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全球疫情蔓延 75%國內企業海外訂單減少

來源:中金點睛

近期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經濟指標下滑;中國則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開展全面復工復產。進入2季度,一線企業經營前景如何?出口企業又將如何應對嚴峻的海外經濟形勢?繼2月中旬後,中金前哨調研小組再次展開企業問卷調研,將企業經營的第一手信息與投資者分享。

摘要

本次調研共回收116份有效問卷,概況如下:

覆蓋中國內地17個省/直轄市及一家北美企業,企業所在地佔比較高的地區為廣東、北京、江蘇、浙江。

行業涉及廣泛,製造業企業共54家,佔比47%,涵蓋電子、紡織服裝、機械設備、汽車等行業。服務業企業有53家,集中在金融、教育培訓、TMT(科技、媒體和通信)、醫療以及休閒服務(包括旅遊會展)等行業。

本次參與調研的中小微型企業較多:年經營收入在1000萬元以下和1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企業分別有23家和34家,合計佔比達到49%。

本次問卷調研的主要結論:

絕大多數調研企業已經復工復產,產能利用率回升則相對較慢。95%的企業已經復工。在已經開工的企業中,有41%的企業產能利用率恢復至八成以上,但仍有30%的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一半。

本次調研企業對2020年經營前景的整體預期較2月調研結果更趨謹慎。2/3左右的企業預計今年營收和利潤將雙雙同比下滑,這一比例較2月調研結果有所擴大。教育培訓、旅遊會展及交運等企業預期較差,採掘、公用事業等企業則相對積極。

企業的穩就業壓力較大。將近60%的調研企業表示目前的員工數量相比去年底有所減少,其中14%的企業已縮減1成以上員工。部分短期受疫情衝擊大、但需求有望回升的企業(如交通運輸)的就業前景可能會逐步改善,但出口佔比大的企業將繼續縮減人員規模。

截至開展調研時(4月中旬),75%企業的海外訂單已經減少。77%的企業預計2020年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將下滑,且48%的企業認為幅度將超過20%。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包括汽車、化工、機械設備等製造業,以及旅遊會展和教育培訓等行業。分地區看,美國和歐盟的訂單下滑幅度或最大,但面向東南亞出口的挑戰也不容小覷。

調研企業反饋,目前受惠最顯著的紓困政策為五險一金和稅收減免,同時企業也最期待進一步減稅降費。在穩定就業方面,企業認為政府發放適度的直接補貼可能會有較好的提振效果。

正文

百家企業再調研:全球疫情蔓延,經營前景如何?

3月以來,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確診人數已近300萬人。歐美國家“第二波”疫情尚未結束,“第三波”新興經濟體疫情又蔓延開來。另一方面,中國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較好的控制,經濟活躍度逐步上升。我們在2月中旬曾組織百家企業調研復工進展,時至今日,一線企業經營狀況如何?面對嚴峻的海外經濟形勢企業又將如何應對?中金前哨調研小組再次展開企業問卷調研,以獲得第一手信息。特別強調,報告中的內容和數據是對調研企業的反饋總結,不代表中金的研究觀點。

I. 調研企業概況

本次調研共回收116份有效問卷,問題包括企業經營現狀及預期、就業、海外訂單及政策等多個維度:

覆蓋內地17個省/直轄市及一家北美企業,共計45個城市。企業所在地佔比較高的地區為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合計66家企業,佔全部調研對象的57%。

調研企業所在行業覆蓋較為廣泛,包括上中下游製造業及服務業。在本次參與調研的企業中,製造業企業共54家,佔比47%,涵蓋採掘、電子、紡織服裝、機械設備、汽車等行業。服務業企業有53家,集中在金融、教育培訓、TMT(科技、媒體和通信)、醫療以及休閒服務(包括旅遊會展)等行業。此外,樣本中還包括6家建築企業和3家採掘企業。

本次參與調研的中小微型企業較多。從企業收入規模看,年經營收入在1000萬元以下和1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企業分別有23家和34家,合計佔比達到49%;從員工人數看,100人以下的企業有53家,佔比為45.7%,100-500人的企業有26家,佔比為22.4%。此外,參與調研的大型企業(年營業收入在10億元以上且員工人數多於1000人)有19家,佔總樣本的16.4%。

我們特別關注出口企業的海外訂單及收入變化。參與調研的企業中,廣東、江蘇、浙江等出口大省企業較多,有海外收入的企業達到60家,佔比52%。在海外疫情快速蔓延、全球經濟大幅放緩的背景下,出口企業面臨的挑戰不容小覷。

圖表: 調研企業覆蓋內地17個省/直轄市以及北美地區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行業分佈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營業收入規模分佈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員工總數分佈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海外業務收入佔比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II. 企業經營現狀及預期——相比2月變化幾何?

