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明朝生死的一战:8万将士敌不过1万,4位统帅只剩下了1位

话说努尔哈赤在建州起事,建国国号为后金,以“七大恨”为由,向大明帝国宣战。今天要讲的一场战役是萨尔浒之役,又称之为大清的龙兴之战,这场战役是清攻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导致明朝由攻势被迫变为守势。

决定明朝生死的一战:8万将士敌不过1万,4位统帅只剩下了1位

这场战役在逻辑上几乎是说不通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为什么呢?

首先,大明帝国在辽东已形成“服从”之势,由李成梁镇守辽东,而他镇守辽东的方法非常简单,不管哪个部落,一旦强大了,就立刻将这个部落的男人全部杀光,女人全部掳走做奴隶。这样也就避免了在辽东地区形成新的权力中心、新的暴力中心,避免了出现一股强大的势力影响到他,威胁到大明王朝,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努尔哈赤的势力是很难形成的,但是它最终还是形成了。

决定明朝生死的一战:8万将士敌不过1万,4位统帅只剩下了1位

还有一个就是力量的对比,当时女真部落的战士不过万人而已,而大明帝国派出了一支强大的部队,这支部队由四路大军组成,兵力达74000人,此外还有朝鲜的联军,在史书上称之为鸟军,所谓鸟军,就是说武器用的是鸟枪,这种武器杀伤力极大,而且在远距离作战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决定明朝生死的一战:8万将士敌不过1万,4位统帅只剩下了1位

明朝的这四支部队,由四员赫赫有名的战将统领。第一员,杜松,史称杜疯子,这个人是位老将军了,曾在戚继光手下作战,脾气非常暴躁,有家将养子无数,统军一万多人。第二员战将是刘挺刘大刀,这个人的养子是最多的,有几百个,其部队的作战力也是非常强。第三个人是努尔哈赤的结义兄弟,叫李如柏,是李成梁的亲儿子。第四个人是马林,明朝名将马芳次子,有文述“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此次明朝的军队可谓是来势汹汹,有备而来。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明朝为什么还会惨败呢?

纵观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大多都是因为轻敌而导致最终的惨败,加之此次战役的主帅杨镐是个昏庸之辈,所谓“主帅不力,何以统三军”。说到这个杨镐,他是有“前科”的,在朝鲜战场上惨败,事后还粉饰战绩,谎报军情,如此之人怎能是个好的将领呢?

决定明朝生死的一战:8万将士敌不过1万,4位统帅只剩下了1位

在萨尔浒之役中,杨镐下令某支部队攻敌的左方,某支部队攻敌的右方,在这个命令下达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部署,四支部队在荒野中各走各的路,没有通信兵没有前后联系,谁也不知道友军在什么地方。(丧失了统一的指挥)

决定明朝生死的一战:8万将士敌不过1万,4位统帅只剩下了1位

而努尔哈赤的部队,则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女真族战士凶悍非常,历史上有句话:“女真人不可过万,一旦过万天下无人可治。”当一支部队被消灭时,其他三支部队却全然不知,如此一战怎能不败?到最后四支精锐部队只剩下了李如柏的部队,说到这个李如柏,他最后也是悲壮赴死,你说在同一场战争中,其他三支部队都覆灭了,唯独你没事(前面说到他是努尔哈赤的结义兄弟),这时候的李如柏也是百口难辩了,最终选择自裁以示清白。

决定明朝生死的一战:8万将士敌不过1万,4位统帅只剩下了1位

在这场战役后,明朝损失巨大,彻底失去了对辽东的控制,后金努尔哈赤形成了对大明帝国的不断蚕食之势。这场战役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偶然在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明末腐朽,新势力崛起,以新换旧成为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