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湖更美了,讓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碧波盪漾,野鴨遊弋。4月18日,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在衡水市調研檢查,認真瞭解衡水湖生態保護和移民搬遷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國家自然保護區條例,按照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相關要求,分類推進衡水湖生態保護,有序搬遷湖中村、湖邊村,科學論證、穩妥開展清淤試點,大力整治周邊環境,不斷提升衡水湖水質,切實改善水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

衡水市湖更美了,讓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4月18日,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在衡水市調研檢查。王東峰來到衡水湖認真瞭解衡水湖生態保護和移民搬遷情況。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瑞雨 攝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是由草甸、水域、林地、灘塗等多種生態環境組成的天然溼地生態系統,是華北最大的城中湖,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享有“京津冀最美溼地”“京南第一湖”“東亞藍寶石”等美譽。

在粗放經營年代,圍湖造田、與湖爭地、捕魚養魚、過度開發雖然曾給周邊村民帶來了不錯的收成,但衡水湖生態環境卻遭到了嚴重破壞,水質不斷惡化。這段慘痛經歷也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成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有效改善和提升水質是保護水生態的重要任務和有效途徑。近年來,衡水市不斷加大對衡水湖保護區的生態保護治理力度,守護湖水也日漸變成周邊村民的習慣。

從截汙、治汙入手,“堵”、“拆”、“清”三措並舉,封堵所有入湖排汙口;除執法、救生外的一切燃油船隻,全部更換為電力或燃氣動力;陸續搬遷湖區周邊400多家企業、作坊,拆除60多萬平方米有礙觀瞻的建築物;連續實施衡水湖富營養化與沼澤化控制工程,……“一攬子”舉措的持續發力,使得衡水湖水環境明顯改善,水質由過去局部劣Ⅴ類提升到Ⅲ類,棲息的鳥類種類也逐漸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由衡水湖溼地帶動的旅遊業快速發展,接待遊客數量年均增長28.3%,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61.6%。從園博園到馬拉松廣場,從侯店毛筆小鎮到閭里古鎮,越來越多的旅遊業態在湖區周邊發展起來,正在將更多生態紅利返還給尋常百姓。

把應該保護的地方都保護起來,讓好風景帶來好“錢景”。衡水湖保護與發展的實踐證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才能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同步發展。

如今,衡水湖迎來了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良機。但也要看到,衡水湖的治理和保護是一項整體的、長期的、複雜的、系統的工程。

這意味著,衡水湖清,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繼續築牢衡水湖生態安全屏障,加快相關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加強區域環境協同治理,為衡水湖保護髮展創造更好條件,是責任更是機遇。

不僅僅是衡水湖,讓藍天常在、青山永駐、綠水長流,本來就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蘆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