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E原油來了!原油投研框架分析

INE原油來了!原油投研框架分析

中國版原油期貨3月26日上市,東亞期貨研究中心能源化工研究總監劉琛瑞,第一時間通過萬得3C會議平臺,與投資者交流了INE原油概況、原油定價體系、全球原油供需、原油價格影響因素等,助投資者“點油成金”。

您可在3C會議平臺,聽錄音、看速記、查閱PPT:

PC端:在Wind金融終端中輸入“3C”命令,即可進入3C頁面。

移動端:打開Wind金融終端,在“發現-3C會議平臺”中即可進入3C頁面。

以下為會議紀要:

大家早上好,首先感謝萬得邀請我來為大家說一下我對原油的一個投研邏輯。今天的會議主要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簡單介紹一下原油的概念,然後用萬得做一下相關性的分析;第二部分是說一下整個油價的定價體系;第三部分是簡單的供需狀況;第四部分是基本面的介紹;第五部分是價格影響因素的分析。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部分,我們把油按照三個種類來劃分,第一個是按組分來劃分,可以分為是石蠟基、環烷基跟中間基。所謂石蠟基、環烷基,就是碳鏈的區別,碳鏈偏短的歸為石蠟基原油,碳鏈偏長的歸為環烷基原油。大家有一個直觀的概念,就是說大家在去加油站加油的時候,有一個90號、93號、97號的區別,其實顯示的是辛烷值的概念,也就是碳鏈偏長的,辛烷值就會偏高。所以石蠟基原油煉出來的成品油,可能是品質偏低一點的汽油;環烷基可能是偏高一些的汽油。

第二部分是硫含量,硫含量就是低硫、含硫跟高硫。其實在國際上是沒有含硫原油這個概念的,只不過INE在上原油期貨的時候,把含硫加在裡面,介於低硫跟高硫之間,實際上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國際上統一稱低硫原油跟高硫原油。

相對密度這個數可能也是越高越好,越高越成為輕質原油,就是越好的油,所謂的sweet oil;重質原油是sour oil,就是不好的油。硫含量的概念是越低越好,硫是一個不好的指標,相對密度越高,數值越高越是一個好的指標。

然後這一頁就是剛剛我說的那些,簡單的文字性表述,就是輕質原油跟重質原油,所謂的API,這個API數值越高,越是輕質原油,越是好油。數值越低,肯定就是越是重質原油,越是不好的油。硫含量是一個質量的指標,硫肯定是對油品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低硫原油肯定是一個好油,也就是這個數值越低越好,是這麼一個概念。

然後看一下全球原油產量按品質劃分的情況,從這個劃分上來看,我們看到INE定的這個中質高硫原油,其實它叫中質含硫原油,實際上按國際上的劃分,就一箇中質高硫的概念。它在全球產量的佔比還是非常高的,佔40%以上。WTI跟布倫特的輕質低硫原油也就佔18%左右的比例,所以說中質高硫這一塊,急需一個定價中心,去衡量它的定價。所以說INE上這個原油期貨還是有必要的。

我們簡單看一下原油與國內化工品的關聯性,我們這一頁PPT就顯示,大家能看到,就是三烯三苯,其實這個都是由石腦油,也就是原油最輕的一個組分去產生的。其實它這一塊跟國內的化工品,有比較強的相關性。剩下的成品油可能以後INE會上,但是目前來看,跟國內化工品,也就是石腦油有這樣一個比較強的相關性。石腦油我們暫且可以理解為碳5,碳5經過催化裂解就變成碳2、碳3、碳4,經過重整裝置就變成碳6、碳7、碳8,簡單地可以這麼去理解,幫助加強一下印象。

三烯也就是碳2,碳2這一塊跟國內化工品關聯比較高的就是塑料,也就是PE,它的單體是乙烯,它的聚合物就是聚乙烯。MEG這個大期貨一直在提,其實就是差臨門一腳,還沒有上市。PP就是聚丙烯這一塊,單體是碳3,聚合就是聚丙烯。丁二烯就是碳4,它跟合成橡膠有一定的關係。碳8是PTA,跟PX這邊有關係。

所以說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國內的化工品其實跟原油,下面的石腦油是一個產業鏈下來的,所以它的關聯性肯定是有一些的。我們看下面這一張,就是從萬得拉出來的關聯性列表。其實從近一個月看,它的關聯性,其實還是呈現負相關的。但是從長期的趨勢上來看,從三年的角度,或者說從一年的角度來看,其實它的關聯性還是比較高的。

尤其是甲醇,甲醇其實是通過聚丙烯、聚乙烯這一塊負反饋過來的。其實PTA是直接的產業鏈關係,但是PTA這一塊,它上游還有石腦油跟PX,還有中間兩個環節,這兩個環節的供需,又決定了它的裂解價差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所以說它也不是一個完全傳導的關係。但是從產業鏈上來說,都是可以去理清的。

第二部分我們說一下整個原油的定價體系。當今全球是怎麼把這些區域的定價,做一個劃分的。這張圖就可以看到,CME上了WTI,ICE上了布倫特,應該是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兩個定價體系。一個是定美洲的價,就是WTI的價格。歐洲、非洲是用布倫特去定價。整個亞太地區,以及中東地區,是參照迪拜的價格。DME雖然上了歐曼原油,準備去定整個中東跟亞太地區的價,實際上它的成交性跟活躍度其實是不盡人意的。所以說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能源也是想把整個定價定在中國。

看一下這張圖,就是一個餅狀的圖,WTI跟布倫特我們知道,其實都是由消費地來定價的,像美國,它是一個主消費地;像歐洲,也是一個原油成品油的主消費地。但是中東這一塊,目前採用的是迪拜的價格去定價,它是一個主產區,主產區去定價,跟WTI以及布倫特的定價體系,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中國去定這個價,也就是一個主消費地區定這個價,中國現在差不多需求在1200萬桶/天,美國在1800萬桶/天,這是大概的量。

所以說這兩大經濟體急需去按需求地來定價,可以看到其實國內的像化工品,包括一些工業品,我們也看到,其實大部分都是以環渤海,或者是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地方的價格去定價,並不是採用西北的價格去定價,原因就在於此,還是以消費地區去定價是比較合理的。

