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2018年下半年,星巴克中國市場出現9年來首次負增長;2019年第一季度,星巴克同店訂單量繼續下跌2%。穩坐咖啡行業霸主地位的星巴克,這次是誰動了它的奶酪?

星巴克≠咖啡,星巴克=咖啡館


定位理論指出,品牌是品類的代表。要分析一個品牌所在的競爭格局,首先要明確它所在的品類。星巴克代表了什麼品類?很多人會說,星巴克=咖啡。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在認知上,“咖啡”確實是很多人對星巴克的第一聯想。然而,在實際消費場景中,真的是這樣嗎?

不妨回想一下,你一般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去星巴克?可能有以下幾個情形:


1.逛街累了,找個地方小憩;2.約的人還沒到,找個地方等人;3.找個地方坐下來,和朋友聊聊天;4.不想一個人呆在家,想找個地方坐下來看書、工作;5.非正式的商務會談;……

有什麼情形,是你真正奔著喝一杯“高品質咖啡”去的呢?

很少。

這說明,在實際消費場景中,星巴克並不是消費者對“咖啡”的購買表達,而是對“咖啡館”的購買表達。

咖啡和咖啡館,二者區別在哪?區別在滿足的需求不同。咖啡賣的主要是產品本身,滿足的是提神需求。而咖啡館賣的是一種場景附加值,滿足的是社交需求。

正如星巴克前董事長舒爾茨對星巴克下過的一個定義:這不是一家簡單的咖啡館,而是通過咖啡這種社會黏結劑,為人們提供聚會場所的“第三空間”。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也就是說,在星巴克,咖啡只是一種“社會黏結劑”,而重點落在“第三空間”上。如果沒有“第三空間”的氛圍以及體驗感,很多人是不會單純為了一杯咖啡,消費星巴克的。

實際上,咖啡館作為“第三空間”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1657年,英國的咖啡館就扮演了“公眾交流地”的角色。不論醫生、商人、演員、律師、牧師、軍官、政客,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群體的主題咖啡館,其社交屬性的細分程度,遠遠超過了今天的星巴克。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17世紀英國倫敦咖啡館)



所以,與其說星巴克創造了“第三空間”的需求,不如說星巴克在努力恢復咖啡館的本來面目。

只不過,這種恢復正好踩上了時代發展的節拍,恰逢其時。

20世紀80年代,美國城市郊區化,原來的社交空間(諸如小酒店、理髮店、美容店等)慢慢消失了,逐步被自給自足的郊區家庭取代,越來越多的人過著從家到工作地點的兩點一線式生活,處在喪失人際交流的危險之中。於是,創造一種用以填補這一空缺的新型社交空間,成為一種社會需求。

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正好滿足了這一社會需求。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具有鄰里情誼的聚會場所,星巴克得以快速做大。2016年,星巴克市值突破84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品牌之一。

然而,再成功的品牌也有其破綻。在中國市場,代表“高品質咖啡+第三空間”的星巴克,在“咖啡”和“第三空間”兩方面都未能很好地滿足顧客需求,給其它品牌留下了異軍突起的機會。

“咖啡”的競爭機會

據統計,2018年,美國的咖啡館數量接近5.3萬家,而中國的咖啡館數量超過10萬家。在“咖啡之都”紐約,每2.4萬人擁有一家星巴克;在上海,每3.5萬人擁有一家星巴克。然而,中國年人均咖啡消費量只有4杯左右,即便上海也僅在20杯左右,而美國的年人均咖啡消費量則高達400杯。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咖啡館數量與咖啡消費量的不成正比,說明美國大部分消費者並非從咖啡館渠道獲取咖啡。而星巴克作為咖啡館的領導品牌,在進入中國20年來,實際上並沒有充分挖掘咖啡品類的增長潛力,引領咖啡品類躋身主流飲品。

為什麼會這樣?在星巴克的領導下,咖啡館成為“高品質咖啡”和“第三空間”的組合。在中國,這一價值組合在推動星巴克快速擴張的同時,也帶來了三重戰略性弱勢:

1、咖啡售價高。為了滿足消費者“第三空間”的需求,一家咖啡館的租金成本要佔到25%左右,加上高折舊、高人工,讓咖啡館的運營成本非常高。為了消化這些成本,一杯成本5元的優質現磨咖啡,要賣到30~40元,這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已是月均可支配收入的1%,成為多數人眼中的的高端消費品,讓人望而卻步。

