鍵作用。

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國新辦召開發佈會介紹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9)》有關情況。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從第46躍升至第31位,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提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亦顯示,中國的該指數位列14,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

眾所周知,在上述國際組織發佈的報告中,上海都是樣本城市,其中營商環境上海權重達到55%。

回顧過年數年,上海十分注重營商環境的改善,不斷在知識產權制度創新方面發力。去年,上海強化跨部門跨地區保護協作,積極構建糾紛多元解決機制,開展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同時不斷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推動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國際運營(上海)試點平臺正式運行;此外還強化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建立健全與外資企業的溝通對話機制,組織開展保護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專項行動。

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共查處1779件商標違法案件,同比增長24.58%;上述平臺完成了85宗科技成果交易及服務項目,達成知識產權交易及服務額5.5億元;指導平臺組建成立上海國際知識產權運營聯盟,目前已吸收90多家國內外機構成員。

在26日召開的上海首次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大會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提到,要打好健全體系、提高效能、加快協同、深化改革的“組合拳”,努力做到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全國最好、打擊侵權行為全國最有力,加快把上海建設成為制度完備、體系健全、環境優越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具體而言,未來要要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閉環體系,建設更加完善的制度體系,打造更加多元的保護渠道,建立更加高效的聯動機制,覆蓋更加廣泛的主體對象;強化知識產權地方綜合立法,為國內外、大中小微各類企業提供一視同仁的保護,讓各類創新主體受到依法平等保;以及持續優化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服務,積極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讓知識產權人辦事更方便,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電商行業迅速發展,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問題凸顯,需要政府與電商平臺、外貿綜合服務體建立了更緊密的合作機制,推動線上線下綜合治理。2019年成交額達萬億元的知名電商平臺拼多多總部就在上海,上海有必要示範性地解決這一問題。

24日,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與拼多多方面簽署了知識產權協作備忘錄,將在知識產權註冊申請服務、知識產權侵權第三方認定服務以及知識產權領域社會共治三大方面,圍繞15項具體工作開展深層次協作,助力上海建成亞太地區知識產權中心城市。簽約只是開始,期待早日建立常態長效機制,共同探索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新模式,打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購物環境。

可以說,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創新源泉,既是出於自身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長期的戰略性工作。作為中國營商環境的標杆性城市,上海應再接再厲,通過更多的制度創新來保護知識產權,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