簡單看一下上市油品的幾個合約對比,WTI、布倫特,我們剛剛說了,就是一個輕質的一流原油,INE是一箇中質的含硫原油,就是剛剛所說的,API越高,說明這個油品越好,硫含量越低,說明這個油品越好,這樣一對比就很明顯。INE對的中東原油,實際上肯定比WTI跟布倫特的品質要差。整個合約規格都統一了,本來INE準備上一百桶,其實還是不跟國際上接軌,為了儘量做到跟國際上接軌,還是做到了一千桶,報價體系前面兩個都是用美元計價的,中國是用人民幣計價和人民幣結算。

最小報價也就是一個TICK,一個TICK國內稍微來得大一些,因為布倫特跟WTI乘以6,也就是6分錢一跳,國內是一毛錢一跳。整個漲跌停板是中國特色,是有一個漲跌停板限制的,保證金也是。交割方式國內跟WTI以及布倫特是不一樣的,WTI是一個內陸的,內陸含稅的交割,就是當交割日的時候,通過庫欣地區,通過管道打到買方的地方。布倫特是現金的交割,國內因為大家也知道,“三桶油”這一塊還是有一定的政策壁壘,所以說採用了保稅交割,其實就相當於把這個交割庫放在了國外,放在了一個離岸地區,做保稅交割,交割地主要是港口的保稅倉庫。

上市合約,國內的原油也沒有上得像國外的WTI、布倫特這麼遠,也就是當年的連續月,加後兩年的季月合約,其實也基本上就是在三年左右,掛了這麼多合約。這個合約通過INE的調研,其實是符合國內這些生產企業定長約期限的,所以他們覺得上這麼多合約,應該是足夠整個實體經濟去使用了。然後INE的交易時間是有夜盤,跟黃金、白銀是同步的,是到晚上半夜的兩點半。

國內這一塊,其實一方面是定INE這個原油,一方面等於是歐曼的原油,加上運費的概念。其實整個中東的定價中心,還有一個普氏的價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價格。它每天公佈一個參考價,集合競價窗口是四點到四點半,這個價格目前沒有覆蓋到國內原油的交易時間段裡面,因為結算一方面原因,因為INE它雖然是新開了一個交易所的概念,實際上它還是跟上期所共用一套結算體系的,所以它現在還不具備這種條件,包括銀行這一塊,它都不具備這種條件,去覆蓋四點到四點半,這樣一個普氏集合競價的重要時間窗口了。所以說當夜盤開的時候,可能會有一定的跳空存在。

至於普氏價格是怎麼定價的,就是五個基準油去定價的,後面括號裡面是它們分別加入的時間。因為隨著體量的增大,油品定價的體系,定價的規模也在同時擴大。所以我們這邊還是需要去了解一下普氏價格的定價體系。

後面這張PPT,就是說到的INE標準合約,剛剛我們基本上也都談到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了。說一下交割的問題,中東原油肯定是INE的一個主要交割力量,我們從這張圖上可以看,橫座標是API,縱座標是含硫量。我們看中東原油基本上是落在交易所給的質量區間,就是API在32左右,含硫量在1.5左右。其實這個交割標準不是一個非常定量的概念,我們後面這張圖會說到,其實它是按一個油品一個油品規定的,我們不需要簡單地理解為一定要滿足這個標準,滿足不了這個標準,我們調油也要調到這個標準,其實不是這麼一個概念。實際上是一個油品,一種原油,一個API,一個含硫量,有一個限高或者限低的限制。我們看布倫特跟WTI,它們是落在輕質低硫這個區間,說明它們整個油品還是非常好的。中東的原油主要是落在中質含硫的區間裡面。

下面這張圖就是INE公佈的幾個可交割的油,大概是七種。紅色標的也是在普氏價格體系裡面的,上扎庫姆、迪拜跟阿曼,也是在普氏價格裡面的。然後下面四個等於是INE加入的,這個地方我們主要看一下阿曼原油跟巴士拉輕油,這兩個油的產量,我們從底下這個圖上可以看到,是非常大的,也是國內進口的一個非常主力的油。

阿曼原油我們看到它這個API是30,還是蠻高的。巴士拉輕是28,其實中東有這樣一個規定,API每降低一個單位,折價0.4美元/桶。所以說巴士拉輕油相對阿曼原油,其實理論上應該折0.8美金,0.8美金也就是5塊錢左右的價格。就是我們上期所設置的升貼水這樣一個概念。所以說在市場去揣測未來可交割油品最大的可能,可能就是因為有一個CTD,就是cheapest to delivery,就是以最便宜的油去交割,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這樣一個概念。所以說大家時常認為,可能巴士拉輕油是未來交割的一個主要力量。

勝利原油這一塊就更差了,它的API只有24,硫含量也是這裡面最大的,所以說勝利原油肯定是七種交割油品裡面質量最差的一個。但是,因為國內這一塊,相當於它去做出口交割的概念,因為勝利原油要把貨放到保稅庫,國內這一段航程,其實它的運費還是偏貴的,可能後期還是不合算的。所以說巴士拉輕油可能是未來一個主要的交割力量,這個地方大家做一個瞭解。

交割倉庫有八個,就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全部都覆蓋到了。一期核定庫容大概有595萬立方,啟用的庫容大概在315萬立方,這個庫容摺合1980萬桶,相當於大概兩萬手的持倉。這個持倉雖然看著不大,但畢竟這個價值還是非常高的,所以說大家應該不用太擔心庫容的問題,而且它的啟用庫容實際上只有核定庫容的一半左右,還有二期的庫容,還有一些備用的庫容,其實這個量是比較大的。

但是我們用黑體劃出來這一個段落,就顯示在同一保稅油罐內,不得混裝其他油種的原油,所以實際庫容可能會比1980萬桶的量更少,還是有一定的擠倉風險的。

我們說完前兩部分,進入到第三部分,就是全球原油簡單的供需狀況。我們先看一下儲量的概念,全球探明的儲量,這是2015年的數據,是從BP上劃下來的,大概是1.7萬億桶。近35年,其實它的儲量翻了一倍,還出去了。右面這張圖顯示,2015年到2050年,累計石油需求,其實是不及目前技術可以開採量的一半,所以說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聽到一些新聞說,可能原油50年就要用完了,或者說80年以後就要用完了。

其實,隨著技術的發展,可開採量是在同步提升的。所以說,當需求起來的時候,其實不及開採量爆發的速度,我們不必過分擔心原油在某一天會開採完,一定有新的技術,就比如說像現在的頁岩油開採出新的,還有油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品種,就是非常規的一些原油會被開採出來,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擔心原油在短時間內會被消耗完畢。