2、咖啡本身被弱化。當星巴克把大量的成本都花在“咖啡館”上時,咖啡本身就被弱化了。人們消費星巴克,或為聊天,或為消遣,咖啡本身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以至星巴克進入中國20年來,普及了咖啡館社交文化,卻沒有普及咖啡文化。

3、不方便。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線上社區大量取代線下社區,原來的“第三空間”需求,被部分轉移到了線上。加上餓了麼、美團等便利平臺的發展,外出的成本上升了,消費者開始變宅,如果沒什麼特別的意義,很多人不願出門,更不願意大老遠跑到咖啡館喝一杯咖啡。

咖啡館的這三重弱勢,決定了星巴克無法引領咖啡品類,躋身飲品界主流。

誰能承擔這一責任?我們可以對標一下飲食文化結構較為接近的日本。據統計,2015年,日本的咖啡進口總量為43萬噸,僅次於美國和德國。

咖啡在日本何以如此深入人心?核心原因在於,日本從提神需求入手,通過廉價、方便的速溶咖啡、罐裝咖啡,逐步普及了咖啡文化。實際上,速溶咖啡、罐裝咖啡以及冷熱兩用的自動販售機,都是日本人發明的。廉價、方便的咖啡供應,使得越來越多的日本消費者以咖啡作為緩解日常疲勞的手段,培養了他們的咖啡飲用習慣,促成了人年均飲用360杯以上的消費記錄。

然而,在中國,咖啡文化仍在起步階段。對多數中國消費者來說,沒有提神需求、情感需求做基礎,咖啡館社交需求就像是空中樓閣。

因此,要在中國做大咖啡品類,首先要回歸咖啡本身——讓咖啡由“輕奢品”變為日常飲品,從滿足社交需求回到提神需求,從一杯便宜、便捷的咖啡做起,進入大眾市場,然後逐步向情感需求、社交需求遞進,最終讓咖啡文化在中國生根發芽。這就是“咖啡”的競爭機會。


瑞幸的戰略定位

原神州租車COO錢治亞,敏銳地嗅到了“咖啡”的競爭機會。2017年,錢治亞創辦了中國本土咖啡品牌——瑞幸。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要把握競爭機會,首先需要找到定位,讓品牌成為顧客首選。而要成為顧客首選,前提是進入顧客心智。進入心智的要訣有二,一是要和心智中已有的事物產生關聯,二是要和心智中已有的事物形成區隔。沒有關聯,顧客接受成本太高,會屏蔽你的信息。沒有區隔,顧客感知不到新的利益,也會屏蔽你的信息。

瑞幸咖啡如何進入心智?就中國咖啡市場而言,心智中已被人們熟知的事物,自然就是星巴克。在認知中,星巴克代表了“高品質咖啡”。因此,瑞幸要進入心智,最好的方式就是關聯星巴克。在這方面,瑞幸有兩點做得比較突出。其一,是2018年5月發佈公開信批評星巴克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實現借勢。其二,是標榜自己為“大師咖啡”,在產品品質上跟隨星巴克,從而在品類上繼承了星巴克咖啡的“高品質”基因。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關聯之後,如何形成區隔?瑞幸的方式是分化新品類。星巴克的品類是什麼?由“高品質咖啡+第三空間”所構成的“咖啡館”。瑞幸如何分化品類呢?做減法,將“第三空間”的元素剔除,迴歸咖啡本身。用錢治亞的話說,就是用“無限場景”取代“第三空間”,做一杯平價、便利的咖啡。

通過剔除“第三空間”,瑞幸創造了一個新事物——咖啡快取店,和“星巴克”形成了鮮明區隔(儘管瑞幸的旗艦店、悠享店也具有“第三空間”的功能,但並非主流,說到底不過是為了拔高品牌形象、撐撐門面而已,其作用類似星巴克在上海2700平的甄選烘焙工坊)。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瑞幸咖啡門店)



新品類進入心智後,接下來就要面臨顧客選擇的檢驗。在顧客視角下,不同的選擇可以歸為不同品類,我們稱之為品類對手。咖啡快取店有一些什麼品類對手呢?主要有三類:

1、在1~6元的低端價位上,有速溶咖啡、即飲咖啡。這類產品主要滿足純粹攝取咖啡因提神的需要。

2、在8~15元的中端價位上,有便利店咖啡、快餐店咖啡。如麥當勞、肯德基、7-11提供的現磨咖啡,為大眾消費群體提供就近的咖啡供給,在滿足顧客提神需要的同時,也可以滿足一定的口感需要。

3、在30~40元的高端價位上,有星巴克、太平洋、costa等咖啡館咖啡。這類咖啡採用優質的產品原料和製作工藝,所滿足的需求已經超越了產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進入到情感需求、社交需求的層次。

咖啡快取店作為一個新品類,要發展壯大,就要找到品類定位,也就是要針對品類對手確立優勢位置。瑞幸的優勢位置是什麼呢?

相對速溶咖啡、即飲咖啡而言,瑞幸的優勢是“新鮮”。儘管速溶咖啡、即飲咖啡比現磨咖啡便宜不少,但隨著中國的消費升級,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品質生活,用合理的價格買一杯口感更好的咖啡,成為一種趨勢。而瑞幸也通過“首杯免費”、“買2贈1”的促銷策略,降低了實際售價,從而收割了一部分速溶咖啡、即飲咖啡的客群。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雀巢速溶咖啡)



相對便利店咖啡、快餐店咖啡而言,瑞幸的優勢是“專業”。麥當勞、7-11的咖啡雖然也是新鮮現磨的,但畢竟7-11什麼都賣,麥當勞的重心也是漢堡,不是咖啡。而瑞幸則是“專業”的“大師咖啡”,帶來了品牌格調,從而轉化了一部分重視情感需求的顧客。

相對星巴克等咖啡館現磨咖啡而言,瑞幸在“新鮮”、“專業”上都不能及,但有一個優勢,就是“便利”。星巴克們往往開在購物中心的黃金地段,即便在寫字樓,布點也不夠密集,購買並不方便。而瑞幸的快取店往往就開在寫字樓下,便利性優勢明顯,可以轉化一部分時間緊缺的咖啡愛好者。


瑞幸的戰略配稱

戰略=定位X配稱。在確立定位之後,接下來就要圍繞這個定位配置資源。瑞幸是如何圍繞咖啡快取店“專業、新鮮、便利”的定位配置資源的呢?

在產品上,將咖啡豆成本提高20%到30%,採購瑞士頂尖咖啡機,邀請WBC冠軍調配咖啡配方。在杯型上,避免星巴克中杯、大杯、超大杯的叫法,統一為大杯,簡化了顧客選擇。同時,在APP上開設全程直播通道,消費者可以通過APP實時觀看咖啡製作過程,從而更加信任瑞幸咖啡的品質。

在店面上,砍掉“第三空間”,聚焦快取店,將場景簡化到接近奶茶店的程度,從而大幅降低租金和裝修成本,提高密集布點的可能性。

在價格上,將不同的咖啡品項簡單區分為21元、24元、27元三種,在匹配“專業咖啡”定位的同時,將折扣上升為戰略,長期推行“充2贈1”的活動,將每杯咖啡的實際價格降到14~18元。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瑞幸咖啡APP點餐界面)



在渠道上,圍繞“便利”進行密集布點。區隔於星巴克所在的購物中心,瑞幸服務於“第二空間”,即聚焦寫字樓商圈,讓消費者在公司樓下就能取咖啡。對於一些大的企業客戶,瑞幸甚至把門店開到了公司內部,比如2018年7月入駐愛奇藝;2018年9月入駐奔馳北京總部;2019年3月入駐騰訊。此外,瑞幸的門店不設收銀,顧客通過瑞幸APP或小程序下單,2~3分鐘後就可以自取。若不想下樓自取,也可以選擇送貨上門,一般18分鐘內會送達,強化了便利屬性。

在推廣上,高舉高打,啟用代言人湯唯、張震,通過電梯廣告、微信朋友圈LBS廣告快速建立知名度。同時推出首杯免費、分享好友送一杯等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嘗試購買,砸錢培養用戶消費習慣。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瑞幸咖啡朋友圈廣告)


通過燒錢模式,瑞幸在成立半年內,快速開出500家門店,一出手就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了“成長最快的咖啡品牌”認知,在心智中實現搶灘登陸。2018年底,瑞幸門店突破2000家。根據瑞幸發佈的計劃,到2019年底,瑞幸門店數將達到4500家,一舉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屆時,瑞幸將在心智中站穩腳跟,在“咖啡快取店”的品類上,實現對星巴克的徹底分化。

