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知名服装品牌被假冒 检察官对企业进行"售后回访"

正义网宁波4月21日电(记者蔡俊杰 通讯员朱亦忻 丁学坤)早在清末民初,浙江省宁波市的“红帮裁缝”就远近闻名,而现在,服装产业更是宁波市的一大名片。宁波市某知名服装品牌年销售额近百亿,不仅是本地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更常驻电商平台热门销售榜单。日前,浙江省第一批“雄鹰行动”培育企业名单公布,该公司就位列其中。品牌是一年比一年火,麻烦事却也跟着来了:市面上假冒、仿版商品屡屡出现,企业生产销售难免受到负面影响。2019年6月,宁波某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发现其品牌被江苏省某小区内的服装店假冒销售,警方接到报案后前往当地将嫌疑人胡某抓获,并查获假冒该品牌服装6000余件、商标2600余枚,后另一嫌疑人周某到宁波市自首。2019年底,胡某、周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一案移送至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庭前先赔偿 挽损要趁早 

审查起诉过程中,有个不小的“工程”让检察官犯了难:两名嫌疑人已经销赃的1万余元可以通过账单流水印证,但现场查获的6100多件还未出售的服饰中,有大衣、T恤、裤子、连衣裙、毛衣等等,款式共有数十种。经鉴别,这批服饰并非出自宁波某时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计,均为假货。这批服饰的货值如何鉴定,受害企业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海曙区检察院对本案证据进行了严格审查,广泛考证类案货值鉴定标准,并与受害企业积极沟通,最终认定货值15万余元。

由于两名嫌疑人为情侣关系,胡某怕牵连男友,在最初的笔录中对周某只字不提,对销售价格和获利情况的供述更是含糊其辞,多次出现前后矛盾。检察官针对两名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展开了讯问,并进行了大量的释法说理工作,最终两名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为使企业能够尽早挽回损失,检察官对宁波某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和胡某、周某开展了民事和解工作,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两名嫌疑人在起诉前赔偿了受害企业经济损失人民币十万元,并取得了谅解。

经海曙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了胡某、周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一案。近日,法院采纳了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

 检察院也做“售后回访” 

“大企业也有知识产权的维权困境。”宁波某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门负责人这样告诉检察官。

为了更好打击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犯罪,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海曙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来到了宁波某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面对面听取企业对检察机关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犯罪、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检察官了解情况后发现,绝大多数假冒产品材质工艺均不合格,有些甚至不仿冒款式,只给衣服“贴牌”。当大批仿冒产品流向市场,不知情的消费者购买后必然会发现质量问题,这样一来,便让企业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大企业有力维权,却也囿于成本、回报不确定而无法面面俱到;小企业有心维权,但也因为成本问题而力不从心。

这是该公司第一起在海曙区审查起诉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对于受害企业而言,案件在本地起诉,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沟通时也方便了不少。“制假地大多不在省内,调查核实需要派人前往当地,不仅要来回奔波,还要防止遭遇危险,每年都要支出一笔维权费用,赔偿也要自己去谈。”法务部门负责人说道,“这次不一样,公安机关把人抓到本地,检察官做了调解,起诉也是在本地,一切都顺利了很多。维权成本降低,就是最大的实在。”

护航民企还有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核心利益。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少,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也是检察机关护航民企、服务发展的职责。2018年,海曙区检察院建立了检察官包联镇(乡)街道普法制度,每个镇、乡、街道配置1-2名联络检察官,并在全省率先推出“菜单式”普法服务。该院的普法菜单设有企业风险防范模块,只要打电话“点菜”,检察官就会送法进本地企业、产业园区。

同时,海曙区检察院还将服务民营企业与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结合起来,定期开展走访民营企业人大代表活动。该院领导、员额检察官到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面临的需求困难,听取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这次回访让我们看到了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今后我们会针对知识产权领域的最新法律法规与民营企业多沟通交流,这也是这次走访中收到的建议。”承办检察官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