說完儲量,我們說一下原油貿易的概念,從這張圖能看到貿易流向,我們看到亞洲地區、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肯定是一個淨流入的地方。美國這一塊也是流入比較多的,中東呈橘色的部分,你看到它是淨留出的。所以說從這張圖中,全球貿易流向可以看出,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也就是中國、美國這一塊,對原油整個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中東作為一個石油輸出組織,作為一個淨輸出的過程,它往外走的量也是非常大的。

這裡劃了一個豎的虛線,這個豎的虛線其實就是在亞洲跟中東這邊,這裡有一個蘇伊士運河,我們以蘇伊士運河為界,把市場分為西方市場跟東方市場,就是中國、中東、亞太這一塊的市場,是一個東部市場,以美洲、歐洲、非洲這一塊為主導的,是一個西方市場。把這個市場分開之後,我們就得到這樣一個圖,就做一個簡單的供需平衡,左邊這張顯示的是產量,右邊這張圖顯示的是需求。其實整個從圖表上來看,產銷是平衡的,整個全球供需基本上是平衡的。可能2016年還有點略緊缺的狀態。

東西市場是平衡的,下半部分就是歐亞地區、中南美洲、北美洲,它們三個地區的產量跟需求基本上是平衡的,整個東區也是平衡的,但是中東跟亞太的供需,其實是有一定失衡的。橙色部分這條線,就是說中東的產量是非常大的,其實它的需求是非常小的。整個亞太地區產量是小,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存在這一塊不匹配的現象。

這裡是一張全球原油的供需平衡表,是EIA做的一個預測,也就是美國的能源局做的一個預測,每月會公佈一個月報,這個數據也是在不停修正的。右邊的三欄,就是2017年、2018年、2019年,對全球原油做的供需預測。可以看到,今年是2018年,它的total world supply是100.62,total world consumption是100.20,也就是說,今年大概過剩42萬桶/天的概念,簡單給大家一個直觀的認識。

這個表也是每月有一個更新的,從近期趨勢來看,EIA,也就是美國能源局,不停在上調非OPEC的產出,上調全球原油的需求。相當於供需都是有在增的,但是非OPEC國家的供給,可能增得會更快一點,可能年初的時候,市場預測今年可能過剩也就在十幾、二十萬桶一天的量,目前可能增到四五十萬桶的量,所以整個過剩量可能是超出市場預期的。2017年我們簡單看一下,total world supply是97.95,total world consumption是98.5,實際上是去庫存。

然後這是全球原油的供需,三月的EIA報告顯示,2018年的原油產出增速預期是80萬桶,現在把2018年的產出日均值,調到了1070萬桶。這個報告在去年12月份的時候,只有1000萬桶,現在調到了1070萬桶。最新的週報我們也看到了,美國的產量現在是1040萬桶,其實增速是非常快的,我們後面也有圖,就是看美國的產量,它增速是非常快的,也是超出市場預期的。所以說市場在年初的時候,其實對原油的上漲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目前來看,可能市場的信心有所下降,就是覺得可能會是震盪偏強的概念,而不只是看一個趨勢性的上漲。

非OPEC產出增速,現在已經調到251萬桶,這個是非常大的量。疊加上OPEC可能的增產,全球的產出增速可能達到267萬桶。全球的需求增速現在只有170萬桶,雖然說比2017年的需求增量要高,但還是不及產出的增速,產出增速是遠遠高於需求增量的。其實原油需求在100萬桶以上,我們都認為它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量,因為它整體上是跟GDP去匹配的。所以說100萬桶的量,應該說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真的是低於100萬桶,說明全球經濟肯定是出現一定的問題。所以這個指標也能看出來,整個原油的需求,整個宏觀的需求也是有一個指引,畢竟是一個商品之王。

下面這張圖就是全球經濟增長,原油需求增長油價的對比圖。其實看到全球經濟增長在下滑的過程中,油價也並不一定非要跟著一起下滑。而且我們看到石油的需求增量,是不及全球GDP的增長,這是因為什麼?就是因為整個能耗效率在提升,比如說以前開車會消耗多少油,隨著科技的提升,它消耗的油肯定會更少。所以因為能耗效率的提升,導致石油需求的增量,是不及GDP增速的,而且這是一個趨勢的問題。

原油供給的增速、供需缺口、油價三個之間的關係,這個圖應該是有比較明顯的指引。就是說當供需偏松的時候,就是供大於需的時候,其實油價還是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跌的,像2014、2015、2016年,我們看到有一個明顯的下跌。當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也就是2008年次貸危機的時候,油價也是有明顯下跌。

前三部分說完,我們說一下基本面。之前我們說的是供需,其實基本面包括很多方面,但是第四部分基本面的介紹,我們後面會介紹一些其他除了產銷存之外的影響因素,第四部分的基本面介紹,我們還是以供需、庫存,這三個主要的點去著手的。

其實商品研究,無論你研究工業品也好、農產品也好,供需存這三個是非常重要的觀察點,就是供應、需求、庫存,資金這一塊我也給大家放進來,作為它本身基本面的分析框架。供應這一塊,我們主要關注美國產量、OPEC產量,非OPEC產量,開採成本,地緣政治,CAPEX,也就是資本支出,油服公司的資本支出。

需求這一塊就是OECD的需求,非OECD的需求,其實這個不太好跟蹤,而且這個東西其實是機構有在預測,我們只是關注預測的值,我們自己是統計不到成品油需求的。其實從原油的概念來講,煉廠的開工就相當於原油的庫存,庫存就是海上浮倉,美國的一個商業庫存、戰略庫存,還有OECD的庫存,OECD的庫存也是OPEC減產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的兩個目標,一個是3250,一個是把庫存降到五年的均值。

這裡因為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產銷存,數據更新頻率比較快的,可能就是EIA這邊更新了美國的產銷存,所以這一塊相當於我們把EIA的周度報告,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然後這張PPT放了美國的產量、美國的需求和美國的庫存,產量很直觀,就是現在在1040萬桶的位置,原油的加工量可以理解為是美國原油的需求。因為原油開採出來,如果不進煉廠,其實它是完全沒有用的,只有進了煉廠,分離出來石腦油、汽油、航空燃油、取暖油這些之類的,它才能發揮實際的作用,原油本身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把它放入煉廠,就可以理解為原油需求的概念。我們通過原油加工量的數據,就能看出消耗庫存的多少,就得出下面這張圖,就美國原油商業庫存的季節性。目前來看,經過2017年的這波去庫,現在商業庫存的表現還是比較好的,在五年均值左右,應該說跟2016、2017年比,還是偏低的位置,所以也推升了這一波油價的上漲。

