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看酒泉」“瓜爺”李富春帶領大家奔向致富路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看酒泉」“瓜爺”李富春帶領大家奔向致富路

日光溫室裡,李富春(左)給安建剛講起了技術課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楊

48歲的安建剛是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鎮大莊子村五組的村民,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戶。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他依靠養殖、農業種植等實現了脫貧致富夢,“這些都離不開‘瓜爺’的幫助啊!”安建剛發自內心地感謝著。

“瓜爺”看似是綽號,實際上是村民對農業技術員李富春的敬稱。李富春自2008年被大莊子鎮聘請為農業技術員,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對日光溫室的搭建、種植、栽培、管理、銷售等各個環節“沒有不知道”的。在他的精心指導和聯繫協調下,大莊子鎮日光溫室畝均效益創造了金塔縣最高紀錄。

“‘瓜爺’是能人,他帶動了我們鎮的大產業。”大莊子鎮黨委書記劉耀華說。2008年,李富春受大莊子鎮黨委、政府的邀請,擔任了全鎮日光溫室的技術指導員後,他就遇到了難題——當地群眾一聽說搞溫棚種植,不是繞道走就是直搖頭,紛紛都說“傷不起”。

為了給廣大農戶重新樹立種植溫棚的信心,李富春和包村幹部深入農戶家中開展民情調研。每到一戶,他都不厭其煩地對家庭人口、身體狀況、種植養殖、收入情況、住房狀況等信息刨根問底,全面掌握農戶的第一手資料,並進行分析彙總,有針對性地對農戶進行政策宣傳、算賬對比、現身說法,將高效農業科學知識在農民群眾中進行言傳身教的宣傳,動員農戶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搭建日光溫室。

在李富春苦口婆心的動員下,終於有12戶農戶被他的耐心和熱情打動,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決定再搭建日光溫室……而這12座高標準日光溫室順利建成後,也變成了12戶農戶致富增收的“聚寶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看酒泉」“瓜爺”李富春帶領大家奔向致富路

看著自家日光溫室裡的小金瓜長勢喜人,安建剛笑了

據統計,十多年時間裡,李富春共推廣應用了“兩茬西瓜套種一茬豇豆種植技術”“作物生態栽培技術”“倒棚換土栽培技術”等5項技術,大莊子鎮共搭建日光溫室530座,建成日光溫室產業示範區5個,年產量2400餘噸,年收益達1071萬餘元,棚均收入達52000元,並且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拱棚瓜菜700餘畝。

2019年7月,在大莊子村兩委支持下,安建剛修建了兩個面積達3畝的日光溫室,栽種了兩茬黃瓤金瓜和紅瓤金瓜,收入近4萬元。今年又加種一季豇豆,預計每個日光溫室的收成將達到5.5萬元……

“今年元月份栽種的紅瓤金瓜已經銷售完了,現在豇豆逐漸成熟,也差不多該上市了。等到7月份天氣最好的時間,我們就開始休棚,對大棚進行消毒、晾曬。到9月份就能栽種黃瓤金瓜了,等到12月份上市時搶手得很!”安建剛的日光溫室一年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看著媳婦吳秀紅抱著一大捧剛採摘的豇豆時,安建剛笑得合不攏嘴。

安建剛的日光溫室一年能收穫三次,這是李富春為提高溫棚的種植效益,總結多年實踐經驗推廣的新模式——兩茬西瓜套種一茬豇豆,使過去只能種兩茬西瓜的溫室變成了種三茬,每個大棚能增收三分之一以上。

“大莊子鎮2019年新建的日光溫室棚均收入都在45000元左右,最高收入達到50000元。”李富春告訴記者,隨著日光溫室的推廣,鄉親們的收入增多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了。大莊子鎮“年公”牌小金瓜在2018年參加第十九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時,還獲得了金獎,不僅進一步擴大了品牌影響力,同時也增強了鄉親們栽種金瓜的信心。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看酒泉」“瓜爺”李富春帶領大家奔向致富路

豇豆豐收,讓安建剛和媳婦吳秀紅滿臉喜悅

十幾年來,李富春將自己的心血和精力都放在了大莊子鎮日光溫室產業發展上。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他用樸素無言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奉獻”、什麼是“執著”。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擴大日光溫室建設規模,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再添一把力。”李富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