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州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到2019年底,臨夏州貧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6.32萬人減少到3.2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2.5%下降到1.78%,583個貧困村脫貧退出,8縣中僅剩臨夏和東鄉兩個貧困縣未摘帽。為確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臨夏州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臨夏縣扶貧車間內,工人們在忙碌

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

臨夏州全面實行聯縣包鄉抓村制度,全州所有州級幹部、縣級幹部、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縣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包抓貧困村,深入一線指揮作戰,推動扶貧任務落實。

各縣市針對3.25萬農村剩餘貧困人口、1.76萬脫貧監測人口、3.73萬邊緣人口,制定了到戶到人督戰方案,將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逐村逐戶排查問題、列出清單,逐項逐條制定措施、狠抓落實,以掛牌督戰工作的成效,推動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落實。今年初,對東鄉縣貧困發生率高於10%的38個貧困村實行州級領導、州直部門掛牌督戰,對東鄉縣、臨夏縣貧困發生率在5%到10%的38個村實行州級領導、州縣單位包抓。為充實加強一線幫扶力量,從省州縣機關單位接續選派駐村幫扶工作隊員3519名、第一書記833名,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全面推行鄉鎮幹部駐村包社工作辦法,鄉鎮80%以上的幹部全部下沉到村,第一時間落實扶貧政策,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東鄉縣所有幹部下沉兩級,3500多名州縣鄉幹部包抓全縣215個行政村、1760個社、5.4萬農戶。在此基礎上,對56個重點村實行縣級幹部督戰包抓,按照縣級幹部3戶、科級幹部2戶、一般幹部2戶的包抓原則,對全縣5318戶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實行到戶督戰落實。

從2月27日開始,臨夏縣開展脫貧百日攻堅行動,218個村的包抓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和包社包戶幫扶幹部住到群眾家裡,與群眾同吃同住同謀劃同奮鬥,進一步完善“一戶一策”脫貧計劃和鞏固提升計劃。對19 個貧困村和 5個貧困發生率 5%以上的非貧困村實行縣級領導掛牌督戰。

“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在東鄉縣職業技術學校,刺繡培訓班教師為新報名的學員介紹刺繡技藝

築牢脫貧攻堅“橋頭堡”

臨夏州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抓手,紮實開展基層組織整治行動,著力建強脫貧攻堅一線“戰鬥堡壘”。

優化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對小學文化程度、年齡60歲以上的村幹部全部調整撤換,對初中文化程度、年齡55歲以上的村幹部逐步調整,全州共調整撤換村幹部1449名。集中選派237名機關幹部專職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從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開招聘村幹部124名,組織835名村幹部免費參加大專學歷教育。全州村幹部平均年齡40.2歲,高中以上學歷的佔66.32%,隊伍結構更加優化,履職能力顯著提升。

選派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文化學歷較高、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熱愛群眾工作的優秀年輕幹部擔任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和隊員,公開選聘57名優秀大學畢業生擔任行政村專職黨支部書記,州直單位選派24名幹部到臨夏縣掛職,擔任24個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村支部副書記或村主任助理,加強對扶貧幹部的培訓。

東鄉縣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整治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堅持每週五縣鄉村社四級幹部全覆蓋培訓,進一步提升各級幹部脫貧攻堅能力水平。組織駐村包社聯戶幹部逐項完善各類臺賬、動態落實“一戶一策”幫扶計劃。

“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楞溝村一扶貧基地,一名工人採收木耳

多渠道夯實脫貧基礎

臨夏州把產業扶貧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發展富民產業,積極推進光伏、電商、旅遊等扶貧新業態,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支部+扶貧車間”“黨建+電商扶貧”等模式,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路子。

在臨夏縣蓮生林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馬鈴薯種植基地裡,村民王學如正和大家一起忙著整地、施肥、栽種馬鈴薯。王學如介紹,他把家裡7畝多地流轉給了合作社,兩口子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來能掙幾萬元。蓮生林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去年試種了470多畝脫毒馬鈴薯,每畝淨收入1000多元,合作社今年擴大種植規模,建成1800多畝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合作社社員有810戶,其中貧困戶132戶。

在東鄉縣,最漂亮的樓盤是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進小區的是來自全縣山區22個鄉鎮的近萬名貧困群眾。城南社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居住在社區的勞動力共計4525人,已經有2897人從事建築、餐飲、養殖、省外務工實現就業。對剩餘勞動力也有了安排計劃。

東鄉縣緊扣易地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目標,以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為重點,精細化建立管理臺賬,多元化促進就業增收,確保每個搬遷戶至少有兩人就業。與此同時,東鄉縣通過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帶動,支持村級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扶貧車間,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牛羊養殖、東鄉美食、勞務輸出、特色種植等富民產業,力爭今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400元以上。

“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臨夏縣掌子溝鄉白土窯村易地搬遷安置點,村民在涼亭休閒

“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編 輯 | 劉 瓊

微信公眾號版權說明

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微信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戰貧總攻”進行時 | 甘肅臨夏鄉鎮80%以上幹部下沉到村,打響深度貧困“殲滅戰”

歡迎投稿

網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