這裡是EIA公佈的一個週報裡面,截取的一個數據,做的一個周度的平衡表。其實我們看底下列的這個公式,就是產量加淨進口減去加工量,也就是供給減需求,應該等於是庫存的變化。但是實際上我們通過它公佈的數字去加減,其實是得不到它公佈的商業庫存變化的。所以這個地方我就放了一個調整數,放了一個調整加工量的概念。實際上通過加減得出來的庫存,跟它公佈的加工量其實是不匹配的,所以我這個地方稍微做了一個調整。

從庫存天數上來看,我們很直觀地能看出來,整個庫存天數是一路在下降的。但是目前在三月底之前,應該都屬於煉廠的淡季,所以看到最近庫存天數是在上升的,其實整個絕對庫存還是偏低的值。

說到美國原油,我們不得不說一下頁岩油,頁岩油肯定是近兩三年來,從2014年這波原油下跌以來,大家關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這一張圖就是美國頁岩油產量的分佈,可以看到Permian,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二疊紀地區,它的產量是非常之高的,也是美國頁岩油的一個主要產區。Bakken、Eagle Ford這兩個地區應該算是第二、第三,其他的可能就是偏小,所以我們市場主要是關注這前三大地區。目前頁岩油產區的總產量,現在已經達到了快700萬桶/天了,也就是說,佔比在七成左右的位置,常規原油也就是在300萬桶/天的位置,所以說頁岩油還是佔據了絕對主力的位置。

左下方這一張圖是一個油井,油井的數量其實跟產量是匹配的,可以看到二疊紀盆地這一塊,它的油井數量增的也是非常明顯。右下角這一塊就是EIA對全國產區做了一個劃分,就是PADD 1到PADD 5,做了簡單的劃分。Permian、Eagle Ford是在PADD 3地區,Bakken是在PADD 4地區。

下面這張圖還是說一下區域的劃分,之前EIA劃了七大產區,後來做了一下修正,就是右面的這張圖,做了一個新增區,然後做了一個合併區,現在把整個頁岩油的產區,做成了右面這張圖,簡單做一下介紹。

下面這張圖,顯示了鑽井效率的提升,我們看到白色的時候這條線,就是面積圖,顯示油井的數量變化。黃色的這個部分是產量的變化,這張圖我並沒有拉到最新,簡單看一下這個趨勢,當油井數量快速下降的時候,其實產量下滑並不是很多。在油井上升的時候,產量上升的速度其實是很快的。尤其是最近,其實現在的油井數量也就是在800臺,但是產量已經突破了之前的新高,之前的新高是在960萬桶,現在達到了1040萬桶,所以整個鑽井效率是在提升的。

這波油價下跌以來,我們看到2014年這波油價下跌以來,它的鑽井數量是打折再打折的,就是對摺再對摺,就是說1600臺的鑽井,一下掉到了400臺,還再下面,400臺以下,對摺是800,再對摺是400,在400臺以下,其實它的鑽井數是下降的非常之快的,但是它的產量並沒有跟著下滑。總體從這個趨勢上來看,它倆的趨勢肯定是匹配的,但是整體這張圖表達的意思,就是它的鑽井效率是在提升的,就是在同樣的鑽井數提升的情況下,其實產量提升的更快。

下面這張圖是從其他機構拉的,就是說美國頁岩油成本,也就是break-even point,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應該是在一路下降的,現在幾大地區的頁岩油成本,大概都落在30到40美金的區間。2017年我們看到是有上升的,這裡我理解為在低油價區域的時候,大家把好井都開完了,現在可能去開一些高成本的油井,因為在油價低的時候,大家儘量地攫取一些低成本的資源,當油價起來的時候,大家再適度去開採一些高成本的資源。所以2017年頁岩油的成本是有小幅提升的,雖然是提升了,但我們看到還是沒有超過40美金/桶的線。所以說,相比前幾年,就是2014年這波油價大跌以來,break-even point是大大下滑的。

然後是油服公司的一個CAPEX,也就是剛剛說的資本支出,2017年的我還沒有劃出來,但是從趨勢上來看,大家應該很容易猜出,就是2017年整個CAPEX肯定是上升的。油價下跌以來,2014、2015、2016三年都是下降的,2017年肯定是上升的。未完井也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就是一個後備力量,就是Drilled,已經打井了,但還沒有把這個井做好,可以看到頁岩油未來的增長潛力。在近階段是一路在上升的,所以整個頁岩油的增長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

下面這張圖是EIA對整個油的產量做的預測,後面兩個圖,就是說在低油價下,或者說在低的技術條件下,或者在高油價下,或者是在高的技術條件下,美國的產量可能未來有一個什麼樣的變化。但是這兩種情況,可能是不太符合現狀的。第一張圖可能會比較符合現狀,產量大概在1200萬桶左右,是市場普遍的預期。

然後說一下美國的需求,可以看到,第一個是進出口的概念,就是進口跟出口。從2015年放開原油禁令以來,出口是顯著上升的,就是綠色的這條線。之前是有一定出口的,其實都是出給加拿大,加拿大是美國的後花園,實際上是不受禁令監管的。整個淨進口因為頁岩油的異軍突起,導致淨進口是持續下滑的。煉廠開工率實際上剛剛說了,跟加工量是一個概念,這一塊還要看一下裂解價差,裂解價差我們後面這張圖會說到。實際上通過類似像鍋爐的圖,把油放到這個爐子裡,按照不同的溫度把它蒸餾出來,最上面肯定是油氣,然後是石腦油、汽油、餾分油這些,全部按照溫度給它蒸餾出來。

右邊這張圖是一個收率,我們看到汽油的這個收率是最高的,達到了47%,我們是以一個百分比的概念去看。然後餾分油大概是佔30%,航空燃油大概佔10%。介紹一下市場目前普遍流行的裂解價差的算法,也就是三二一裂解價差,就是三份的原油,得出兩份的RBOB,一份的取暖油,就是這個油價乘以三,減去汽油價格乘以二,再減去一份的取暖油,然後再除以三,所以就是18.3,也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裂解價差的概念,三二一裂解價差應該是市場上現在目前最普遍認可的一個裂解價差。

