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专家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0年生产指导意见(北方薯区)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工业原料作物,许多地区将其列为高效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和扶贫优势作物。近年来市场需求旺盛,鲜食消费增加,加工利用稳定,为充分发挥甘薯在现代农业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产业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促进甘薯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0年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薯类专家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0年生产指导意见(北方薯区)

北方薯区

该区位于长城以南、淮河以北黄河流域,包括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等地。

1.选用良种,培育健康种苗

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和市场目标,选用适合当地发展通过国家登记的淀粉型和鲜食及加工型品种;建立健康种薯生产繁育供应体系,改变种植户传统的自繁自育自留种模式,提高脱毒苗普及率,杜绝选用带病毒、带茎线虫、黑斑、线虫病的种薯育苗,提倡高剪苗,苗床发现病株及时清除。严禁从南方疫区调用大田蔓苗头,防止蚁象、病毒病对北方甘薯生产的危害。

2.深耕改土,科学肥水运筹

春薯可在冬天深耕深翻熟化土壤,春季及早浅耕,随耕随耙,保住底墒。底肥以腐熟农家肥和成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鲜食甘薯尽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品质,肥料应用参考值为: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15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提倡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水+肥+药+膜”一体化综合运筹,注意各时期追肥应不超过总用肥量的20%。

薯类专家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0年生产指导意见(北方薯区)

3.适时栽插,构建适宜群体

根据品种市场定位选择适宜的栽插时间,淀粉型甘薯品种断霜后即可栽植,春薯一般在4月25日至5月10日,提倡与淀粉加工企业联合适度规模化种植,订单生产;鲜食型甘薯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期栽插,分批收获销售,避免集中上市;春薯苗百株鲜重0.5公斤以上,夏薯苗百株鲜重1公斤以上。栽插前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种苗基部15-20 分钟。栽插时一次性浇足窝水,封窝严密,保证全苗成活。栽插密度淀粉型春薯栽插密度为3000-3300 株/亩;鲜食型品种春薯栽插密度为4000-5000 株/亩;鲜食型品种夏薯密度适当增加到4000-4500株/亩。

4.加强田管,保证高产稳产

生育前期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为重点,在封垄前后及时除草。生育中期以控制茎叶旺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结合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雨季注意防涝,排除田间积水。鲜食型甘薯可采用覆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技术提高商品薯率,促使壮苗早发。

薯类专家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20年生产指导意见(北方薯区)

5.综合防治,防控病虫害

北方薯区根腐病的防治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无病源地块种植;茎线虫病防治主要通过选择健康种苗、无病地块种植以及药剂封闭薯苗横截面等综合防控技术,杜绝超剂量使用剧毒农药;黑斑病防治从健康种苗抓起,苗床高剪苗,选用壮苗,栽插前浸苗处理;地下害虫防治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如田间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等措施科有效防控蛴螬、金针虫。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几年甘薯南北种薯种苗频繁调用,导致南病北移和南虫北移现象日益严重,北方薯区应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南方病虫害(薯瘟和蚁象)的识别和防治。

6.产销对接,提高种植效益

密切关注市场行情,适度规模化种植,调整栽插期和收获期,避免盲目扩种造成集中上市,提高种植收益。加工用甘薯提倡与企业联合进行订单种植,做好原料市场供应;鲜食用甘薯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做好产品分级,采取分级销售、包装销售、贮藏后销售等措施,提高附加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