相比2月,海外疫情蔓延是最大的變量。彼時大多數觀點認為疫情的衝擊將主要集中在1季度,但3月以來,海外主要經濟體紛紛按下“暫停鍵”,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持續時間可能比此前預期更長。本次調研企業對經營前景的整體預期較2月調研結果更趨謹慎。當然,由於兩次調研企業樣本並不相同,這一結論可能存在誤差。

絕大多數調研企業已經復工復產,但產能利用率回升則相對較慢。在參與調研的116家企業中,95%的企業已經復工,僅6家企業沒有明確的復工時間或已經關停,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行業。回頭看,大多數企業在3月以前就已經復工完畢。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指標可能是產能利用率——相比單純的復工率而言,這一指標可能更能反映出實際的生產情況。在已經開工的110家企業中,有41%的企業產能利用率恢復至八成以上,但仍有30%的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一半。考慮到目前大多數省市已經放鬆了嚴格的隔離防控措施,企業產能利用率偏低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人員流動相對滯緩,且經濟走弱時需求不足、訂單開始下降。

本次調研企業對經營前景的整體預期較2月調研結果更趨謹慎。本次調研中,2/3左右的企業預計今年營收和利潤將雙雙同比下滑,這一比例較2月調研結果有所擴大。32%的企業預計今年收入將同比下滑0-20%,28%的企業認為今年收入將同比下滑20-50%。此外,29%的企業預計利潤將同比下降0-20%,23%的企業預計利潤將同比下滑20-50%。不過,對經營前景特別悲觀的企業數量相比2月有所減少——本次調研中,預計2020年收入下降超過50%的企業有8%、預計利潤下降超過50%的企業有15%,分別低於2月調研時的13%和18%。

分行業看,在本次調研中,教育培訓、旅遊、會展及交通運輸等服務型企業對2020年的經營前景持有謹慎態度。製造業方面,紡織服裝和電子行業的企業普遍預計今年收入會顯著下降。另一方面,採掘和公用事業(樣本中主要為環保企業)企業相對積極。

企業的現金流狀況較2月可能有小幅改善,個別企業壓力較大。78%的企業現金流能維持3個月以上的正常運轉,5%的企業表示現金流處於緊繃狀態,總體結果相比我們2月調查時小幅改善。本次調研中,現金流緊張的企業並未集中在某些行業,這與2月酒店、餐飲等行業企業現金流普遍吃緊的情形有所不同。

企業投資信心較為疲弱。61%的企業今年將縮減資本開支,而這一比例在2月時為48%。疫情過後,民間投資的復甦相較政府投資可能更加緩慢。

圖表: 絕大部分企業已經成功復工復產…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但產能利用率的回升不及復工率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企業對2020年營業收入的預期(對比2月結果)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企業對2020年利潤的預期(對比2月結果)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教育培訓、紡織服裝和旅遊會展等行業對今年的收入前景更為謹慎…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教育培訓、旅遊會展和金融行業對今年的利潤前景更為謹慎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現金流狀況總體較為充裕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企業投資信心仍然較為疲弱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III. 企業面臨的穩定就業壓力如何?

此次調研中有三個問題涉及企業當前面臨的穩定就業壓力:2020年初至今員工數變化、預計2020年全年員工數變化,以及當前支付員工薪酬的變化。調研結果顯示,不少企業的員工數已經有所減少,但部分企業年底前可能會恢復一部分招聘;另一方面,一些出口比重較大的企業可能會繼續縮減人員規模。調研企業支付的薪酬水平相比疫情前變化不大,工資成本可能相對比較剛性。

將近60%的調研企業表示目前的員工數量相比去年底有所減少,其中14%的企業縮減了1成以上員工,另有46%的企業進行了小幅的裁員。但另一方面,仍有5%的企業表示今年以來員工數量增加了10%以上。

展望2020年全年,穩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部分短期受疫情衝擊大、但隨後需求可能回升的企業就業前景有望逐步改善,但出口佔比大的企業將繼續縮減人員規模。14%的調研企業預計在年底前降縮減1成以上員工,另有42%的企業預計今年將減少僱傭員工數。出口佔比較高的企業普遍將繼續縮減人員規模。不過,有16%的企業預計今年仍將增加10%以上的員工。

分行業看,交通運輸、TMT、家電傢俱製造,以及公用事業等行業的企業員工數量有望在疫情過後有所恢復。TMT和公用事業行業本身在此次疫情中受衝擊相對較小,且部分企業可能將受益於基建投資和政府投資的上升;而交運等短期受衝擊大的企業經營將在疫情得到控制後逐步恢復正常,其穩就業壓力也將逐步緩解。但另一方面,教育培訓、汽車及電子等行業的受訪企業則表示由於行業前景不明,在招聘方面將持續謹慎。