為什麼要介紹這個裂解價差呢?裂解價差的高低,是直接跟煉廠的開工,有一個對應關係的。裂解價差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利潤,它是一個成本加利潤的概念,也就是說,當裂解價差在高的時候,煉廠的開工意願往往是強的,所以我們從這張圖就可以看到,它是一個非常高的正相關。通過計算裂解價差,就能推測出大概煉廠開工的意願是怎麼樣的,煉廠開工的意願直接決定原油的需求,就是我們剛才說的原油開採出去是要進煉廠的,就是給大家這麼一個概念。

下面就是成品油的庫存,成品油的庫存從目前來看,這個餾分油的庫存,還是在五年均值以下,從最新公佈的數據來看。說到汽油有點高,畢竟現在是頁岩油當道,所以整個輕質組分會高一些,整個汽油的庫存實際上是偏高的。但因為今年是寒冬,heating oil這一塊需求可能會比較好,餾分油的季節性來看,它目前是處於一個比較好的位置。

下面就說第五部分,油價的影響因素分析,這裡就包括一些宏觀的東西了。宏觀的經濟走勢,美元的資產走勢,就是大類資產配置。原油的供需狀況,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第四部分,其實都是在這個裡面,在原油的供需狀況,就是說商品原油最基本的研究就是產銷存,地緣政治的影響因素。

下面就是原油的一個走勢圖,我們通過萬得拉一下數據,綠色的這個字體標識的,就是因為地緣政治的因素。紅色字體表示的就是宏觀經濟的因素。用橘色部分表示的,應該就是供需面產生的一個因素。所以我們通過對歷史趨勢的判斷來看,宏觀經濟對油價往往會產生更大的波動。當然,OPEC的減產,也是油價推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

然後是美元跟油價的關係,我把美元的指數翻轉了,它是一個從低到高的排列,其實油價跟美元原則上是負相關,但是我把這個座標一翻轉,它看起來就是一個正相關了,其實它是一個負相關,這裡我只是把圖做了一個稍微的調整,讓大家看得更直觀一些。就是原油跟美元有一個非常相關的關係,尤其是最近,它的相關度是非常高的。所以說這一波原油上漲,其實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美元指數的下跌,推升了這波油價上漲,並不直接地完全是由供需共振產生的結果。這點我們需要關注一下美元指數的走勢,對油價的影響。

下面一張PPT就是市場的主要矛盾,就是我們剛剛說的EIA不停地在調,調需求、調非OPEC的供給,實際上就是兩方的博弈,就是OPEC減產跟非OPEC增產兩方的博弈。OPEC減產從目前來看,執行率是非常高的,因為它的減產目標是3250,我們通過右上角這張圖也能看出來,實際上它目前的產量是低於這個線的。美國產量的增產,我們看到尤其是最近這個斜率是非常之大的,所以說它整個增產其實是超出市場預期的。所以,之前那一波油價有一個回調,一部分是因為美國增產,還有一部分肯定是宏觀的影響,就是美股的大跌,加息的預期,這兩部分疊加,原油出現了很大程度的回調,也是市場的擔心所在。就是擔心以美國為首的非OPEC力量的增長幅度,可能會非常大的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壓在油價上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阻力。

下面一張圖就是看一下OPEC的減產動機,我認為它有三個動機,第一個就是它為了保持自己國家的收支平衡。第二就是為了降庫存,也是它的目標之一。第三個就是阿美上市。第一部分就是看這張圖,就是說財政收支的平衡油價。我們已經看到中東這些國家,就是OPEC的這些國家,其實它的收支平衡油價是非常高的,除了伊拉克跟科威特可能現在還比較低一些,其他的尤其是以沙特為主,它是在70美金以上,所以現在的油價是滿足不了它的財政開支的。

下面我們就說一下OPEC的減產目標,OPEC一共是兩個減產目標,第一個減產目標就是把OPEC的產量凍結在3250萬桶;第二個減產目標就是把OECD的庫存,也就是經合組織的一個商業庫存,降到五年均值。這是它兩個作為減產是否執行到位的重要指標,所以市場上現在也在預測,OPEC每年會開兩次會,5月底開一次,11月底開一次,5月底開的這一次,就是商討減產的會議,是否可能會撼動目前的決議。因為現在的OECD庫存,已經非常接近五年均值了。而且,整個OPEC的減產目標,就是減產產量,已經接近了這個位置,接近了3250,而且現在是超額完成任務的狀態,而且油價也有一定反彈。所以說OPEC是否會終止這一個減產協議?從最近的情況來看,它們還準備把這個減產協議延伸到2019年,甚至更遠,也是在烘托目前這個市場的氣氛。但是從它之前定的目標來看,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

左邊這張圖就是對這些國家減產目標的限制,右邊這張圖是OPEC自己的供需平衡表,下面這個是OPEC的減產目標。我們先看下面兩張圖,下面兩張圖一個是OPEC自己做的OECD商業庫存變化,右邊這張圖是IEA,也就是國際能源局做的商業庫存的變化,可能它的數據更新的稍微慢慢一點。我們看一下OPEC自己做的,它現在2018年1月份的點,其實離五年均值已經非常近了,就是說這個圓點離虛線部分已經非常近了。尤其是在去年年底,就是2017年12月份的時候,已經非常接近了。2018年有個不好的現象,就是說它實際上是結束了之前五個月OECD庫存連續下降的態勢。其實2018年的1月,OECD的庫存是小幅抬升的。

然後我們來看最上面這張圖,藍色部分的線,就是OECD的庫存減去五年均值,也就是它高過五年均值過剩的部分,跟布倫特的價格做一個對比。我們看到,在2015年的下半年跟2017年的下半年,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負相關。也就是說,當OECD的庫存降得非常快的時候,其實對油價有一個非常強的推升作用。

下面這張圖就是OPEC的閒置產能,我們需要關注美國的增產產能,也要關注OPEC未來的增產潛力。這張圖就是EIA拉出來的,因為它是一個年度的預測。根據EIA的預測,它的閒置產能應該大概不到200萬桶/天。之前是超過200萬桶的,最近是在下調這個量的。

