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投降後,營長繳獲一把軍刀,上面的一行字讓日本欲花百萬贖回

引言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抗日戰爭中的情況,犧牲了無數烈士才贏得了最終的勝利。而作為侵略方的日本,在簽訂了投降書之後,也回到了自己的國家開始發展,沒有再生出其他事端。但是中日兩國這段慘烈的戰爭歷史,會一直被世代銘記在心的。今天要介紹的這把日本軍刀,就是在日軍投降後我軍營長繳獲的,就因為上面有一行字,所以日本方面想花費百萬贖回,但是我國堅決不同意,因為正是這行字,時刻提醒著兩國之前的過往種種。

日軍投降後,營長繳獲一把軍刀,上面的一行字讓日本欲花百萬贖回

01

原來,日本有一種特殊的文化,叫作軍刀文化。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陸海軍官及其士官,都需要按照規定佩戴指揮刀,而在明治維新之前,只有武士道們才能股佩刀。由此可見,明治維新對日本的影響極大。這些佩刀的源頭並不在日本,據資料顯示,武士道佩戴的太刀起源於我國唐朝。要知道,唐朝時期我國國力強盛,經常有外來使者來訪,能夠流傳到日本並不奇怪。在掌握了冶煉技術以後,日本人就以唐刀為原型,在其基礎上修改,將原先的刀身拉長,變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日本軍刀這種模樣。在學習了西方先進技術之後,日本軍隊發現法國的佩刀文化不錯,便放棄了之前日本傳統的佩刀系統,引進了西洋那種有劍柄的指揮刀,軍刀文化也從此成型。

之後,日本侵略者故意挑釁我國,抗日戰爭也隨之爆發。在抗戰的日子裡,日軍侵略者做全了喪盡天良的惡事,在我國的國土上肆意燒殺掠奪。我國百姓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幸得共產黨英明的領導,在民族精神的凝聚下,大家團結一心,一鼓作氣將猖狂的日本侵略者趕出了我國國土。1945年,日本軍隊宣佈投降,並簽訂了投降書。

日軍投降後,營長繳獲一把軍刀,上面的一行字讓日本欲花百萬贖回

02

當時,時任國民黨第16軍某輜重營營長的餘鴻成奉命去河北定縣接收日本的投降隊伍,在受降完成之後,餘鴻成一共拿到10把軍刀,其中就有一把特殊的軍刀,上面刻著一行字,透露出了日本在中國國土上犯下的罪行,這把軍刀上面刻著“南京之役殺107人”這幾個大字。

要知道,任誰看到這幾個字之後,都會火冒三丈,更不用說是血氣方剛的軍人了。果然餘鴻成看到之後十分生氣,經過調查後,這個俘虜並不是這把刀的主人,而這把刀原來的主人,就是參與了南京大屠殺的軍官向井敏明。要知道,這個名字可是讓人聽了恨得牙癢癢的人,因為他就是南京大屠殺中參加殺人比賽而臭名昭著的惡魔。

日軍投降後,營長繳獲一把軍刀,上面的一行字讓日本欲花百萬贖回

03

之後,這把軍刀被16軍副軍長魏炳文隨身攜帶,因為它是日本侵略過中國的鐵證!後來,魏炳文跟隨蔣介石一起逃往臺灣。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已經步入晚年的魏炳文依舊將這把刀帶在身邊。曾經有不少日本人來找過他,表示可以用高昂的價格來贖回這把軍刀,有的日本人甚至願意拿出百萬美金來交換。要知道,這已經遠遠超過了軍刀本身的價值。但是這些都被魏炳文拒絕了,因為他知道,這把刀是日本侵略我國的證據,就單憑這一個意義,便是千金不換了。後來,魏炳文的兒子將軍刀捐給了臺北博物館,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更多的中國人知道日軍曾經對我國的所作所為了。

日軍投降後,營長繳獲一把軍刀,上面的一行字讓日本欲花百萬贖回

結語

我國營長繳獲的軍刀實際上就是日本曾經罪行的鐵證。要知道,日本人之所以寧願花費百萬美金都要將這把軍刀贖回來,並不是因為軍刀本身價值連城,而是他們知道,軍刀上的一行字對日本十分不利。這把刀就是罪惡的象徵,它的存在能夠提醒日本人正視歷史,不要妄想抹殺曾經的惡行。

參考文獻:《中國抗日戰爭》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