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执意伐吴失败原因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三国鼎立局面出现了,其中有一段情节让人惊心动魄,刘备带着七十多万人马伐吴,在夷陵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以至于被火烧连营,还搭上了老将黄忠的性命。刘备伐吴是历史上经典的战役,也是刘备一生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作战,这一次大战的失败彻底击垮了刘备的精气神,本就年老的刘备认识到这次失败将会埋葬自己半生心血打下的蜀汉,忧郁之下,病痛夹杂,最后在病魔的折磨下结束了辉煌的一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刘备执意伐吴失败原因。

刘备执意伐吴失败原因

不管是《隆中对》还是《榻上策》,都对荆州非常重视,因而刘备集团的战略是“跨有荆益”,即荆州和益州,孙权集团的战略是“坐拥荆扬”,即荆州和扬州,双方在荆州归属问题上多次产生冲突。荆州为何如此重要,想必大家都明白,刘备集团若占据荆州,孙权集团在三大集团中就最为弱小,会很被动,同理,孙权集团若占据荆州,刘备集团在三大集团中就最为弱小,会很被动,别提及什么“孙刘联盟”,三大集团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说,荆州必须要拿回来,至少也要拿回来一两个郡吧,此战就算不胜,也要跟孙权集团耗着,让孙权集团感到害怕并屈服,说不定曹丕趁机率军南下,到时候可能和公元215年一样,再来个“平分荆州”也好呀。)只有荆州两三郡在手,或者说南郡在手,才有围攻襄樊地区的可能,才有两路出兵消灭曹魏的可能。

刘备执意伐吴失败原因

有些人还认为刘备伐吴违背了诸葛亮以前对他所言的《隆中对》,实则恰恰相反,伐吴正是依据隆中对策而行。像卜宪群先生的《中国通史》中就曾说:“愤而为关羽报仇,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要重新夺回荆州,恢复《隆中对》设计的从关中和荆州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态势。”实际上,当时东吴虽得了荆州,然而周瑜、程普、鲁肃、吕蒙等大将相继谢世,给人以国中无人的感觉。对刘备来说,伐吴实在比征魏更有把握。

刘备执意伐吴失败原因

刘备伐吴时,马良作为刘备手下的文书,当吴国起任陆逊为大都督时,刘备认为陆逊只是一书生,根本没有任何大智,当刘备一路高歌猛进时,马良却劝谏刘备多加提防,认为吴国是在等待时机,刘备不听,最终夷陵战败,而马良也死于战乱之中。

刘备执意伐吴失败原因

历史还在继续,但是不会重演,我们需要用借鉴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