這一部分就介紹一下Call On OPEC這個概念,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它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就是全球原油需求減去非OPEC的供給,是等於Call On OPEC的。也就是說,市場需要OPEC的產量,做出多大的貢獻,以達到市場的平衡。這三條折線就是三大機構,也就是OPEC、EIA、IEA做的這個Call On OPEC的這樣一個預測,可以看到OPEC自己的預測,就是紫線部分,它覺得市場需要OPEC的產量應該會非常高,但是EIA跟IEA相對來說是偏悲觀的。

也就是說,可能在OPEC自己的供需預測當中,可能未來是一個去庫存,但是EIA跟IEA做出來的,可能二、三、四,三個季度是一個累庫存,市場的分歧是在這裡。所以說三大機構的月報,現在是互相打架的狀態。

下一部分就說一下OPEC國家減產的情況,沙特這一塊我們看到現在已經降到一千萬桶以下,伊朗的產量現在解除了制裁過後,它的產量恢復得還是非常快的,所以說美國對伊朗的產量恢復,實際上是不難的,因為美國的頁岩油增產速度非常快,伊朗解除了核協議過後,它的產量也在快速增長。所以說,它兩者都在增長,肯定是打壓油價的,美國特朗普想的是,最近新聞也在不停地報,想把伊朗重新制裁。制裁伊朗的結果,就是把伊朗的產量降下去,由美國頁岩油的增產,去彌補這一塊的缺失,達到油價不至於暴跌,想達到這樣一個目的。

利比亞跟尼日利亞這兩個國家是長期戰亂,其實在2016年年底,開的那一次減產會議,就是首次開減產會議的時候,把它們列為豁免國。2017年開的那次減產會議,把它們重新納入到減產協議裡面。但是實際上這算是一紙空文,說把利比亞的產量限制到110萬桶,把尼日利亞的產量限制在180萬桶以下,實際上它們的量也就在這裡。如果後期再想去增產的話,可能需要一定的CAPEX,或者是需要一定的基礎建設,才能把這個產量恢復到戰前的高峰狀態,所以說市場也不必過分擔心利比亞跟尼日利亞的增產潛力。實際上應該說短期內是沒有的,而且利比亞最近也在鬧事。

下面一張圖就是非OPEC的減產,是以俄羅斯為首的,俄羅斯的減產目標其實是55萬桶,從目前來看,2017年這條線,就是橘色這條線,它的下降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它也是很好完成了減產的任務。目前它的產量,大概1100萬桶不到,等於是躍居了全球最大的一個原油生產國。

之前說了OPEC這麼多減產,包括俄羅斯的減產,它們都是整體算是OPEC減產。OPEC減產的效應,通過這張圖,就是簡單地拿布倫特跟迪拜做一個價差的話,我們看到,在2017年年初開始減產的,這個價差是回落的。就是以布倫特作為基準,其實迪拜石油在漲價的,說明這個減產協議是有一定效果的。

再說一下美國增產,美國增產直接造成的就是什麼?如果跟布倫特做價差的話,肯定就是打壓了WTI自己的價格,也就是我們看到後期布倫特跟WTI的價差快速走擴,也就是美國原油實際上跟歐洲的套利窗口打開了。後面我們看到最近一段時間,這個價差快速收斂,又回到了四美金以下,現在是四美金以上,最低的時候在四美金以下,其實這個套利窗口又被關閉了。這一部分主要是因為布倫特的快速下跌,之前美股這波大跌,其實帶動整個歐洲股票也在大跌,歐洲股票到現在都沒喘過來氣。縱觀全球的股票市場,其實歐洲的表現是最差的。美股跌下來實際上是有彈的,但是歐洲真的是不停地在創新低,所以市場對歐洲的需求,是偏悲觀預期的。所以布倫特的升水沒有像之前來得這麼大。

簡單說兩個,第一,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的通脹率就是下面的兩張圖,在近兩年來看,飆升得是非常快的,所以它當地的政局是非常不穩定的。左上角這張圖可以看到,在2002年左右,其實它的產量有非常大的下滑。實際上這一塊是因為政局不穩定,軍閥的亂鬥導致的產量下滑,目前其實也是處於這樣一個狀態,它的國內政局非常不穩定。這個圖不是最新的,最新的圖,它的產量已經掉到了160萬桶的量。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委內瑞拉國內的局勢持續惡化,會不會出現像之前2002年這種斷崖式的下跌,導致原油產出急劇的下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不確定因素。

然後就是伊朗的因素,剛剛我們也說到,特朗普的一個小算盤,就是想把伊朗這一塊增產全部打掉,然後用美國頁岩油去填補這一塊,達到平衡油價的作用。因為伊朗在增產,美國在增產,肯定對國際油價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影響。所以特朗普想做的是這麼一個事情。

最後一個部分,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從價差的角度去看原油市場。其實前面說了這麼多,還是蠻複雜的。我們簡單地通過價差來看這個原油市場,從微觀的角度,快速地抓住這個市場的脈搏。剛剛說到,決定一個市場的就是產銷存。從供應這一塊我們來看,就是它有一個套利,決定它供應的問題。之前我們說WTI和布倫特它倆價差走擴的時候,可能美油就可以出口到歐洲,這樣就會對美洲市場,或者對歐洲市場的區域供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個套利窗口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需求這一塊,確實要關注裂解價差,裂解價差我們剛才已經介紹了,包括三二一的裂解價差。裂解價差決定了煉廠的開工,煉廠的開工決定了原油的需求。

庫存這一塊我們關注的是結構的問題,就是大家所說的價差結構,如果大家有做期貨的話,也會觀察目前這個商品是一個contango的結構,還是一個back結構,contango結構就是一個升水結構,正向結構。然後貼水結構就是一個back結構,也就是一個反向結構。我們看這一塊,就是說它是從三個價差角度,就能很好地去理解當前區域供給,當前的區域需求,整個庫存是什麼樣的位置。

下面放的這個圖就是區域價差對價格的影響,我們把布倫特價格,減去WTI的價格,簡單地這麼一計算,當這個價差快速走擴的時候,其實美國出口的意願是在增強的,美國的出口量是增強的。當然這裡面不排除,就是2015年放開的出口禁令,但是這個價差還是很大因素決定了美國出口的意願,最高的時候,可能可以達到200萬桶以上的出口量。