圖表: 2020年初以來調研企業的員工數變動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預計2020年全年員工數變動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2020年初以來支付員工薪酬變化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預計2020年員工數將下降的調研企業行業分佈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不同行業調研企業當前vs.預期2020年全年的就業情況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IV. 海外疫情蔓延的衝擊

本次調研中,有海外收入的企業有60家,佔比超過50%,其中有19家企業海外收入超過總收入的一半。當前歐美國家“第二波”疫情尚未結束,“第三波”新興經濟體疫情又蔓延開來。雖然中國公佈的3月進出口增速雙雙回升且高於預期,但疫情對海外經濟的問題可能才剛剛開始顯現、外貿新訂單減少等問題尚未在宏觀數據中得以體現。因此我們特別關注這部分調研企業目前海外業務的經營現狀。

截至開展調研時(4月中旬),75%的企業海外訂單已經減少。43%的調研企業目前接到的海外訂單同比下滑幅度超過20%。由此,有55%的調研企業預計今年2季度的海外業務收入將至少下滑20%;其中受影響最為嚴重的企業為休閒服務(旅遊會展)、交運和建築設計等行業。

由於海外疫情仍在發酵中,我們請受訪企業預計2020年全年海外收入的變動:77%的企業預計2020年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將下滑,且48%的企業認為幅度將超過20%。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包括汽車、化工、機械設備等製造業,以及旅遊會展和教育培訓等行業。17%的企業預計今年海外業務與去年將基本持平。另外,6%的企業預計2020年海外業務能取得正增長。

分地區來看,美國和歐盟的訂單下滑幅度或最大,但面向東南亞出口的挑戰也不容小覷。由於大多數受訪企業本身的出口目的地就集中在歐美,因此結果顯示這兩個地區的海外收入下降幅度將最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有22家企業(佔比三分之一)的企業認為今年出口東南亞的收入將出現最大收縮。考慮到今年1季度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而東南亞中的印尼等國疫情剛剛開始爆發,針對這部分地區的出口可能面臨不小的挑戰。

面對外需下滑,企業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出口轉內銷”、爭取優惠措施,也有一些企業不得不關停部分生產線。62%的調研出口企業正通過在線銷售等途徑,積極開拓國內市場;37%的企業利用政府的各類優惠措施維持企業運作。與此同時,有43%的企業不得不關停部分生產線、縮短員工工作時間,或給員工放假來應對外需下滑的局面。

圖表: 2020年初至今調研企業海外訂單變化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預計今年2季度海外業務收入變動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預計2020年全年海外業務收入變動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預計2020年海外收入變動的地區分佈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應對外需下滑採取的主要措施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V. “紓困政策”的效果與企業的建議

調研企業反饋,目前受惠最顯著的紓困政策為五險一金和稅收減免,其次為融資支持和房租減免;同時企業最期待的政策是進一步減稅降費。此外,也有受訪者提出,能否給予特別困難的企業直接補貼支持。迄今為止,45%的調研企業已經享受到五險一金減免的優惠,32%的企業則減少了稅收繳納。此外,30%的企業獲得利息下調或信貸額度更加寬鬆等形式的融資支持,另有21%的企業房租獲得了減免。往前看,多達72%的企業期望政府能夠進一步減稅降費,46%的企業希望融資環境能夠繼續改善,37%的企業則認為穩定宏觀環境對於企業經營將大有裨益。

特別地,有56%的調研企業提出,如果政府能發放適度的直接補貼,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提振效果。從國際經驗來看,政府給予企業的補貼主要集中在僱員工資方面,例如中國香港、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地區均提出,政府將為承諾不裁員的企業補貼僱員工資。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3月20日提出,對於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微企業,可以返還最高100%上年繳納的失業保險費(注:目前失業保險費率為1%,其中單位繳納0.5%,個人繳納比例0.5%);目前北京宣佈對符合要求的中小微企業可100%返還上年繳納總額,其他各地返還比例不等。

最後,誠摯感謝受訪企業在最後的開放性回答中主動留言。很多企業家從具體的融資政策、減稅降費、補貼和提振消費信心等方面提出非常多的建議和意見,具體請見表格。

圖表: 調研企業反饋已落實的紓困政策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調研企業希望獲得的政策支持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部分國家和地區針對企業的直接補貼措施

資料來源: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各國財政部,中國香港財政司,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企業的主要建議

  資料來源:調研企業,中金公司研究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