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一人推薦一本書

世界讀書日:一人推薦一本書

【導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感受文字跳躍出的美好,讀書可以說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來聽聽熱愛閱讀人士的推薦書目,開啟閱讀時刻!【同期聲】讀書達人 徐芊 我會推薦《馬小跳》 因為《馬小跳》這本書很有趣 會讓孩子們都靜下心來看 馬小跳過的生活都是我們孩子們想過的生活 就會讓我們覺得馬小跳這個孩子很真實很有趣【同期聲】舞蹈愛好者 陳萍 這本書叫《舞蹈基本功指導書》 我覺得看了這個之後有初步的瞭解 從不懂到懂最後到能夠跳舞 既然在跳就要把它跳好 那麼這個書就是你最好的夥伴【同期聲】89歲讀者 婁爺爺 我覺得《炎黃春秋》比較好 我們國家歷史上的一些事情 歷史上的革命事件 都披露出來叫大家看【同期聲】大學生 汪子鈺 我覺得《三體》比較好 每當我晚上思考我們的未來會是怎樣 或者暢遊在太陽系之外 更大的空間 更大的星系 就會有一種人類太渺小的感覺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 只有把自己變得更好 努力的學習吧【同期聲】讀書達人 劉枝 我還是比較喜歡《紅樓夢》這本書 從人物到它的服飾 它的飲食結構 到它人物的名稱 所有的這些 我覺得是一個大作家給我們展現 人世間的一切 整個生活狀態 我還是比較喜歡 所以大家可以再去讀這本書【同期聲】小學生 張可昕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怪醫杜立德》 裡面有很多離奇的故事 我最喜歡裡面的貓頭鷹圖圖 它能聽人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 分辨出他們是誰 還可以聽貓的聲音分辨出它們是什麼顏色 大家一起去閱讀吧【導語】你有多久時間沒讀書,平均下來每天的讀書時間有多長。近日,綿陽市圖書館公佈了去年借閱數據,靠前的讀者,每年的借閱量都達到兩百餘本,平均每三天閱讀完兩本書。下面,我們就去認識兩位讀書達人,看看她們與讀書的故事。【正文】今年9歲的徐芊,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每天午餐時,他都會習慣性的翻閱著課外讀物。【同期聲】讀書達人 徐芊 總感覺她(楊紅櫻)寫的很有趣 其他文學家寫的感覺很真實 但楊紅櫻寫的書就是 有天使可以上天 天使也可以下來當老師【正文】徐芊說,她從5歲半開始接觸閱讀。【同期聲】(現場 書櫃前)讀書達人 徐芊(當時)都看這些有拼音的童話故事書 這一排都是有拼音的 都是小時候看的【正文】在家人的引導下,徐芊每天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休息日閱讀時間會達到兩個半小時。在徐芊的書桌前,記者還發現一張假期自主學習課表,上午下午都安排有閱讀時間。【同期聲】(現場)讀書達人 徐芊 早讀完在寫完作業後就開始看書 下午的話是午睡完就開始看書 上午我是看一個小時 下午就看一個半小時【正文】徐芊說,現在她每週末都會去圖書館看書,看不完的書和喜歡的書,會借回來繼續閱讀。【同期聲】讀書達人 徐芊 我會堅持看下去 書裡面很有趣 學到很多知識又有趣味 (順播)“書齡”50年 讀者達人閱書超8000本【正文】這位讀書達人有著50年的借閱書齡。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年僅10歲的劉枝,在父親的影響下就開始閱讀圖書。【同期聲】讀書達人 劉枝 而且我們幾個姊妹都喜歡討論書上的一些內容 坐下來 比如說討論詩歌 討論一些歷史故事 我們家裡就是這樣一個氛圍【正文】上世紀八十年代,劉枝參加工作,她開始自學會計和自考學歷,也就是在此期間,劉枝養成了閱讀了習慣。【同期聲】讀書達人 劉枝 讀書確實是一個人終身最好的一個習慣 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情【正文】近年來, 劉枝退休在家時間充裕,每週她會去圖書館兩次,借閱5至6本圖書。僅她一人,每年借閱量圖書超過兩百本。【同期聲】讀書達人 劉枝 這麼多年我往返了圖書館 6000多次 書是借了8000本左右 我當時(兩年前)做了這樣一個統計【正文】劉枝說,讀書就是通過寫書人寫下的喜怒哀樂、人生百態, 讓我們感受到豐富的內心世界,以及這世間的美好。【同期聲】讀書達人 劉枝 就是說一個人他讀過書以後 至少他可以明禮 而且他自身也不需要富華的一些東西 也就是說善良 樸實 明禮這些我覺得就很好了【正文】劉枝說,讀書能讓天地寬,讀書能給人前所未有的力量,她希望更多人愛上讀書。 【導語】除了閱讀紙質書籍,現在打開電子書閱讀器,海量圖書可以一鍵下載。掃一掃二維碼,音視頻閱讀會呈現在眼前。提供線上的數字資源,也成為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的新趨勢。【正文】今年,綿陽市圖書館的讀者薦購活動與以往不同,除了線下的讀者推薦,圖書館還將活動搬到微信上,只需要回覆圖書編號就能完成推薦,省事省力也減少了人員接觸。【正文】1月24號開始,受疫情影響綿陽市圖書館暫停對讀者開放,但線上的圖書文化服務卻沒有打烊。閱讀資源、防疫資訊、答疑等服務,都可以通過網上實現。【同期聲】綿陽市圖書館自動化部副主任 姜華 特別是我們聯合了中國圖書館學會 還開通了獨聯體小程序 還有跟超星公司開通了超星雲閱讀 通過這個小程序都可以訪問 界面上都可以訪問 聽書看書視頻等資源【正文】截止至2019年底,綿陽市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總量達到了25TB,除了綜合資源、電子圖書和期刊等,音視頻、多媒體庫、考試題庫、外文資源也是多種多樣。