裂解價差我們剛剛也說了,它是有季節性的。美國都有一個駕車高峰,八九月份是一個駕車高峰,它的成品油需求,也就是說汽油需求、柴油需求這一塊,其實是非常高的,所以它的裂解價差在這個基礎上也是同步走擴的,這也是一個比較,原油套利本身是一個比較確定的頭寸,就是買成品油去拋原油,做這樣一個季節性的走擴。目前這個時段,也就是一月份到三月份的時段,往往它這個裂解價差應該是一個走弱的過程,因為煉廠在檢修,因為裂解價差的下降,在檢修。我們看到2017年有一個非常大的抬升,就是因為颶風的影響,導致煉廠關閉,使得裂解價差又快速的走高。

然後看一下合約價差,合約價差就是我們剛剛說到的contango跟back,我們拿一行減六行,就是首行合約減六行,或者首行合約減十二行,去做一個價差的分析,如果它得出來的是一個正值,也就是說它是一個back結構,就是近端高、遠端低,布倫特也是同理的。當市場處在一個back結構的時候,說明現貨比較強,而且市場是在去庫存的。當市場處在一個contango結構的時候,說明現貨是偏弱的,遠期是給一定的時間升水的,就是倉儲成本,包括時間成本,遠期需要給一定的升水,才能做長端去拋現貨或者怎麼樣的。所以理論上來說,它應該是一個contango結構,變成back結構的基礎就是現貨非常強,就是近端升水非常快,整個市場處在一個快速去庫的格局。

通過我們觀察這個價差,通過關注WTI跟布倫特的月差,看出現在市場還是處於一個偏強的格局。為什麼?它在2017年年底的時候,結束了2014年以來這波持續的contango結構,變為了一個back結構,說明市場現在是處在一個偏強的過程,而且是在去庫的過程。雖然前期有一定的走低,近期價差現在又回來了。這也是更直觀的遠期曲線的理解,就是我們把不同合約的價格,標在一個時間軸上,我們看到back結構就是一個上面高、下面低的曲線。我們看到在一年前,它應該是一個contango結構,半年前、包括三個月前,到目前,它都是逐步轉為一個back結構,現在這個back結構還是非常深的,像橙色的這條線,就是目前的實時數據,說明整個市場是處於一個偏強的過程。

最後一張PPT,我們說一下美國天然氣,今年在鬧氣荒的時候,大家都時常有聲音,就是說怎麼不去進口美國的天然氣?美國的頁岩氣、頁岩油都很發展,為什麼不去進口美國的頁岩氣,當然現在在打貿易戰,未來又不好說了。如果不打貿易戰的情況下,我們去進口美國的天然氣,我們看一下可行性。下面這張圖就是美國天然氣的裝載量,我們看到,這個裝載量其實目前在2017年、2018年的階段,還是處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它未來的裝載量可以達到,比如說90億立方的位置,但它目前可能就在3億立方的位置。所以說,通過我們的計算,目前它這個裝載量遠遠不及中國天然氣缺口。

其實中國政府企圖希望進口美國的天然氣,達到國內的供需平衡,從目前來看是不現實的考慮。因為美國雖然氣多,但它整個裝載量目前是跟不上的,所以我這裡的標題,就是不要指望美國的天然氣。

提問環節:

主持人:原油期貨上市前期市場是怎樣的?

劉琛瑞:我不是太瞭解這位提問者問題的初衷,我簡單介紹一下INE上市SC,它的定價模式其實是歐曼原油加運費的概念,國內進口原油可能沒有增值稅,也沒有關稅,就相當於把歐曼的原油運到國內的港口,這樣的價格其實就形成了整個上海原油的定價。所以,你說中國原油上市前期做了哪些,我不太理解他具體是想問什麼。

主持人:INE交易量有預測嗎?

劉琛瑞:我之前開了幾次會,就實體經濟這一塊,我覺得大多還是觀望的態度,所以說INE是否成功,我個人覺得看它最近一兩個禮拜是否可以走出遠期曲線,就是走成一個像金屬一樣的一個連續合約,這樣才能形成真正的定價體系。如果是變成了像國內工業品這種,變成159這樣一個合約,也就是說INE上市可能是不太成功的。看它是否成功,應該是對它能否走出一個連續合約,能否走出一個很好的遠期曲線,去跟WTI、布倫特配對,才能真正實現它的作用。

它交易量的預期,我這邊不太好做出一個預期,我個人覺得應該交易量不會太大,可能需要市場持續地去關注這個事情,看後期會有怎麼樣的演變。但是我目前來看,就是從今天上市的情況來說,可能主力合約交易的量會大一些,後期持倉量還是偏小,可能還不太如市場的預期的。

主持人:天然氣對原油有替代效應嗎?如果天然氣價格低了,對原油有多大影響?

劉琛瑞:他不應該這樣去看,其實天然氣應該是跟著原油走的,而不是原油跟著天然氣去走,是這樣理解的。它們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熱值的關係,具體的係數現在我一時半會兒也想不起來了,原油有一個熱值,天然氣有一個熱值,通過單位熱值去比對它的價格,其實是原油的波動去帶動天然氣的波動。當然就是說今年搞這個“煤改氣”鬧氣荒,天然氣的價格飆升了,實際上原油的價格並沒有漲多少,其實這一部分上漲的因素,很大因素大家都知道,是因為需求的快速放量,因為“煤改氣”這個政策,導致需求的快速放量,推升了這波價格。

但是其中可能有20%也得把原油的上漲納入進來,其實原油對天然氣的上漲,也有一定的推升作用,主動被動的關係我們要搞清楚,就是原油的上漲會帶動天然氣的上漲,而不是天然氣的上漲會帶動原油的上漲,它們是一個熱值的概念,我們去比較熱值,就能比較它倆的價格誰被低估了,誰被高估了,但是主要的驅動力在原油,而不在天然氣。

主持人:劉總覺得INE上市,會對全球市場有大的衝擊嗎?

