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住房安全有保障“住得好”更要“過得好”

重慶綦江:住房安全有保障“住得好”更要“過得好”

趙祥貴在打掃院壩。(攝影:肖川)

4月14日一早,重慶綦江區篆塘鎮白坪村,脫貧戶趙祥貴從自家廚房挖出一勺苞穀粒喂家禽後,前去清掃村級公路。而就在去年12月,一場意外的大火把趙祥貴的房子燒了個精光。

受益於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相關政策,幫扶幹部李岱芸第一時間為趙祥貴申請了D級危房改造,享受補助資金3.5萬元。同時,民政部門幫他申報臨時補助1萬元,還獲得精準脫貧保險補助7500元,不到一個月,趙祥貴就住進了水電、廚衛等配套設施齊全的新房。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之一。近年來,綦江區以困難群眾最關心的房屋問題為重要抓手,已完成10095戶貧困對象的危房改造,全面實現貧困對象危房清零,並進一步確保貧困群眾不住危房,助力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

重慶綦江:住房安全有保障“住得好”更要“過得好”

建卡貧困戶住上了新房。(攝影:李岱芸)

安居才能樂業。和趙祥貴一樣,文龍街道春燈村的脫貧戶李賢容進行危房改造, “改”出了脫貧志氣,她說,“有黨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勤奮苦幹,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2005年,李賢容的丈夫患癌去世,只剩她和女兒相依為命。隨著時間流逝,李賢容的土牆房漸漸頹傾,牆壁開裂了不少縫隙,成為危房。

為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當地扶貧幹部前來實地勘察,將李賢容的住房認定為D級危房,可以享受3.5萬元的政策補貼。

住上新房後,李賢容脫貧的信心明顯更足了。在發展家禽和生豬養殖的同時,還在孃家閒置的2畝地上種起了苞谷。每天起早貪黑辛勤勞作,她的收入也不斷增加,新房裡先後添置了空調、冰箱等家電。

2019年8月,村裡給李賢容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負責打掃約5公里長的村級公路,一個月工資1728元。4個月後,她賣掉了130只土雞和2頭豬,共收入1.5萬元。

“如果不靠自己的雙手,你還能幸福起來嗎?”李賢容感慨地說,“現在掙的錢都可以存起來,女兒也在重慶主城有了穩定的工作,幸福生活就跟著來啦。”

重慶綦江:住房安全有保障“住得好”更要“過得好”

文龍街道白廟村,村民飯後散步。(攝影:陳星宇)

一直以來,農村危房改造都是脫貧攻堅工作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綦江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重點對象,分類施策,量身定製了維修加固方案。對牆體損壞嚴重、基礎不牢固的,推倒重建;對可以進行修繕的,進行維修加固、牆體維修、房頂更新、門窗更換等,確保困難群眾住上結構安全、功能完善的“安全房”“放心房”。

過去一年,綦江在2018年完成3783戶危房改造的基礎上又完成965戶C、D級危房改造,實現了貧困對象危房“清零”的目標。今年,綦江還將實施3000戶的舊房整治提升工程,並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載體,打造佈局美、功能美、風貌美、整潔美、富裕美、文明美的美麗庭院,讓困難群眾遷新居的同時也留住鄉愁。

(作者: 吳長飛 覃寧波)

(作者單位:綦江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