而且這些資源不限時間、不限地點,線上讀者訪問量也已經超過線下24.8萬餘人次的接待量。【同期聲】綿陽市圖書館自動化部副主任 姜華 現在我們的數字資源都是通過網絡 在家裡面讀者都是可以同步訪問的 然後2019年我們網站的點擊率有7萬多人次 然後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點擊率有22萬人次【正文】閱讀方式在變化,讀者對於紙質圖書、線上數字資源的閱讀喜好各有不同,公共文化服務部門則是線上線下齊發力滿足讀者們的需求。【同期聲】綿陽市圖書館自動化部副主任 姜華 在我們圖書館採購資源 建設資源提供服務的時候 也傾向於移動端的閱讀 線上和線下的資源 其實是一種互補的狀態 我們的任務就是做到補充更多的內容 提供更多的資源給廣大讀者【編後】“5G時代”的到來,“雲閱讀”的出現,移動設備的普及,讓我們可以將閱讀用各種方式融入日常生活,隨時隨地進入“數字書房”。 不管是數字閱讀還是紙質閱讀,其中不變的是我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導語】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說過:“我一直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如此詩意表達,照進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根據國內權威調查平臺“開卷”日前發佈的今年一季度圖書零售市場分析,因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整體圖書零售市場同比下降15.93%,實體店渠道同比下降54.79%。那麼,綿陽的實體書店情況怎麼樣呢?一起來看。【現場】(一半入配音)【正文】這裡是有時書店,音響播放著婉轉的鳥鳴聲,空氣中蘊含著靜謐,書架上的書籍顯然經過精心挑選,與連鎖書店所選書籍有著明顯區別,零零散散的讀者散落在書店的各個區域享受閱讀時光。【正文】書店負責人木樑,2017年辭掉職業經理人工作,開始著手開辦一家書店。2019年元旦,座落在躍進路時代天驕的有時書店正式開業。【現場】(書店負責人 木樑)這裡是我們一個大的閱讀空間 但同時除了讀書以外 它也是一個百變的空間 它可以是我們詩歌朗誦會的現場 也可以是我們有時公益講堂的課堂 它是百變的 同時還可以是一個音樂分享會的現場 是一個演出的現場【現場】這裡呢 是我們的一面藝術展示的牆 目前展覽的是有關讀書的一系列攝影作品【現場】這是我們的有時花房 這個空間讀者朋友們特別喜歡 出太陽的時候 整個空間都灑滿了陽光【現場】我們在第2層的空間裡 設計了好幾間不同風格的房間 其中有梵高主題的房間 這一間是一間心靈訪談室【正文】不管實體店主人如何匠心營造別樣的讀書環境,但在流行網購圖書、電子化閱讀風靡的時代,實體書店生存和經營仍然存在著困難。而疫情的發生,對實體書店尤其是獨立書店來講,更是雪上加霜。【同期聲】(書店負責人 木樑)在大概3月份的時候 全國的書店宣佈結業的大概有6~7%這樣一個比例 這是相當驚人的一個比例 挺震驚的 但同時也覺得它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就是沒有這場疫情 書店的生存一直都是很艱難的 各方面的壓力 房租以及電商平臺的衝擊 以及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正文】相比於線上購物平臺,書店並不具備價格優勢。木樑轉變經營理念,在提供服務上下功夫。目前,賣書所得約佔書店總收入的40%,飲品、精美物品、場地租賃等成為主要收入來源。【同期聲】(書店負責人 木樑)目前的業務收入 當然圖書零售是一部分 同時呢我們也會承擔一些小型的團體活動 然後呢 同時我們書店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是 我們自己開辦了有時公益講堂 和有時的公益空間 我們希望在做一些商業性的業務的同時 能有一片屬於我們自己品牌的 服務於社會的 完全和商業沒有關係的事情 做一點這樣的事情【正文】雖然有了賣書以外的收入來源,但是書店目前依舊處於虧損狀態。【同期聲】(書店負責人 木樑)還遠遠談不上盈利 而且我自己就毫不樂觀地估計 有可能在很多年後它仍然也不盈利 開書店是很難賺錢的 想要賺錢的人可能也不會來開書店吧 這心中是真的是有一份熱愛在那裡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 一定要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意義 不但是對自己有意義 自己喜歡 同時還應該是對這個社會的進步有推動的事情【正文】正是這一份堅持,讓有時書店繼續存在,成為許多人的精神家園。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激勵她更加堅定地前行。【同期聲】(書店負責人 木樑)曾經有一次 一個年輕的孩子 大概是一個初中生 他到書店裡來和我聊了很多話題 讓我覺得特別不可思議的是 這麼小的孩子居然想到了聊很多哲學的命題 他問我說我們究竟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這樣深刻的話題 我覺得我是無法回答他的 但是他在書中能夠找到答案 所以我覺得從一定程度上來說 這也是書店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