“第三空間”的競爭機會

星巴克不僅在“咖啡”上留下了競爭機會,在“第三空間”上也留下了競爭機會。“第三空間”是1989年美國社會學教授雷·奧登伯格在《The Great Good Place》一書中提出的概念,指區別於家庭(“第一空間”)、工作場所(“第二空間”)的購物休閒場所,包括購物中心、圖書館、咖啡館、酒吧、公園等等。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第三空間”概念提出不久後,購物中心開始全面承擔起“第三空間”的功能。在美國,每年大約要建造140座大型購物中心,以滿足人們對於舒適環境、休閒娛樂、知識獲取、社交活動、飲食購物、個性展示等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中國,自1996年第一個購物中心——廣州天河城開業後,購物中心逐漸發展起來。在購物中心,人們需要逛街、吃飯、看電影,自然也需要休憩。而咖啡館正好可以承擔休憩的功能。於是,星巴克跟著購物中心進入了150箇中國城市,並逐漸成為購物中心的商業“標配”。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天河城內部)


如果把“購物中心”看作一個大的“第三空間”,那麼星巴克就是這個“第三空間”中的“第三空間”,佔據了“第三空間”的頭部。

但是,星巴克的“第三空間”與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並不完全契合。對消費者而言,如果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逛累了可以小憩的場所,那麼飲品就只是其中一個構成要素。在美國,由於咖啡文化的普及,咖啡承擔了這一飲品的角色。但在中國,咖啡文化遠未形成,很多消費者甚至不喜歡喝咖啡,因此,以咖啡作為“第三空間”的黏合劑,得了天時卻未得地利人和。

誰能替代“咖啡”成為中國“第三空間”的最佳飲品呢?茶飲。

在文化上,中國擁有悠久的飲茶休憩文化和社交文化,與咖啡相比,茶飲是更廣譜的社交飲品,更能帶來休閒感和放鬆感。

在功能上,茶飲或許不如咖啡那般提神醒腦,但飲品滿足的第一需求是解渴,不是提神。在認知中,茶飲是滿足解渴需求的第一大品類。特別是在中國5000年茶文化的薰陶和沉澱下,以茶解渴,高頻而剛需。


在口味上,茶飲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味道。當一杯咖啡和一杯清茶同時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會怎樣選擇?絕大部分時候,你還是會選擇茶。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一方面是存在大量不喝咖啡但有“第三空間”需求的顧客;另一方面,星巴克也越來越“麥當勞化”,“第三空間”的營造越來越弱。於是,一種新型“第三空間”,成為一種社會需求,呼之欲出。

喜茶的戰略定位


在資本的驅動下,以喜茶為代表的茶飲店迅速崛起,試圖把握中國“第三空間”的競爭機會。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要成為消費者“第三空間”的首選,首先要進入心智。喜茶如何進入顧客心智?

在發展初期,喜茶在產品上和傳統茶飲形成了關聯,從奶茶進化成了“新茶飲”。但消費者仍然把喜茶歸類為奶茶店。在奶茶店市場,已經有了一點點、CoCo等數一數二的強勢品牌。其中CoCo全國門店3000多家,一點點全國門店4000多家,很多黃金位置都已被搶佔。如果繼續以奶茶店的形成擴張,喜茶將很難切入,競爭機會很小。

定位理論指出:要麼數一數二,要麼分化新品類。喜茶如何在心智中與奶茶店形成區隔?在強敵當前的情況下,只能分化新品類。從2014年中山小欖店開始,喜茶將店面擴大到100多平米。擴大後的喜茶門店,效果立現,新店營業額很快超過了之前所有門店,而消費者也不再將喜茶歸類為“奶茶店”。

實際上,大店模式的喜茶,已經和咖啡館沒有太大區別。在產品價格上,一杯喜茶已經接近一杯咖啡的價格,其代表品項“原創芝士茗茶”的造型甚至酷似“卡布奇諾”。在消費需求上,顧客來喜茶也不只是喝茶,還有大量的消費者在這裡等人、聊天、工作、談生意甚至自拍。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原創芝士茗茶)


同時,大店模式也帶給喜茶一個新的課題:茶飲店如何針對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咖啡館確立優勢位置?