劉琛瑞:中國上市這個INE,肯定是想對市場造成這麼樣一個衝擊,因為我們剛才說到了,WTI定了美洲的價格,布倫特定了歐洲、非洲的價格,亞洲的定價權還掌握在迪拜、阿曼的手裡面,就是由迪拜、阿曼去定這個價,它是一個產出定價,它完全跟消費定價,就是跟布倫特、WTI消費定價的概念是相違背的。所以說,INE上這個SC,它肯定是想以消費定價跟布倫特、WTI去接軌,衝擊肯定是有的,但它是否能形成這個定價權,也就是回答剛剛第一個投資者的問題,就是說它能不能形成一個很好的遠期曲線,去匹配WTI跟布倫特,我們是要打一個問號的,可能後期還是要關注這個事情。

但是國內上的這個原油,肯定是想去衝擊迪拜、歐曼的定價,並不是非常想去衝擊布倫特跟WTI的定價。不過話說回來,迪拜歐曼的原油,還是參照布倫特去定價的,其實衝擊了迪拜跟阿曼原油的定價體系,實際上衝擊了布倫特的定價體系,是這麼樣去理解的。

主持人: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後,與別的市場會存在套利機會嗎?

劉琛瑞:對,我剛剛就說到了,中國原油的定價,就是阿曼FOB的價格,加運費的概念,所以現在市場很多人也在算,SC合理的定價大概是多少?現在算出來的長端成本大概在335這樣一個位置,就是說它的一個合理的長端成本。

主持人:請問中美貿易戰對原油的影響,預計最嚴重會到什麼情況?

劉琛瑞:首先,中美貿易戰我覺得它首先針對的是高科技產品,我沒有太細去關注這個東西,它首先針對的是科技出口,對於大宗商品這一塊,而且中國進口的原油,是以中東為主的。其實拉美國的原油,我覺得一方面運費也是不太實際的,肯定還是以中東的原油為主,就是以巴士拉輕跟阿曼原油為主。現在運原油可能還要經馬六甲海峽,畢竟馬六甲是美國管制的。但是未來我們知道,巴基斯坦建了一個新的港口,以後中東的原油,可能直接從巴基斯坦通過管輸直接打到新疆,新疆再通過管輸到全國各地。

可以說,未來中國想做這個“一帶一路”,實際上是想擺脫美國的束縛。以後大宗商品,尤其是油品這種東西,完全就通過管輸了,就直接從巴基斯坦輸,巴基斯坦已經同意了,通過穿越全境做這麼樣一個管道運輸,巴基斯坦因為跟中國關係也很好,所以說以後完全可以規避馬六甲這一塊非常強大的控制。因為中國,尤其從歐洲、非洲,或者是中東這些地方去運這些貨物,都要經過馬六甲,所以馬六甲這一塊,新加坡、美國這一塊的控制權利是非常大的。

因此,這一塊有非常大的貿易爭端,未來可能就會轉到巴基斯坦,我們完全不用管整個馬六甲海峽這一塊,隨便它們怎麼鬧,直接從巴基斯坦就走了。所以說,貿易戰我覺得對原油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主持人:今早《華爾街時報》公佈了關於貿易戰的妥協條款,這對美股有一個緩解趨勢,對原油價格是否有拉昇作用呢?

劉琛瑞:這跟剛剛那個問題比較相似,我覺得應該說沒有多大的影響。這波油價的上漲,很大程度上,因為美國現在煉廠的季節性低點已經見到了。之前我們看到它有一波小幅的累庫,經過季節性有一個小幅的累庫,它現在可能逐步進入去庫。忘了介紹,之前推升的那波油價,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庫欣的庫存,也就是交割地的庫存,交割地的庫存從7000萬桶,掉到了不到3000萬桶,實際上是腰斬還出去的一個趨勢。

所以說庫欣這一波快速的降庫,導致油價的上升,這是一個主要的驅動力。現在庫欣的庫存見底了,商業庫存進入到一個季節性的去庫。所以我覺得商業庫存才是這一波油價比較強勢的驅動力,並不是因為貿易戰這些,我覺得對於油價的影響應該不是很大。

主持人:目前怎麼看上海原油期貨對布倫特原油、WTI、迪拜的套利空間價差情況。

劉琛瑞:我剛剛就說到了,它最衝擊的可能是迪拜、歐曼的價格,間接的是衝擊布倫特的價格,它的定價體系就是阿曼原油加上運費。運費這一塊,我們的核算大概在18到20塊錢的位置,所以加上歐曼原油,上週五的首行應該在六十六點幾個美金,你算出來,現在大概在330多,是這樣一個位置。

主持人:INE與布倫特或者WTI的換算貼水怎麼測算?中質含硫原油和輕質低硫原油運費等。

劉琛瑞:運費這個東西怎麼說呢?它是不停在變的,這個是由船運公司公佈的,我這邊只是做一個簡單的運算。升貼水這一塊剛剛我們也說了,就是API每降低一個單位,折價0.4美元/桶,中東是這樣的定價模式。

主持人:中國煉廠如何利用原油期貨鎖定利潤?

劉琛瑞:中國煉廠等於是它需要原油,肯定就是當油價低於國內的採購成本,它到SC上去買原油。但值得注意的是內陸運費這一塊,其實還是偏壟斷的地位。所以說,你把油從保稅庫接過來的時候,運到你的煉廠,這一塊的費用可能是需要你去計算好的,不然你不計算好這一塊的運費,可能導致你整個套利策略是失敗的,因為它是需求的一方,肯定是當油價被打得過低了,它去買,做一個套利。

主持人:剛剛提到的INE能不能獲得定價權需要看市場認可,那您覺得獲得市場認可的風險主要在哪裡?

劉琛瑞:我覺得就是看市場的參與度,市場目前還是一個觀望的策略,其實INE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我覺得市場的參與熱情應該是比較高。首先,它是一個人民幣計價,它還等於是一個CFR的價格,如果國內的煉廠,包括“三桶油”,它們去進口,一方面它們是拿FOB這樣一個價格,運費這一塊它們是估計不到的。再一個就是說匯率問題,通過INE上市,其實把匯率跟運費這兩個波動因素全部都打掉了,我覺得上市INE SC這個原油,對實體經濟是有非常大的好處的。

但是我通過參與其他機構的一些會議,得知主流煉廠的參與意願可能不是很高。貿易商這一塊,他們可能會有參與,但還是偏套利的策略,比較保守,可能就是看布倫特或者SC的價差。未來還是要關注它的交易量,能否把它做成一個連續合約,是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如果做不成這樣一個連續合約,我們談套利其實也是比較白搭的。比如說現在是首行合約,SC上的首行合約是1809,其實對應的是歐曼的1807,往前推兩個月,它倆是存在對應關係的。所以,必須要做成一個連續合約,才能實現套利;如果做不成,其實是很難實現套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