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官场“墩苗”行动:5厅官任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就是一个“吃劲”岗位:山西省委寄希望于县委书记一职让他们“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

要求这次选派的5名干部全身心在县区工作,不设时间表,不搞晋升“路线图”,让干部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历练周期。

一场“墩苗”行动已经启动,山西还将陆续选派年轻厅级干部到县委书记岗位任职,选派年轻处级干部任乡镇党委书记。

2020年4月7日,山西同日调整了5名县委书记。此次集中调整干部的显眼之处是,履新的5人都是厅级官员,均为“70后”,平均年龄43.8岁,最年轻的还不到40岁。

县委书记高配并不罕见,但像山西这样成批次“下放”厅官做县委书记的并不多。在他们走马上任前,山西省委组织部专门召开了“年轻县委书记座谈交流会”,点明了这么做的目的。

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在会上说,年轻干部在县委书记这个“吃劲”岗位“墩苗”历练,是为山西转型发展大计培养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5人履新次日,《山西日报》宣布,一场“墩苗”行动已经启动,山西还将陆续选派年轻厅级干部到县委书记岗位任职,选派年轻处级干部任乡镇党委书记,这次只是开局。


唯一的正厅,比县长年轻15岁

5名“墩苗”的厅官是山西省委从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属企业和地级市委班子中挑选的。

生于1980年9月的黄巍是5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唯一的正厅级干部,从山西焦煤集团总经理的位置上调任洪洞县县委书记。

黄巍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有多年企业工作经历,曾在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任职。2011年4月,在山西国企领导公开选聘中,黄巍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出任山西能源企业潞安矿业集团副总经理。

2017年7月,37岁的黄巍由企入仕,转任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那次转岗后,黄巍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团省委书记,也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不到两年,黄巍又回到能源企业任职,任山西焦煤集团总经理,直至此次被下放“墩苗”。

履新洪洞县委书记后,黄巍于4月8日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在洪洞电视台播放的画面中,40岁的黄巍几乎是该县10名县委常委中最年轻的面孔,和黄巍搭班工作的洪洞县县长杨建军1965年出生,比黄巍大15岁。

另4名新任县委书记都是副厅级。原任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副主任的王渊和黄巍一同被调至临汾,出任翼城县委书记。41岁的王渊也长期在企业工作,曾任中国光大银行太原分行营业部总经理。

调任县级市河津市委书记的李晓武,之前担任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在太原钢铁集团工作多年。

张震海是5人中唯一出自省直机关的,1976年出生的他之前担任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这次被任命为朔州市委常委兼右玉县县委书记,

赵沂旸此前担任吕梁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还兼任了吕梁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他赴任的中阳县属吕梁市管辖,出任县委书记后,赵沂旸保留了吕梁市委常委的职务。

5人的文化程度全部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山西日报》的报道指出,他们是山西省委紧密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全省符合年龄学历条件的厅级干部中,反复比选确定的。

山西官场“墩苗”行动:5厅官任县委书记

2020年4月8日,新任洪洞县委书记黄巍(左二)在调研胡林防火工作。 (洪洞县政府官网截图/图)


不设时间表,不搞晋升“路线图”

厅官“空降”担任县委书记,这样的职务变动此前一般发生在团省委书记身上,且这样的团省委书记往往是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

在黄巍之前担任山西团省委书记的刘润民,转岗的第一站就是担任县委书记, 2011年1月,刘润民转任晋中市委副书记兼昔阳县委书记。

较早实施这类人事调动的是湖南,2008年11月,时任湖南团省委书记李晖转任兼任株洲市委副书记,并兼任炎陵县委书记。

山东过去连续两任团省委书记离任后,都担任过县委书记。

2018年12月,山东团省委原书记陈必昌转任东营市委副书记,兼利津县委书记。陈必昌的前任张涛,2016年11月被任命为泰安市委副书记,一年半后兼任东平县委书记,直到2019年6月升任泰安市长。贵州也有多任团省委书记转任县委书记。

此前团省委书记转任县委书记后,基本都兼任所在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或常委。

而山西“墩苗”行动则不同,“下放”的5人,目前有两人兼任了市委常委,分别是右玉县县委书记张震海和中阳县县委书记赵沂旸。

《山西日报》的报道称,山西省委要求这次选派的5名干部全身心在县区工作,不设时间表,不搞晋升“路线图”,让干部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历练周期。


“着眼换届需要”

虽说“不设时间表”,但山西省委组织部长曲孝丽2020年3月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山西开展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墩苗”行动,是“着眼换届需要”。即将到来的2021年将是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之年。

曲孝丽表示,对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同一正职、“吃劲”岗位上历练充分、“墩得实”的,可以在上一级副职岗位上打破隐性台阶,相对快一些使用。

厅级干部“墩苗”,为何派到县委书记的岗位上?在曲孝丽的文章中,县委书记就是一个“吃劲”岗位:山西省委寄希望于县委书记一职让他们“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

在省一级,“省管干部”一般都由厅官组成,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则是“省管”的处级岗位。山西省委组织部原部长盛茂林曾在一次组织部长大会上说,“一个干部可以胜任厅局副职,但不一定能当好县委书记。”

如何选拔配备好县委书记,是一个曾深深困扰过山西的命题。在2015年前后,山西经历了“塌方式腐败”后的官场重建中,曾出现过难选县委书记的局面。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表示,山西空缺近300个省管干部。空缺的岗位中,有16位县委书记、13位县长岗位。

腐败重灾区吕梁在当时被设为山西“补官”的试点。为了补齐县委书记,当地组织部形成了一个八九十人的备选名单,名单上的所有人被市委常委一一廉政谈话后,仅有31人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县委书记的选拔。

在山西“补官”的过程中,对县委书记的选用就打破了过去的常规,当时的新规是,要防止形成当了县长就自然会接任县委书记的惯例。注意从县人大、政协正职中选拔,可以从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特别优秀的县党政班子成员中选拔,还可以从省市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符合条件的干部中选拔,解决县委书记来源渠道单一、成长路径趋同问题。

《山西日报》的报道称,此次“墩苗”行动是针对干部队伍梯次结构不合理、年轻干部缺口大等突出紧迫问题,山西省委下大决心、以超常规举措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

此次被“下放”的五位厅官中,年龄最大的李晓武1970年5月生,已近50岁。

南方周末记者 张笛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