要確立這個優勢位置,首先要找到星巴克的強勢。星巴克的強勢是什麼?自帶著“美國文化象徵”的光環進入中國伊始,星巴克就成為了“小資”的代名詞。這一強勢背後的弱勢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星巴克的客群逐漸老化,特別是在互聯網語境下,成為“裝逼”、“裝資深”的代名詞,將大量年輕顧客群拒之門外。

茶飲店是從奶茶店分化出來的,因此繼承了奶茶店原本具有的“年輕化”的屬性。因此,茶飲店的品類定位,就是“年輕人的第三空間”:通過新型“第三空間”的打造,為新茶飲注入社交文化,提升新茶飲的溢價;同時,通過“茶飲年輕化”,讓“新茶飲”替代“咖啡”,成為“第三空間”新的黏合劑,和星巴克搶佔年輕消費群體,從而避免了和星巴克的正面作戰。

喜茶的戰略配稱

明確戰略定位後,喜茶如何圍繞“年輕人的第三空間”來配置資源呢?

首先,在產品上,創新茶飲,讓茶飲變酷。所謂變酷,就是打破不合理的常規。比如說,當傳統奶茶店還在用粉末製作奶蓋時,喜茶選擇用鮮奶製作奶蓋,覆蓋在用傳統茗茶熬製的茶底上,首創了芝士奶蓋茶。這樣的奶蓋茶口感醇厚順滑,且符合年輕人口感偏甜的喜好,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同時,新茶飲在視覺上也很有設計感,符合年輕人對“高顏值”的追求,讓很多消費者忍不住拍照分享,由此吸引了更多關注。


在環境裝修上,以現代簡約風格為基調,加入和年輕人生活相關的元素,形成一種簡潔明快的空間風格,在繼承“第三空間”休閒屬性的同時,和星巴克的老成持重相區隔。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店內裝修環境)


在價格上,高出一點點、CoCo等傳統奶茶一倍以上,從而形成高端認知;同時又比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價格低出20—25%,從而低價側翼星巴克。

在渠道和傳播上,將口碑和開店有機結合,以口碑為先導,順勢開店。據喜茶創始人聶雲宸介紹,喜茶的芝士奶蓋茶在江門一炮打響後,並沒有人跟進。後來喜茶從江門直接跳去中山市區開店,一點生意都沒有。於是重新規劃,選取了江門旁邊的小欖鎮。小欖鎮已經有一小部分人喝過喜茶,是喜茶的忠實粉絲,為喜茶帶來了大量口碑傳播。喜茶進駐後,就順勢引爆了整個小欖。小欖引爆之後,喜茶又順勢拓展到小欖北邊的順德,然後再從順德拓展到佛山。在完成了江門、佛山、中山的圈地後,喜茶拿到了一億元融資,開始進入廣州和深圳,密集開店。同時,為了保障品牌落地效果,喜茶放棄了加盟,只做直營,從而給到了消費者穩定的體驗,贏得了持續的口碑。

通過極致的產品體驗,喜茶在互聯網上被消費者自發地傳播、分享,迅速形成了一定的口碑。當口碑已經形成,而門店較少時,就產生了供需不平衡,出現了誇張的排隊現象。誇張的排隊,讓喜茶被大量媒體報道,迅速建立了知名度,進一步吸引了更多消費者,製造了更大的熱銷,讓喜茶在短時間內成為對標星巴克、“一杯難求”的新茶飲品牌。


品類定位戰:誰動了星巴克的奶酪?

(喜茶店門口排隊)



結語

顧客的需求,是品牌存在的土壤。在不同的時代、社會背景下,顧客的需求有所不同。中國和美國的顧客需求有所不同,給了瑞幸、喜茶從“咖啡”和“第三空間”兩個不同市場夾擊星巴克的機會。這告訴我們,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作為現有強勢品牌,不要盲目自大,而要始終盯住顧客需求。作為新品牌,也不要被現有強勢品牌表面的成功所迷惑,而要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探尋競爭機會,確立戰略定位,展開戰略配稱,在不同方向上,滿足顧客需求,引領品類做大,最終打造新的強勢品牌。

延伸閱讀:

咖啡定位戰:百年連環“高端側翼戰”

咖啡、茶、可樂:飲料界的定位爭奪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